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相反應過程

[拼音]:tujie xietiao jishu

[英文]:graphic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

應用隨機網路模型描述工程專案活動內容及其邏輯關係,以制訂工程進度計劃,並對其實現最優控制的一種計劃管理方法,英文縮寫GERT。圖解協調技術是美國蘭德公司在60年代後期研究成功的。與計劃協調技術相比,它的應用範圍更為廣泛,已成功地應用於空間技術研究、開發研究規劃、儲存分析、油井鑽探、工業合同談判、人口動態研究、系統可靠性研究、交通運輸等領域。

節點和有向支路

圖解協調技術的隨機網路模型是由若干邏輯節點和連線兩邏輯節點的有向支路構成的。邏輯節點由輸入側和輸出側組成。圖1為6種邏輯節點的示意圖。輸入側有3種邏輯關係。

(1)互斥-或關係:至該節點的任一支路的實現可導致該節點的實現,但在一定時間內只能有一條支路實現。

(2)相容-或關係:至該節點的任一支路的實現可導致該節點的實現,且實現時間是所有活動中最短的時間。

(3)與關係:只有至該節點的所有支路都實現後,該節點才能實現,實現時間是所有活動中最長的時間。輸出側有 2種邏輯關係。

(1)確定型:若節點已實現,則從該節點出發的支路都實現,即所有支路實現的概率均為 1。

(2)概率型:若節點已實現,則從該節點出發的支路只能有一條實現,即所有從該節點出發的支路實現的概率之和為 1。在圖解協調技術網路模型上,每條有向支路都有兩個引數:

(1)支路的節點實現時該支路實現的概率;

(2)該活動所需時間T,T 稱為轉移時間,可以是隨機變數。

GERT網路模型

圖2為稿件審查處理的隨機網路模型,作者將稿件寄至出版社,經編輯部處理後分別寄給審稿人甲和乙進行審查。並規定,只有兩位審稿人都認為該稿可用後才能採用,否則予以退稿。圖3為兩階段培訓計劃的隨機網路模型。在第一階段培訓後有 3種可能:

(1)失敗;

(2)進行第二階段培訓;

(3)回到第一階段重新開始培訓。第二階段培訓後也同樣有 3種可能:失敗、培訓成功和回到第二階段重新培訓。

特點

與計劃協調技術相比,圖解協調技術具有 4個特點:

(1)網路模型中的一些支路(即活動)不一定都能實現。

(2)活動可以有多種結果(如稿件的採用與退稿、培訓的成功與失敗)。

(3)網路圖中有反饋環,即節點可以重複使用(如培訓不成功可以回到開始節點重新培訓)。

(4)兩節點間可以有兩條以上支路,每一活動時間可有不同的概率分佈。

求解方法

圖解協調技術有解析法和模擬法兩種解法。但無論用哪種方法求解都需要作好兩種準備工作:

(1)把定性敘述變成圖解協調技術網路模型;

(2)收集必要的資料,確定活動實現的概率和所需時間的分佈狀態。

參考書目

G.E.Whitehouse,SystemAnalysis and DesignUsingNetworkTechnique, Prentice-Hall,Inc.,Englewood Cliffs,N.J.,1973.

S.E.Elmaghraby,Activity Networks ,John Wiley & Sons,New York,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