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鑄

[拼音]:Xinzhongguo de Kaogu Faxian he Yanjiu

[英文]: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and Researches in New China

考古學著作。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年來考古成果的綜述和總結。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1984年5 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全書約 100萬字,共 6 章,按歷史序列分為: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商周時代、秦漢時代、魏晉南北朝時代、隋唐至明代。新石器時代文化按區系型別記述,基本上覆現了中國原始氏族社會的歷史面貌;同時,從體質型別、風俗習慣等探討了有關中國石器時代的人種問題。進入階級社會,每章大體上分為都城遺址、墓葬和專題三個方面論述。都城遺址,反映了中國奴隸制和封建社會經濟的盛衰及高超的建築藝術。墓葬及其隨葬品,反映了階級社會森嚴的等級制度和各階級各階層的生活。專題研究則顯示了一個時代的文化異彩,如殷代的甲骨文,商周的青銅器,東周的金屬鑄幣,秦漢的簡牘,漢代的畫像石(磚)、冶鐵、紡織、造紙,魏晉南北朝的石窟藝術,等等。本書附線圖104幅,彩色圖版24幅,黑白圖版216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