體操

[拼音]:di-di zhanlüe daodan budui xunlian

[英文]:strategic surface-to-surface missile troops training

為掌握地地戰略導彈武器系統的專業知識和作戰使用技能而進行的訓練。一般包括院校訓練、指揮機關訓練、分隊訓練和作戰演習。

院校訓練

為地地戰略導彈部隊培養指揮軍官和技術軍官。指揮軍官由指揮院校培訓,各類工程師和技師由高等和中等專業技術院校培訓。不同型別的院校規定有相應的學制。各類人員通過系統的軍事理論和導彈專業技術訓練,經考核畢業獲得學位、技術職稱,分配到部隊擔任相應職務。

指揮機關訓練

重點是研究預想作戰物件的軍事思想、編制、裝備和核作戰特點;探討導彈核武器的作戰運用;軍隊自動化指揮系統的技術器材和設施的使用。指揮所演練是指揮機關訓練的主要形式,演練地下指揮控制中心各項作戰指令與資訊的接收、傳遞,以及空中指揮所接替指揮的時機、方法等。指揮機關訓練的目的是提高戰時指揮效能和快速反應能力。

分隊訓練

一般分為基礎訓練和應用訓練。基礎訓練包括專業理論、操作技能和共同科目訓練。應用訓練包括單項操作、綜合操作、模擬發射和實彈發射訓練。要求受訓人員熟練掌握導彈武器系統的基本知識、操作技能、協同動作,還須學會相近專業的技能,以便隨時能互相代替操作。訓練的組織實施方法,通常使用直觀教具和模擬訓練設施,由分隊就地進行,也可到訓練基地或訓練中心進行。分隊訓練結束經考核合格後,方可參加實彈發射活動。

作戰演習

主要演練各級指揮員、指揮機關在複雜情況下的應變能力,作戰部隊、分隊發射導彈的實際水平、戰鬥勤務和後勤保障等。它是檢驗部隊戰備程度和提高部隊的生存能力與快速反應能力的重要措施。蘇聯和美國十分重視模擬核大戰的演練,其特點是模擬戰爭背景,設定複雜情況,進行指揮控制、通訊系統和反導彈、反衛星武器的實兵以及實彈發射等演練。在演習時,有時設想先發制人,首先使用反衛星武器摧毀對方偵察衛星、攔截衛星和導彈,爾後集中導彈核武器實施突擊;有時也設想在遭到對方核突擊後,利用倖存下來的核攻擊力量進行報復性核打擊。蘇、美歷次演習除有明顯的政治目的外,主要用來檢驗戰略核突擊部隊的戰備程度和核作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