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鐳射器的瞬態特性

[拼音]:liusuan

[英文]:sulfuric acid

H2SO4三氧化硫和水的化合物,一種用途很廣的強無機酸,是硫酸工業的主產品。無水硫酸(100% H2SO4)是無色、油狀、具有強烈腐蝕性的液體,沸騰時部分分解,最終生成含硫酸98.3%、水1.7%的恆沸混合物(圖1)。

特性

硫酸能與水或三氧化硫以任何比例混合,生成各種濃度的硫酸或發煙硫酸。在它們的冰點圖中有 7個最低共熔點(圖2),商品硫酸和發煙硫酸的濃度大致根據各最低共熔點的組成來選擇,以減少貯存和運輸時發生凍結的可能性。因此,硫酸品種主要有濃度為75%~78%之間的稀硫酸、濃度為93%和98.3%左右的濃硫酸以及遊離三氧化硫濃度為20%和65%的發煙硫酸。根據不同用途,對產品的雜質含量均有相應的限制。

稀硫酸能與電動序中位於氫之前的金屬作用,生成相應的硫酸鹽或酸式硫酸鹽並析出氫氣。熱濃硫酸具有氧化性,能與電動序中位於氫之後的某些金屬如銅、銀髮生反應,本身被還原成二氧化硫,並生成相應的硫酸鹽。濃硫酸又具有磺化性和強烈的吸水性。硫酸能分解大多數鹽類。

生產原料

主要有硫磺、硫鐵礦和有色金屬火法冶煉廠的含二氧化硫煙氣;此外,有些國家還利用天然石膏、磷石膏、硫化氫、廢硫酸、硫酸亞鐵等作為原料。以硫磺為原料生產硫酸具有流程短、投資省、汙染少、熱能利用率高等優點。在硫酸生產原料中所佔比例較大。1983年世界硫酸工業的構成原料中,硫磺佔60.5%,硫鐵礦佔21.0%,冶煉煙氣及其他原料佔18.5%。中國的硫酸生產以硫鐵礦為主要原料,其比例一直保持在70%以上。

大部分原料需先製成含二氧化硫的原料氣,才能進一步製造硫酸。

接觸法生產工藝

接觸法的基本原理是應用固體催化劑,以空氣中的氧直接氧化二氧化硫。其生產過程通常分為二氧化硫的製備、二氧化硫的轉化和三氧化硫的吸收三部分。

二氧化硫的製備和淨化

以不同原料製得的含二氧化硫原料氣(見硫酸原料氣),其雜質含量相差懸殊。以硫磺為原料時,因純度高,燃硫所用空氣又先經乾燥,原料氣潔淨而乾燥,通常無須淨化即可進行轉化(圖3)。

以硫化氫為原料時,原料氣純淨,但含大量水分,即以溼態進入轉化工序。

以硫鐵礦等其他原料製成的原料氣,含有礦塵、氧化砷、二氧化硒、氟化氫、氯化氫等雜質,需經過淨化,使原料氣質量符合轉化的要求(圖4)。

為此,經回收餘熱的原料氣,先通過乾式淨化裝置(旋風除塵器、靜電除塵器)除去絕大部分礦塵,然後再由溼法淨化系統進行淨化。溼法淨化工藝有水洗淨化和酸洗淨化。前者是將洗滌水一次通過淨化裝置,不作迴圈,原料氣的熱量和所含雜質均由排放汙水帶出。生產每噸硫酸約排放汙水5~20m3,此法易對環境造成嚴重危害,故使用者漸少。後者雖也以水作原始洗滌液,但洗滌液在系統中迴圈,不斷吸收原料氣中的三氧化硫而成為稀硫酸。所以此法汙酸量少,便於處理或利用,應用日益廣泛。酸洗淨化通常設定兩級洗滌系統,每級自成迴圈。第一級的功能為原料氣的淨化和絕熱增溼,常用裝置為空塔、文氏管洗滌器。第二級的主要功能為除熱、除溼和原料氣的進一步淨化,常用裝置有填充塔、鼓泡塔(見鼓泡反應器)。具有代表性的酸洗淨化流程有二:其一為立式文氏管洗滌器-間接冷凝器-靜電除霧器流程,特點是採用間接冷凝器排除熱量和水分;其二為空塔-填充塔-靜電除霧器流程,它採用稀酸直接洗滌、冷卻原料氣,再以稀酸冷卻器間接換熱,移去酸中熱量。

經過淨化的原料氣,被水蒸氣所飽和,通過噴淋93%硫酸的填料乾燥塔,將其中水分含量降至0.1g/m3以下。

二氧化硫的轉化

二氧化硫於轉化器中,在釩催化劑存在下進行催化氧化:

SO2+½O2+99.0kJ

釩催化劑是典型的液相負載型催化劑(見金屬催化劑),它以五氧化二釩為主要活性組分,鹼金屬氧化物為助催化劑,矽藻土為催化劑載體,有時還加入某些金屬或非金屬氧化物,以滿足強度和活性的特殊需要。通常製成直徑4~6mm、長5~15mm柱狀顆粒。近年來,丹麥、美國和中國相繼開發了球狀、環狀催化劑(見催化劑製造),以降低催化床阻力,減少能耗。

釩催化劑須在某一溫度以上才能有效地發揮催化作用,此溫度稱為起燃溫度,通常略高於400℃。近年來,研製成功的低溫活性型釩催化劑,其起燃溫度降低到370℃左右,因而提高了二氧化硫轉化率。轉化器進口的原料氣溫度保持在釩催化劑的起燃溫度之上,通常為 410~440℃。在用硫磺或硫化氫為原料的情況下,只需將原料氣在廢熱鍋爐中降溫至上述溫度;而在應用其他原料的情況下,由於原料氣經過溼法淨化系統後降溫至40℃左右,所以必須通過換熱器,以轉化反應後的熱氣體間接加熱至反應所需溫度,再進入轉化器。二氧化硫經氧化反應放出的熱量,使催化劑層溫度升高,二氧化硫平衡轉化率隨之降低,如溫度超過650℃,將使催化劑損壞。為此,將轉化器分成3~5層,層間進行間接或直接冷卻,使每一催化劑層保持適宜反應溫度,以同時獲得較高的轉化率和較快的反應速度。

現代硫酸生產常用的兩次轉化工藝,是使經過兩層或三層催化劑的氣體,先進入中間吸收塔,吸收掉生成的三氧化硫,餘氣再次加熱後,通過後面的催化劑層,進行第二次轉化,然後進入最終吸收塔再次吸收。由於中間吸收移除了反應生成物,提高了第二次轉化的轉化率,故其總轉化率可達99.5%以上。部分老廠仍採用傳統的一次轉化工藝,即氣體一次通過全部催化劑層,其總轉化率最高僅為98%左右。在以硫化氫為原料時,進轉化器的氣體中含有大量水蒸氣,二氧化硫在水蒸氣存在下進行轉化,故又稱之為溼接觸法。

為克服固定床轉化器(見固定床反應器)存在的缺陷,中國、蘇聯、聯邦德國進行了流化床轉化器(見流化床反應器)的研究,目前,聯邦德國已有兩個直徑分別為4m與6.4m的示範性工業裝置。

70年代以來,開發了以硫磺為原料的加壓法硫酸生產工藝,其原理是使二氧化硫在高於常壓的條件下進行轉化,以提高其轉化率。

三氧化硫的吸收

轉化工序生成的三氧化硫經冷卻後在填料吸收塔中被吸收。吸收反應雖然是三氧化硫與水的結合,即:

SO3+H2O─→H2SO4+132.5kJ

但不能用水進行吸收,否則將形成大量酸霧。工業上採用98.3%硫酸作吸收劑,因其液麵上水、三氧化硫和硫酸的總蒸氣壓最低,故吸收效率最高。出吸收塔的硫酸濃度因吸收三氧化硫而升高,須向98.3%硫酸吸收塔迴圈槽中加水並在乾燥塔與吸收塔間相互串酸,以保持各塔酸濃度恆定。成品酸由各塔迴圈系統引出。

吸收塔和乾燥塔頂設有金屬絲網除沫器或玻璃纖維除霧器,以除去氣流中夾帶的硫酸霧沫,保護裝置,防止環境汙染。兩次轉化工藝的最終吸收塔出口尾氣中的二氧化硫濃度小於500ppm,尾氣可直接排入大氣;而一次轉化工藝的吸收塔尾氣中的氧化二硫濃度高達2000~3000ppm,故須設定尾氣處理工序,以使排氣符合環境保護法規。氨水吸收法是應用最廣的尾氣處理方法(見二氧化硫)。

出乾燥塔、吸收塔的濃硫酸需經冷卻後方能迴圈使用。過去多使用鑄鐵製的淋灑式冷卻器,現在開發了多種新型冷卻器,如全氟乙丙烯塑料軟管換熱器,不鏽鋼制陽極保護管殼式換熱器,以及不鏽鋼或高階合金制的陽極保護板式換熱器。這些新型冷卻器的應用,延長了酸冷卻器的使用壽命,提高了操作的可靠性,改善了操作條件並使得利用乾燥、吸收系統的低溫位熱能成為可能。(見硫酸工業)

以硫化氫為原料時,轉化後的氣體中含有大量水蒸氣。它不經冷卻,在420~430℃下進入冷凝成酸塔,經冷酸淋洗後冷凝成硫酸,產品酸濃度通常為78%。近年來出現了溼接觸法的改進型,它們可製得濃度大於93%的硫酸,並適用於濃度較低的原料氣。

用途

硫酸的最大消費者是化肥工業,用以製造磷酸、過磷酸鈣和硫酸銨。1983年,西方世界的化肥工業在硫酸消費構成中佔65%。中國化肥工業在硫酸消費上所佔比例也一直保持在50%~60%。在石油工業中,硫酸用於汽油、潤滑油等產品的精煉,並用於烯烴的烷基化反應,以生產高辛烷值汽油。鋼鐵工業需用硫酸進行酸洗,以除去鋼鐵表面的氧化鐵皮。這一工序是軋板、冷拔鋼管以及鍍鋅等加工所必需的預處理。在有色冶金工業中,溼法冶煉過程用硫酸浸取銅礦、鈾礦和釩礦;電解法精煉銅、鋅、鎳、鎘等,需用硫酸配製電解液。以螢石和硫酸可製取氫氟酸(見螢石化學加工),它是現代氟工業的基礎,與核工業及航天工業密切關聯。在硝化棉、梯恩梯、硝化甘油、苦味酸等炸藥的製造中,硫酸是硝化工序不可缺少的脫水劑。在化學纖維工業中,硫酸用於配製粘膠纖維的抽絲凝固浴;維綸生產需用硫酸進行縮醛化;錦綸的製造過程中,硫酸可溶解環己酮肟而進行貝克曼轉位。在塑料工業方面,環氧樹脂和聚四氟乙烯等的生產也需用數量可觀的硫酸。在染料工業中,硫酸用於製造染料中間體。硫酸與鈦鐵礦反應可製得重要的白色顏料二氧化鈦(鈦白)。硫酸還用於硫酸鹽和其他無機鹽、無機酸(硼酸、鉻酸)、有機酸(草酸、醋酸)以及醇類(乙醇、異丙醇)的生產。其他如製革、造紙、電鍍、印染、醫藥、農藥、煉焦、蓄電池、合成洗滌劑等生產也都需用硫酸。

安全貯運

硫酸是強腐蝕性介質,接觸人體會引起嚴重灼傷,作業人員應按規定穿戴防護用品。人體不慎觸及硫酸時,應立即以大量水沖洗,隨即就醫。接觸法工廠生產的各種濃度的濃硫酸、發煙硫酸以及塔式法工廠生產的76%硫酸,均以鋼製貯槽貯存,並以鋼製槽車或槽船運輸。濃度小於70%的硫酸應以鋼殼襯鉛容器貯運。少量硫酸可以陶壇包裝,並需標上明顯的“有毒品”及“腐蝕性物品”標誌。貯存和運輸應按危險品貯存、運輸規定辦理。

參考文章

冬春雞飼料應新增硫酸錳雞仔豬白痢剋星―硫酸安普黴素藥物豬仔豬白痢剋星-硫酸安普黴素豬飼料硫酸銅含量高 肥豬易患胃潰瘍豬硫酸鉀鎂肥在甘蔗生產的應用經濟作物硫酸廢水中和處理-石灰鐵鹽法廢水治理硫酸廢水中和處理-硫化法廢水治理生物法處理含硫酸鹽酸性廢水及回收單質硫工藝廢水治理硫酸鹽生物還原法處理含鋅廢水廢水治理硫酸銨普製藥廢水處理工藝廢水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