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

[拼音]:renkou jingjixue

[英文]:population economics

研究人口與經濟的相互關係及其運動規律的一門交叉性學科。又稱經濟人口學。

研究物件

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人口和經濟之間存在著互相作用、互相制約、互相滲透的內在聯絡。這種內在的本質聯絡,即人口經濟關係及其運動規律,就是人口經濟學的研究物件。人口經濟學是一門介於人口學與經濟學之間的邊緣學科或交叉學科。一般說來,如果偏重於經濟發展對人口發展的影響,把人口經濟關係作為人口現象的一部分加以研究,可看作是人口科學的一個分支;如果偏重於人口發展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把人口經濟關係作為經濟現象的一部分加以研究,可看作是經濟科學的一個分支。

簡史

人口經濟研究的歷史,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或者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那時已經有一些思想家論及人口和土地、人口和財貨的關係。到了資本主義時代,許多資產階級經濟學家,例如W.配第、F.魁奈、A.斯密、T.R.馬爾薩斯、D.李嘉圖、J.-C.-L.西蒙德·德西斯蒙迪等人,論及人口和財富、人口和收入、人口和生活資料、人口和資本積累等關係,E.坎南等還提出了經濟適度人口論,從而為人口經濟學的形成提供了豐富的思想材料。

人口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出現於20世紀的30年代末,形成於50~70年代。在1936年以後,以J.M.凱恩斯為首的一些經濟學家,把西方經濟的長期停滯歸因於有效需求不足,而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則是人口增長處於長期下降和停滯狀態。在這種思想影響下,出現了一系列研究人口增長與經濟增長的相互關係的著作,如:英國W.雷德韋的《衰退人口的經濟學》(1939);美國J.斯彭格勒的《人口增長經濟學概論》(1947),F.W.諾特斯坦的《人口變動的經濟問題》(1953)、H.列賓斯坦的《經濟人口學的發展理論》(1954)、S.庫茲涅茨的《人口、收入和資本》(1954)和《人口增長長波與經濟變數的關係》(1958)、A.J.科爾和H.胡佛的《低收入國家的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1958)等。隨後,還有G.S.貝克爾的《生育率的經濟學分析》(1960)、R.伊斯特林的《人口、勞動力和經濟增長長波》(1968)和《生育率的社會經濟理論》(1969)。這些著述推動了人口經濟學的形成和發展。1972年斯彭格勒《人口經濟學》一書的出版,被看作是這門學科形成的明顯標誌。

人口經濟學作為獨立的學科在中國出現比較晚,到1983年始有《人口經濟學》教材出版,此後發展較快,但仍處於初創階段。中國學者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指導,致力於闡明人口和經濟、人口增長和經濟增長的相互關係和運動規律,並深入研究中國現實的人口經濟問題,以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科學的人口經濟學理論體系。

主要內容

人口經濟學大體上可分為微觀人口經濟學和巨集觀人口經濟學。微觀人口經濟學主要研究人口和家庭經濟的內在聯絡,即家庭規模、型別、功能、收入水平、家庭成員收入構成、家庭消費需求和生活方式對人口生育行為與生育率的影響,人口增長與家庭人口投資,人口變動與家庭經濟效益的關係等。巨集觀人口經濟學主要研究人口和社會經濟(包括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的內在聯絡,特別是生育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遷移與流動、性別年齡構成等人口變數同人均國民總產值、人均國民收入等經濟變數的關係,人口增長與經濟增長的關係,人口投資和經濟技術投資的關係等等。這些變數關係是比較長期和穩定的,往往要通過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動體現出來。此外,人口發展和國民經濟的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的相互關係,人口經濟預測和規劃,人口經濟發展模式等,在人口經濟學的研究領域中也日益佔有重要的地位。現代西方人口經濟學則把對生育行為和生育率水平的微觀和巨集觀經濟分析,作為它的核心內容。

人口經濟學對於科學地制定人口和經濟協調發展的政策與規劃,增進家庭和社會的人口經濟效益,促進經濟現代化,有著不容忽視的理論意義與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