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美術

[拼音]:houxiandaizhuyi

[英文]:Post Modernism

50年代以來歐美各國(主要是美國)繼現代主義之後前衛美術思潮的總稱,又稱後現代派。後現代主義的概念最早出現在建築領域,後來逐漸擴充套件到美術的其他部門。它的含義沒有明確的界定,藝術評論家對是否存在著後現代主義也有不同的認識。某些評論家推出這一名稱,意在表示50年代以來西方後工業化社會文藝的發展有別於以前的現代主義。美國美術史論家L.史密斯在其著作《1945年以來的視覺藝術》中,把戰後西方美術的發展趨向概括為:“從極端的自我性轉向相對的客觀性;作品從幾乎是徒手製作轉變成大量生產;從對於工業科技的敵視轉變為對它產生興趣並探討它的各種可能性。”這三個特點是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的現代主義美術比較而言的,一般也被認為是後現代主義美術的特徵。

現代主義的藝術中心在巴黎,後現代主義的藝術中心轉移到紐約。抽象表現主義(又稱行動繪畫或紐約畫派) 把超現實主義倡導的表現潛意識的創作理論加以發揮,並賦予它新的因素──畫家主體的行動,實際上開闢了後現代主義的先河。美國現代藝術的理論家H.羅森堡解釋說,行動繪畫已經不是為了美、趣味、純粹等藝術目的;行動繪畫的作品已經不是某種物體的畫像,而是物體本身;它們已不是自然的再現,而本身就是自然。從行動繪畫始,畫家的創作過程才被視作真正的現實。行動繪畫標誌著西方現代派藝術的主觀化達到了頂峰,藝術開始從主觀,從自我表現走向客體性。抽象表現主義繪畫之後出現的色面繪畫、硬邊抽象和後色彩性抽象的共同特徵在於都強調色彩作為獨立藝術語言的美學價值,在繪畫中排斥一切非畫面的因素。

發展狀況

嚴格地說,真正的後現代主義始於波普藝術。波普藝術出現在50年代。這派的理論家羅森堡認為,當代藝術已經超越了形色的框架,超越了純美學的範疇,與倫理學、心理學、政治學、文化的未來學融為一體。他主張用“行動”來恢復創造的生命力。行動的結果不是傳統觀念中的畫作,而是偶發事件。偶發事件的過程被視作真正的現實,並通過行動記錄下來。羅森堡主張在美術與非美術、反美術之間劃等號;力倡藝術回到群眾中。他以為,波普藝術是真正的群眾藝術。它有不同形式的表現,集合藝術是其一種。它把象徵消費文明和機械文明的廢物、影像加以堆砌和集合,作為藝術品來創造,以表示現代城市文明的種種性格、特徵和內涵。法國的新具象藝術也是一種,它與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傳統保持著更密切的聯絡。他們通過一定的媒介和行為,一方面對當代不斷髮生的現實提出批評和反省,另一方面也有自我反省的成分在內。新達達又是一種。它源於達達,但是它把達達對傳統文明的挑戰和戲弄的行為,改變成為這些行為的讚美。正如M.杜尚在1962年給朋友H.裡希特的信中說:“我把瓶架和小便池丟在人們的面前,作為向傳統藝術的挑戰,誰料到現在他們卻讚歎它的美了。”波普藝術在創作中廣泛運用與大眾文化密切相關的當代現成品,這些物品是機械的,大量生產的,廣為流行的,低成本的,是藉助於大眾傳播工具(電視、報紙和其他印刷物)作為素材和題材的。在運用它們作為手段時,為了吸引人,必須新奇、活潑,有性感,以刺激大眾的注意力,引起他們的消費感。

波普藝術一方面沿著與科技結合的方向發展,一方面又向實際生活滲透。向實際的生活環境滲透的結果,便產生出綜合藝術。最早製作綜合藝術的是美國新達達主義人物R.勞申伯格和J.瓊斯。綜合繪畫的觀念受到美國前衛派作家J.凱奇“非焦注”或“無焦注”觀念的影響。與此同時,在使藝術品具有綜合感受方面,出現了一種被稱作最少派藝術的派別。最少派藝術的作品像工廠的產品一樣,注意標準化、規格化,毫無個性,藝術家只作設計,製作的任務則由工廠完成;最少派的雕塑與傳統雕刻不同,不放在臺座上,避免作品孤立於周圍的環境,而主張拋棄臺座,使藝術品在無臺座的情況下安置在一定的空間;最少派還排斥藝術的一切再現的特徵,而以單一的幾何形態或幾個單一形體的連續來形成作品。最少派和波普以來的其他流派推出一種新的美學觀念,這種觀念重視事物的共性、共相,輕視事物的個性、殊相,認為越是共性大的作品被觀眾認知和理解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個性和殊相強的作品只能被少數有修養的人認知和欣賞。

藝術品不僅要作用於視覺,而且應該作用於聽覺、觸覺,甚至嗅覺的美學主張,導致了環境藝術的出現,在60年代流行於美國的環境藝術,旨在製造空間、支配空間,把整個環境作為作品,它消滅了觀眾與作者之間的距離,消滅了平面與立體的差異,使可觀與觸控、視覺與聽覺的界限消失。

與環境藝術幾乎同時產生的偶發藝術是類似戲劇的一種表演藝術。在此以後,又出現了適當處理大自然的大地藝術(或稱地景藝術)。這些派別的共同特徵是對客觀事物採取冷漠的態度,它們幾乎不表現作者的個性,更多地是製造客觀世界的整體情景這種否定感情的特徵,在利用“機械眼”的照相寫實主義中也鮮明地反映了出來。

特徵

概括地說,在50年代以後出現的後現代主義有下述特點:

(1)企圖突破審美範疇,打破藝術與生活的界限;

(2)從傳統藝術、現代派藝術的形態學範疇轉向方法論,用藝術來表達多種思維方式;

(3)從強調主觀感情到轉向客觀世界;

(4)對個性和風格的漠視或敵視;

(5)漠視作品的獨特性,忽視原作的價值,注重作品的複數性和大量生產;

(6)從對工業、機械社會的反感到與工業機械的結合;

(7)主張藝術平民化,大量運用大眾傳播媒介。

後現代主義,從表面上看,是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的思潮和流派的否定。但細加考察,它的理論又是和前期的思潮、流派相通的。它提出來的課題,實際上在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中已經提了出來。所以有人提出,後現代主義思潮是把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人們所熟知的觀念重新加以選擇和估價,使其一部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重新發展。不同的是從無所顧忌地表達個性變成冷酷的無個性,而且把原型大大地改變和誇張了,以至拋棄了原先的內容。從這個意義上說,後現代主義是現代主義某些方面的極端發展。

當代美術思潮和運動產生的這些變化,有複雜的社會原因,也有現代哲學的影響。現象學、存在主義、法蘭克福學派、結構主義的關於科學技術決定一切的論述等,對後現代主義的美術思潮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當代西方重要的哲學流派在藝術中互相滲透,形成當代西方複雜的、自相矛盾的美學理論。這些理論包括:標榜自然科學為典範,把它看作是向哲學和各門人文科學提供外在的科學形式向文藝提供新的美感的源泉;強調現象和本質的直觀;宣揚美學判斷是個人審美力的表達方式;宣揚美從全面的、總體的社會革命中產生,美的創造來源於摧毀資本主義文明;否定一切意識形態和一切美學理論等。

後現代主義的美學理論與實踐提出的許多新課題,是值得重視的,需要認真地研究和思考。例如,如何界定藝術?藝術的概念和範疇在新的科技革命的衝擊下是否有了新的變化?藝術如何和日常生活相結合?如何滲透到生活的各個領域?對這些問題嚴肅和認真的探討,也會對我們社會主義美術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參考書目

H. H. Arnason,HistoryofModernArt,3rd, ed, New York, 1986.

E. Lucie - Smith,ArtNow; FromAbstriɑct Expressionism to Photoreɑlism,New York,1977.

E.Lucie-Smith, MovementsinArtsince, 1945. Rev.ed.,London, 1975.

參考文章

“後現代主義”家居室內設計主要有幾大特點?居家/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