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壓器

[拼音]:baiyi

[英文]:White ant

等翅目昆蟲的通稱。又稱螱。包括木白蟻(Kalote-rmitidae)、原白蟻(Termopsidae)、鼻白蟻(Rhinoter-mitidae)、白蟻(Termitidae)、澳白蟻(Mastotermiti-dae)、齒白蟻 (Serritermitidae)等科。全世界都有分佈,而以非洲分佈密度最大,種類最多。中國有前 4科。是較原始型昆蟲,分高階和低階兩類,前者指白蟻科所屬種,約佔白蟻總種數的3/4,其消化道內無共棲原生動物;後者包括木白蟻科、原白蟻科、鼻白蟻科等,消化道內有共棲原生動物,有幫助消化木纖維的作用。

白蟻為害房屋建築(包括泥土、磚木、混凝土等結構)、堤壩、枕木、橋樑、電信器材、農林作物,以及圖書資料和紡織品等,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為害尤為嚴重。

形態特徵

白蟻系多形態昆蟲。頭部可自由移動,身體和跗肢上可生有細毛。工蟻和兵蟻長几毫米到十多毫米,長翅蟻長10~30毫米。卵、幼蟻和大多數工蟻體呈白色或淡白色,工蟻、兵蟻為雌雄兩性個體。蟻后生殖腺發達,腹部特別肥大,長度達60~70毫米以上。蟻王體形少變化。幼蟻的外形和工蟻相似。有翅蟻的頭部兩側有複眼1對,在複眼的背前方大多有單眼1對,有的種類則複眼很小或不發達。觸角 1對生於頭部的兩側。有些種類在頭部前端中央有明顯的分泌孔稱囟。前胸背板的形態變化很大。跗節3~5節,爪彎曲。長翅蟻的中胸和後胸各生 1對膜質狹長翅。前後翅的形狀和大小几乎相等。在靠近翅基部有一條橫縫,稱肩縫。經分飛後四翅即由肩縫處折斷,殘存的翅基近似三角形,稱為翅鱗。腹部為圓筒形或橄欖形,由10節組成,第1節退化成小片。雄性生殖孔在9、10節腹片之間。雌性生殖孔在第7節腹片下面。前9個腹節上有8對氣門,但蟻后只有6對。低等種類白蟻的第9節腹片上生有1對短小的腹刺。各種白蟻在第10節腹片上都有一對尾須。

種類

到1980年止,全世界有141屬,2000餘種。中國1983年已發現35屬 200餘種。在中國為害最嚴重的是鼻白蟻科的乳白蟻屬(家白蟻屬,Coptotermes)和網白蟻屬(散白蟻屬,Reticulitermes);木白蟻科的砂白蟻屬(Cryptotermes);白蟻科的土白蟻屬(Odontotermes)、大白蟻屬(Macrotermes)和象白蟻屬 (Nasutitermes)等。前3個屬為害建築物,後3個屬是江河、水庫堤壩和農林作物的大敵。主要種類如下述。

家白蟻(Coptotermes formosanus)

鼻白蟻科乳白蟻屬。又名臺灣乳白蟻。兵蟻頭部淺黃色,卵圓形,頭部前端中央有圓形的分泌孔。長翅成蟲為黃褐色,翅淡黃色(圖1)。土木兩棲,是中國長江以南房屋建築、橋樑、電杆和果樹、林木的重要害蟲,也是白蟻中破壞性最大的害蟲。蟻巢個體可達數十萬。建巢位置依環境而定,地上巢多築於內牆、地板、天花板、金字架、門楣、木柱與牆、地相接處;地下巢多築於廚房、廁所等陰暗牆角下,入土50~80釐米。樹洞巢多築於樟樹、楊樹、柳樹的樹幹之中,有主、副巢之分。長翅成蟲於4月下旬至5月下旬的傍晚時間分飛。成蟲有較強的趨光性。

黃胸散白蟻(Reticulitermes speratus)

鼻白蟻科網白蟻屬。又名黃胸網白蟻。兵蟻頭部淺黃色,長方形,側面看額峰顯著隆起,長翅成蟲前胸背板為淡黃色,翅呈淺灰色。為害建築物多從靠近地面侵入木質部。土木兩棲。巢體較小而分散,無主、副巢之分,巢內無定型“王室”,有補充型蟻王、腰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2/323320.html' target='_blank' >蝦蟆3こ岢沙嬗?月下旬至4月上旬分飛,分飛時間多在10~14時。

黑胸散白蟻(R.chinensis)

鼻白蟻科網白蟻屬。又名黑胸網白蟻。兵蟻頭部黃色,長方形,側面看額峰不隆起,長翅成蟲前胸背板黑色。是城市建築物的重要害蟲。土木兩棲。巢體小,分散為害,蟻路小而曲折,巢體內補充生殖蟻較多,有短翅型和無翅型兩類。每年4、5月和10、11月是兩個為害高峰期,冬季仍活動取食,外表蟻路長圓小管狀,長翅成蟲5~6月分飛。

黑翅土白蟻(Odontotermes formosanus)

白蟻科土白蟻屬。兵蟻頭部為暗黃色,卵形,左上顎前方有一明顯的齒,長翅成蟲為黑褐色(圖2)。是水庫堤壩、農林作物、園林果木的重要害蟲。土棲,築巢於地下。主巢深達1~2米,大型巢直徑1米以上,有“王室”、菌圃,環繞主巢有許多衛星菌圃腔,無補充型生殖蟻。出地面活動,築有泥被泥線掩護。群體龐大,有的達100萬頭以上。長翅成蟲多在4~6月間悶熱天傍晚分飛。

黃翅大白蟻(Macrotermes barneyi)

白蟻科大白蟻屬。兵蟻、工蟻均有大、小兩型。兵蟻頭大,長方形、囟小,位於頭中點處,長翅成蟲黃色。為害林木、果樹。土棲,主巢入土50~200釐米,有主、副巢之分。無補充型生殖蟻,但一王多後、多王多後現象常見。被害植株常有泥被泥線外露。長翅成蟲4~6月間多在雨前和陣雨後或天氣悶熱的凌晨3~5時分飛。有趨光性。

土壠大白蟻(M.annandalei)

白蟻科大白蟻屬。兵蟻、工蟻都有大小之別。兵蟻頭扁平,巨大,呈長梯形,後寬前狹,暗棕紅色,囟細小,位於頭背中點,長翅成蟲暗紅褐色,翅黃色。為害林木及枕木、橋樑。土棲。蟻巢一部分在地下,一部分隆起於地面,如墓狀,高度可達 1米左右。有主、副巢之分,王室位於泥骨架腔中,厚而堅實。離巢活動時,常築有泥被泥線,有晚上或陰暗的地方,有時也露體活動。長翅成蟲4月下旬至7月中旬分飛。

鏟頭堆砂白蟻(Cryptotermes declivis)

木白蟻科砂白蟻屬。兵蟻頭部前端和上顎均為黑色,後部為赤褐色,頭近方形,頭前端的額部呈稍凹的坡面,坡面與上顎的交角大於90°(圖3)。多數為害幹木材。木棲。群體中無工蟻,其職能全由若蟻代替。沒有複雜的巢居,也不在外表築蟻路。長翅成蟲於2~9月分飛,4~6月為分飛旺季,分飛時間多在12~14時。

截頭砂白蟻(C.domesticus)

木白蟻科砂白蟻屬。兵蟻顏色和頭形近似鏟頭砂白蟻。頭前端的額部呈截斷面,從側面看,截面與上顎幾乎垂直,其交角略小於90°。為害室內門窗、傢俱、木材等。木棲。為害隱蔽。群體小,一個小群體只有幾十個至幾百個體。長翅成蟲終年可以分飛。

山林原白蟻(Hodotermopsis sj嶏stedti)

原白蟻科原白蟻屬。兵蟻頭寬扁,呈方卵形,赤褐色,上顎粗壯,彎曲度大,黑色,左上顎大齒4枚,右上顎大齒3枚,無囟,跗節第1節僅下方分裂,長翅成蟲黃褐色,無單眼。是中國白蟻個體最大的種類之一(圖4)。主要為害樹木。木棲。築巢於樹洞中,多王多後同居,有補充型蟻王、蟻后。長翅成蟲多在8月下旬早晨5~6時分飛。

小象白蟻 (Nasutitermes parvonasutus)

白蟻科象白蟻屬。兵蟻頭短卵形,黃褐色,象鼻管狀,短於頭長,象鼻與頭頂的聯接近於直線,長翅成蟲頭褐色,多毛,翅半透明,淡褐色翅脈較黑(圖5)。主要為害樹木。多營巢於樹洞中,巢體結構較複雜,黑褐色,用排洩物、分泌物膠結成巢片,有主、副巢,泥被泥線黑褐色。長翅成蟲多在6~7月間19~21時分飛。有趨光性。

生活習性

白蟻經過繁殖、發育、分化,形成具有眾多個體和一定分工,並共同生活在一個蟻巢中的家族,通稱蟻群。一般每一蟻群僅有生殖蟻1對,在其死後,該蟻群的生殖任務常被補充生殖蟻所代替。成年蟻群在一定時期進行分殖,通稱分群,由此建立新的蟻群。一個家族中可分為生殖和非生殖型別。生殖型別中又分為長翅型、短翅型和無翅型;非生殖型別中有工蟻、兵蟻等品級。其中,長翅型原始蟻王、蟻后是長翅生殖蟻經分飛、脫翅配對後逐步發育而成,是蟻群的創始者。工蟻無生殖能力,約佔全巢總數的80~90%,負責調護卵子和幼蟻、採集食料、築巢、築路和對其他品級的哺餵。兵蟻主要職能是警衛和戰鬥,不能直接取食,要靠工蟻飼餵。

蟻巢是白蟻的大本營。巢體結構嚴密,主、副巢之間有主道相通,蟻路縱橫交錯。主巢中央有王臺王室,主巢外有泥殼腔保護。有的白蟻種類,如黃翅大白蟻、黑翅大白蟻在巢內營有菌圃,是蟻巢的組成部分,可生長真菌,提供食料。白蟻活動需要一定的溫度範圍,民間有“清明出洞,白露歸巢”之說。5~6月和10~11月是散白蟻和土白蟻類群為害的兩個高峰期。

兵蟻、工蟻的眼已退化,絕大多數種類怕光。但有翅成蟲分飛有較強的趨光性。爬行時,如遇見同一群體的個體便互相用口器頻頻交接,身上沾有雜質或異物時,也彼此互相吮舔,同時還有取食同類屍體現象。當其取食之處受到破壞或大的震動後,會在幾分鐘內逃走,甚至一段時間內不返回原處為害。白蟻的擴散遷移途徑有3種,即分飛、蔓延、攜帶。分飛期間,只要一雌一雄配對,就可建立新群體;網白蟻屬、異白蟻屬則往往通過覓食,蔓延擴散建立新群體;此外白蟻還常隨著木材、包裝箱等的調運、攜帶而蔓延成災。

除白蟻科外,所有白蟻種類的消化道內都有各種各樣的纖毛蟲、鞭毛蟲和變形蟲等原生動物共生,幫助其消化纖維素,轉化為可利用的物質。在蟻巢中有時還可見到一些彈尾目、鞘翅目、雙翅目等昆蟲,它們和白蟻的關係還不清楚,通常稱為“白蟻的客人”。

螞蟻是常見的天敵,在林區也常見穿山甲捕食白蟻,白蟻分飛期間,常遭到蝙蝠、蜥蜴、蟾蜍、蜘蛛等捕食。白蟻身上還發現有菌蟎、粉蟎、嗜木蟎等寄生。

防治方法

預防措施包括建築物設計時注意透光、通風和防潮,興建前調查有無白蟻的孳生地,木構件要進行防護處理(見木材防腐),堤壩及時清除壩基及附近的蟻巢,以及進行毒土處理等。

白蟻已見發生後,可採取下列方法除治:

(1)挖巢法。對黑翅土白蟻、黃翅大白蟻等土棲白蟻有效,可根據泥線、羽化孔等判斷巢位找出蟻道,追挖主巢。

(2)誘殺法。對防治臺灣乳白蟻、網白蟻可採用坑誘法,選擇其出沒的地方挖一土坑,深30~40釐米,坑內放置白蟻喜愛的食物,如松花粉、松木條、甘蔗渣等,上蓋木板或鬆土,澆以淘米水溼潤之,約經10~20天,誘集較多時,施藥消滅整個群體。對土棲白蟻可採用誘殺堆,即在其活動範圍內,用枯枝落葉堆集若干小堆,上蓋以鬆土,10~15天后,在誘集的堆內施藥除治。對趨光性強的長翅成蟲,分飛期可採用燈光誘殺。

(3)毒殺法。直接施藥於蟻巢或蟻道、被害木內。藥劑中的粉劑有滅蟻粉、滅蚊靈等;液劑有 2%氯丹乳劑、5%五氯酚水劑、5~10%亞砷酸鈉水劑等。

(4)薰殺法。在找到蟻道後,將孔口稍加大,利用壓煙器,將敵百蟲等藥物煙劑壓入主巢,2~3天內可使全巢白蟻死亡。對樹洞中營巢的白蟻,也可採用磷化鋁、硫醯氟薰殺。

(5)加強檢疫,以防擴散。

參考書目

蔡邦華、黃復生:《中國白蟻》,科學出版社,北京,1980。

參考文章

黑白蟻鳥的名稱類別、保護現狀、地理分佈鳥類茯苓種植中怎樣防治黑翅大白蟻食用菌柑桔黑翅土白蟻的特徵及防治果樹園藝小小白蟻為何危害大?動物菠蘿白蟻果樹園藝荔枝龍眼白蟻防治果樹園藝果園白蟻的防治6招果樹園藝紅白蟻鶇的名稱類別、保護現狀、地理分佈鳥類甘蔗白蟻發生與為害的規律如何?怎樣防治?經濟作物茯苓白蟻的防治方法食用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