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黃草

藥材名稱:白芍

名稱出處:《本經》

概況

基源:為毛茛科芍藥屬植物芍藥及毛果芍藥乾燥的根。芍藥屬全世界約35種;中國約11種,主要分佈在西南和西北地區。

原植物:芍藥Paeonia lactiflora Pall.(Paeonia albiflora Pall.)和毛果芍藥Paeonia latiflora Pall.var.trichocarpa(Bunge)Stern(Paeonia albiflora Pall.var.trichocarpa Bunge)

歷史:芍藥始載於《本經》。陶弘景謂“今出白山、蔣山、茅山最好,白而長尺許,餘處亦有之。”陳承《本草別說》中載:“本經芍藥生丘陵川穀,今世所用者多是人家種植,欲其花葉肥大,必加糞壤……每歲八、九月取其根分削,因利以為藥,遂暴乾貨賣。”可見宋代已廣泛採用栽培的芍藥入藥。李時珍在《綱目》中雖提到:“根之赤白隨花之色也。”但在“釋名”和“集解”項下引方稱:“白者名金芍藥……色白多脂,赤者名木芍藥,……色紫瘦多脈。”可見前人關於白芍、赤芍的原植物認識仍有模糊之處。根據現今實際應用的情況,結合本草記述中的植物形態、地理分佈和附圖,可以認為白芍多是栽培的,為芍藥(P.lactiflora Pall.),而赤芍則是採自野外的芍藥,兩者主要不同為加工方法有別。本品為常用中藥,五十年代已進行了一系列的植物分類、栽培、生藥、化學、藥理和臨床的研究,現廣泛引起重視。

形態:多年生草本。根粗壯,通常圓柱形,分枝黑褐色。莖高40~70cm,無毛。下部莖生葉為二回3出複葉,上部葉為3出複葉,小葉窄卵形、橢圓形或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楔形或偏斜,葉緣具骨質鋸齒,兩面無毛。花大,直徑5.5~10cm,通常2~3朵生於花莖分枝的頂端,有時僅頂生的發育開花,苞片4~5,披針形,大小不等;萼片4,寬卵形或近圓形;花瓣9~13,倒卵形,長3.5~6cm,寬1.5~4.5cm,白色、粉紅色或紅色,有時基部具深紫色斑塊;花絲長0.7~1.2cm,黃色,花盤淺杯狀,包圍心皮基部;心皮4~5(~2),無毛。蓇葖果長2.5~3cm,直徑1.2~1.5cm,頂端具喙。花期5~6月,果期7~9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27卷.52頁.圖版7)

生境與分佈:野生於山坡草地及林緣,分佈於中國東北,海拔為480~700m;華北、陝西及甘肅南部,海拔為1000~2300m。朝鮮、日本、蒙古及原蘇聯西伯利亞地區也有分佈。藥用芍藥多為栽培品,中國四川、貴州、安徽、山東、浙江及各城市公園也有栽培,花瓣各色,但很少藥用。

毛果芍藥與芍藥的區別為:心皮密生柔毛;花白色,多為重瓣。生於山地灌叢中。分佈於中國東北、河北、山西及內蒙古東部。在雲南、湖北、陝西、河北、浙江等地都有栽培。

生藥

栽培:宜溫暖溼潤的氣候,耐寒,選陽光充足、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種,忌連作。用芽頭繁殖,於9月採收時,切取根頭,分成數塊,每塊有粗壯芽苞2~3個,按行株距60×50cm穴栽,深7~10cm,每穴栽1塊,出苗後中耕除草和培土,4~5月及時摘除花蕾,每年追肥3~4次,以人畜糞水、廄肥和磷鉀化肥追施,雨季需注意排水。也可於8~9月採收種子,立即播種,按行距17cm開溝條播,深約4cm,每畝用種量3.5~4kg,幼苗生長2~3年後秋季移栽。5~7月有灰黴病、赤星病為害,可用113100的波爾多液噴射;鏽病,用97%敵鏽鈉400倍液防治。蟲害蠐螬為害嚴重,用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灌穴。

採集:夏、秋季採挖栽植4~5年的芍藥根,除去根莖及根鬚,洗淨,按粗細不同,分別放入沸水煮至斷面透心,併發粘有香味後,立即撈出放入冷水中浸泡,取出,颳去外皮(亦有先颳去外皮後,再煮至透心。)晒一日,再堆放,使內部水分蒸出,再晒,反覆操作至內外乾燥。藥材主產於浙江、安徽、四川、貴州、山東。

鑑別

性狀:根呈圓柱形,平直或稍彎曲,兩端平截,長5~18cm,直徑1~2.5cm;表面類白色或淡紅棕色,平滑,隱約可見橫長的皮孔痕、縱皺紋及細根痕,偶有未除盡的棕褐色外皮。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較平坦。類白色或微棕紅色,形成層環明顯,木部有放射狀紋理。氣微,味微苦酸。以條粗、質堅實、無白心、無裂隙者為佳。

顯微 白芍根(直徑約1.5cm)橫切面:木栓層偶有殘存。栓內層系切向延長的薄壁細胞,常被颳去而殘缺。韌皮部主要由薄壁細胞組成。形成層環微波狀彎曲。木射線寬10~數十列細胞;木質部束窄,導管徑向排列成1~3行,並有多數導管間斷地相聚成群。初生木質部不明顯。薄壁細胞中含草酸鈣簇晶和糊化的澱粉粒團塊。(圖見《中藥志》.第1冊.第2版.圖137) 粉末:類白色,氣微,味微苦酸。 ①含糊化澱粉粒薄壁細胞單個散離或破碎,無色,呈類圓形、橢圓形、類長方形或圓多角形,直徑40~102μm,細胞壁有時可察見;澱粉粒部分糊化,也有澱粉粒輪廓隱約可辯,呈類圓形、橢圓形或卵圓形,直徑8~17μm。 ②草酸鈣簇晶較多,隨處散在或存在於薄壁細胞以至細胞間隙中,直徑11~35μm;有的含晶細胞較小,呈方形或長方形,縱向連線,簇晶排成縱行,也有一個細胞含2或數個簇晶,簇晶破碎後的碎屑多見。偶有類圓形結晶或方晶。 ③木纖維近無色。主為纖維管胞,呈長梭形,有的中部較粗,近兩端斜窄。邊緣稍不平整,末端鈍圓,長短不一,直徑約至44μm,壁厚約15μm,微木化,具緣紋孔不甚明顯,紋孔口斜裂縫狀,孔溝明顯,常擴充套件成圓形,有的胞腔內充塞微細顆粒狀草酸鈣結晶。 ④導管主為具緣紋孔導管,少數為梯紋或網紋導管,直徑20~65μm;具緣紋孔排列整齊,以1~2行多見,互列或對列。另可見管胞,薄壁細胞。(圖見《中藥材粉末顯微鑑定》.圖28)

理化:①白芍的薄層色譜 1)取樣品粉末0.5g,加乙醇10ml,密塞,振搖5分鐘,濾過,濾液置水浴上蒸乾,殘渣加乙醇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芍藥甙對照品,加乙醇溶解,製成每1ml含1mg的對照品溶液。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板上,以氯仿甲醇-乙酸乙酯(8∶4∶1)為展開劑,以芍藥甙為對照,在氨蒸氣飽和下,展開15cm,噴以10%硫酸溶液,於100℃加熱約5分鐘,供試品在與對照品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紫色斑點。(圖見《中藥材薄層色譜圖鑑》.圖26-1A) 2)取樣品粉末0.5g,加乙醇5μl,冷浸24小時,濾過,取濾液5ml點於矽膠G板上,以氯仿-甲醇-乙酸乙酯(8∶4∶1)為展開劑,以芍藥甙為對照。氨氣薰,展距18cm,用新配製的茴香醛-甲醇-硫酸(5∶80∶15)加熱顯色。(圖見《中藥材薄層色譜圖鑑》.圖26-1B) 3)取樣品粉末1g,加乙醇10ml,浸漬72小時,上清液點於矽膠HF254-CMCNa板上,以氯仿-甲醇(5.1)為展開劑,以芍藥甙為對照。展開後,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芍藥甙在藍綠色背景下呈褐紫色斑點。(圖見《中藥材薄層色譜圖鑑》.圖26-1C) ②白芍加工炮製品的薄層色譜 1)取樣品粉末20g,用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或甲醇10ml浸泡24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幹,用無水乙醇迴流溶解,點於矽膠G-CMCNa板上,以石油醚-乙酸乙酯(9∶1)為展開劑;以白芍甙為對照。展開後,用香草醛濃硫酸液噴霧,加熱顯色。(圖見《中藥材薄層色譜圖鑑》.圖26-2) 2)取樣品粉末適量,用甲醇迴流提取,提取液點於矽膠G板上,以氯仿-甲醇(5∶1)為展開劑,以芍藥甙為對照。展開後,用10%硫酸液顯色。(圖見《中藥材薄層色譜圖鑑》.圖26-3)

加工炮製:常用炮製品有白芍片、酒白芍、炒白芍、醋白芍和土炒白芍 ①白芍片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大小條放開,浸泡至六、七成透,悶潤至透,切薄片,乾燥 ②酒白芍 取白芍片,噴淋黃酒拌勻,稍悶後,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幹,取出放涼。每白芍片100kg,用黃酒10kg。 ③炒白芍 取白芍片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表面微黃色,取出放涼。 ④醋白芍 取白芍片,用米醋拌勻,稍悶後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幹,取出放涼。每白芍片100kg,用米醋15kg。 ⑤土炒白芍 取灶心土(伏龍肝)細粉置鍋內,用中火炒熱,倒入白芍片,炒至表面掛土包,微顯焦黃色時,取出,篩去土粉,放涼。每白芍100kg,用灶心土20kg。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蛀;酒白芍、醋白芍,密閉,置陰涼乾燥處。

化學性質

根含芍藥甙(Paeoniflorin)(1)3.3%~5.7%[1,2]、少量羥基芍藥甙(Oxypaeoniflorin)(2)、苯甲醯芍藥甙(Benzoylpaeoniflorin)(3)、芍藥內酯甙(Albiflonn)(4)[2~4]、芍藥新甙(Lactiflorin)(5)、(Z)-(1S,5R)-β-蒎烯-10基-β巢菜糖甙[(Z)-(1S,5R)-β-Pinen-10xy-β-vicianoside)[5,6]。芍藥新甙可能即芍藥甙的後生產物[7]。另含苯甲酸、沒食子酸、沒食子酸甲酯、葡萄糖沒食子酸(Glucogallin)、兒茶素(d-Catechin)、棕櫚酸、中肌醇(Myo-inositol)、β-谷甾醇及其甙(Daucosterol)[6]。尚含揮發油、粘液質、蛋白質[8]8。

芍藥花含紫雲英甙(Astragalin)、山柰酚-3,7-二葡萄糖甙(Kaempferd-3.7-diglucoside)[9]、沒食子鞣質(10%以上)、除蟲菊素(Pyrethrin)0.13%[10],1,3-二甲基十四烷酸、二十五碳烷、β-谷甾醇等[11]。

葉含鞣質等[12]

參考文獻

[1] CA 1969;71:803e。


[2] 植物學報 1977;19(3):172。


[3] Tetrahedron 1972;28:4309。


[4] Chem Pharm Bull 1963;11(3):372。


[5] 藥學學報 1983;18:551。


[6] Tetrahedron1990;46:3123。


[7] Unesco Regional Seminar on Chemistry of Bioactive Natural Products、Shanghai L-2.1991,6。


[8] 藥學學報 1956;(1):17。


[9] CA 1962;56:2718a。


[10] Nature 1962;196:776。


[11] CA 1963;58:10508e。


[12] CA 1964;60:12365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