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皮

[拼音]:Mao Yisheng

中國橋樑學家、教育家。原名以昇,字唐臣,江蘇鎮江人。1896年1月9日生。1916年畢業於唐山工業專門學校。1917年獲美國康奈爾大學土木工程碩士學位。1921年以論文《橋樑結構次應力研究》,獲美國卡內基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回國後歷任交通大學唐山學校、東南大學、北洋工學院等校教授、主任、校長、院長;錢塘江橋工程處處長和交通部中國橋樑公司總經理兼總工程師。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後歷任中國交通大學校長、鐵道研究所所長、武漢長江大橋技術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鐵道科學研究院院長。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技術科學部副主任。

茅以升長期從事橋樑工程、結構力學和土力學方面的工程實踐、科學研究和教育工作。他曾主持修建了錢塘江公路鐵路兩用橋。該橋是中國自己建造的第一座跨度較大的現代橋樑。在建橋中採用了橋樑基礎、橋墩、鋼桁架樑三項工程上下並進的施工方法,並在“射水打樁法”、“氣壓沉箱法”(見沉箱基礎)和“鋼桁架樑浮運法”(見鋼橋架設)中實現了全部工程半機械化施工,因而僅以兩年半時間和低廉的造價,完成了這一艱鉅的重要工程,並於1941年獲得中國工程師學會榮譽獎章。在錢塘江橋建橋過程中,培養和造就了一批土木工程,特別是橋樑工程的技術人才。茅以升多次當選為中國工程師學會、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的董事、會長。他倡導土力學的科學研究和教學,並於1948年發起成立中國土力學及基礎工程學會。從50年代起擔任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

茅以升曾發表《橋樑次應力》、《擋土牆土壓力》等多篇論文;著有:《錢塘江橋》、《武漢長江大橋》、《中國古橋與新橋》(已譯成英、德、法、日、西班牙五種文字)、《茅以升文集》、《茅以升選集》等專著。他還主編了《中國古橋技術史》。

茅以升於1921年因研究橋樑結構次應力,獲美國康奈爾大學福蒂士研究獎章,1979年因在土木工程上的貢獻,獲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卓越校友”獎章。1982年當選美國國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1984年為加拿大土木工程協會榮譽會員。

茅以升從1949年起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至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第六屆副主席。1954年起連續當選為第一屆至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常務委員會委員。1959年起任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