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機器人

[拼音]:huanjing jiance zhiliang baozheng

[英文]:quality assurance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保證環境監測資料可靠性的全部活動和措施。其目的是為了避免由於錯誤的監測資料造成環境保護的失誤。

要保證監測資料的質量,就要有一個好的監測計劃。此外,要根據監測目的確定一個合理的監測資料的質量要求和相應的分析測量系統。主要包括:取樣方法,樣品處理和儲存,實驗室供應(如蒸餾水、實驗用氣、供電、通風等),儀器裝置的選擇和校準,器皿的選擇、洗滌和校準,試劑的選擇、提純和檢驗,基準物的選擇,標準溶液的配製和標定,分析方法的選定,分析測量程式,資料記錄、處理和結果審查,資料質量控制,資料儲存,技術培訓,實驗室清潔度和安全等。

質量控制分內部質量控制和外部質量控制。內部質量控制包括空白試驗,校準曲線核查,儀器裝置定期標定,平行樣分析,加標樣分析等。在內部質量控制中,使用控制圖最為方便。運用控制圖的基本依據是:一個確定的分析測量系統,重複分析一個均勻穩定試樣所獲得的結果,服從或近似服從正態分佈。如圖所示,控制圖一般採用直角座標。橫座標表示分析時間或結果順序;縱座標表示作為分析質量指標進行控制的統計量;中心線是統計量的平均值;上、下控制限之間表示結果的可接受範圍,也是採取行動的標準。在分析工作中,當分析結果超出控制限時,表明分析誤差超過允許範圍,這時就要停止實驗,尋找原因並加以糾正,直至恢復到受控制狀態為止。在每批樣品要作一個已知的控制樣,同時作該批分析樣品總數的15%至20%的雙樣。

外部質量控制一般由居於常規監測外的有經驗的人員來執行,以便對資料質量進行獨立的評價。可以採用的手段有:分析測量系統性能的現場評價,分發標準物樣品進行實驗室間比較,分析方法比較,分析人員之間的比較等。根據分析結果與標準值的符合程度來判斷資料的可靠性。

當前,環境監測的質量保證正引起一些世界性組織和一些國家環境保護機構的重視。環境標準物的研製也隨之有了較大發展。如美國國家標準局近年來頒佈的環境標準物就有60種左右。美國環境保護局於1979年規定,凡屬該局資助和委託、資料為其使用的監測活動,都要執行全面的質量保證程式。中國於1980年編印了《環境監測標準分析方法(試行)》,同時開始組織實驗室間驗證試驗和進行進一步的方法標準化工作。

參考書目

EPA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 Support Laboratory,Handbook for Analytical Quality Control in Water and Wastewater Laboratories,Cincinnati,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