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engbide Dajiaotang

[英文]:St. Peter Cathedral

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1506~1626年建於羅馬。它凝聚了幾代著名匠師的智慧,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的紀念碑。

16世紀初,教皇尤利二世為了重振業已分裂的教會,實現教皇國的統一,決定重建已破舊不堪的聖彼得大教堂,要求該教堂的規模超過一切異教廟宇。1505年,建築師D.布拉曼特設計的方案中選,1506年動工。布拉曼特設計的教堂平面是正方形,其中有希臘十字。在希臘十字的正中,覆蓋大穹窿頂。正方形四個角上各有一個小穹頂。大圓頂的鼓形座上部圍築一圈柱廊。1514年布拉曼特去世,由拉斐爾、B.佩魯齊、小桑迦洛、米開朗琪羅等人繼續設計建造。1564年工程進行到穹頂鼓座時,米開朗琪羅去世,由G.della坡爾塔和D.豐塔納繼續進行大穹頂工程。為使直徑42米的穹窿頂更加牢靠,他們和後繼者在底部加上八道鐵鏈,大穹頂於1590年竣工。1564年G.B.da維尼奧拉設計了大穹頂四角上的小穹頂。大穹頂的頂點離地面 137.7米,成為羅馬城最高建築物。不久,教皇保羅五世決定把希臘十字平面改為拉丁十字平面,命建築師C.馬代爾諾在前面加了一段巴西利卡式大廳,以致在近處看不到完整的穹窿頂。拉丁十字形平面的內部長183米,兩翼寬137米。內部牆面用各色大理石、壁畫、雕刻等裝飾,穹窿頂上有天花,外牆面用灰華石和柱式裝飾。

1655~1667年,由G.L.伯尼尼建造了傑出的教堂入口廣場。廣場由梯形和橢圓形平面組成,橢圓形平面的長軸為198米,周圍由284根塔斯干柱子組成的柱廊環繞著,地面略有坡度(見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