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岡昇平

[拼音]:zhi-ren-lun-shi

中國古代文論的一種觀念,是評論文學作品的一種原則。語出《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尚”同上,尚友就是上友。上友是以古人為朋友。文學創作有時需要借鑑古人。對古人的作品進行批評和鑑賞,更需要了解古人。人是不能離開時代而生活的。這就還需要了解他的時代。

掌握“知人論世”的原則,有助於理解古代文學作品。例如北宋梅堯臣在《和淮陽燕秀才》中說:“慚予廷蔭人,安得結子韈,心雖羨名場,才命甘汨沒。”他認為自己由恩蔭出身,和燕秀才由進士出身不一樣,因而感到很慚愧。可是杜甫卻完全不同,他在《壯遊》中說:“氣磨屈賈壘,目短曹劉牆,忤下考功第,獨辭京尹堂。”杜甫考不上進士,便浩然歸去;梅堯臣考不上,卻半輩子感到委屈。這是因為唐代讀書人的進身之階,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宋代主要的就是這一條路,即使由他途出身,頭銜上總得加一個“右”字,例如“右迪功郎”之類,成為終身的恥辱。因此,不知道唐宋兩代的風氣,就不能理解為什麼對於進士的得失杜甫全不關心,梅堯臣卻痛心疾首。只有瞭解他們的時代,才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們和他們的作品。所以“知人論世”,應當是“論世”第一,“知人”第二。進行文學批評,也必須“知人論世”,才能夠對作品作出正確的評價。

參考文章

知人論世造句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