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豆殼

藥材名稱:白藥子

名稱出處:《圖經本草》

概況

異名:金線吊烏龜(《植物名實圖考》)。

基源:為防己科千金藤屬植物頭花千金藤的塊根。

原植物:頭花千金藤Stephania cepharantha Hayata ex Yamamoto(Stephania disciflora Hand.-Mazz.),又名獨腳烏桕(廣東)、鐵秤砣(江西),金線(絲)吊蛤蟆(浙江)。

歷史:“白藥”始見於《唐本草》。按《證類本草》卷九引《圖經本草》,其圖有三種白藥,其中有:“江西出者葉似烏桕,子如綠豆,至八月;其子變成赤色。”此與今之防己科白藥子相符。所附臨江軍(今江西清口縣西南)白藥圖亦與本種相似。《植物名實圖考》以金線吊烏龜載入:“蔓生,細藤微赤,葉如小荷葉而後半不圓,末有微尖,長梗在葉中,似金蓮花葉。附莖而細紅白花,結長圓實,如豆成簇,生青、熟紅黃色,根大如拳。”其描述和圖均與防已科白藥子相同。且本種在中國大部分地區作白藥子用,銷售最廣,因此,防己科的白藥子應為白藥子之正品。至於歷代本草記載的其它幾種白藥,大體與現今白藥子中的異物同名品類似。又《植物名實圖考》金線吊烏龜條載:“按陳藏器雲,又一種似荷葉,葉如錢許(大),亦呼為千金藤,當即是此。患齒痛者,切其根貼牙齦上即愈。”故《本草拾遺》的千金藤有數種,而吳其濬認為即本種。今植物界以Stephania iaponica(Thunb.)Miers為千金藤,後者無塊根,不應為金線吊烏龜。本品為較常用中草藥。主產於湖南、浙江、銷全國大部分地區;此外,江蘇、安徽、江西、福建、廣東、廣西等地亦產,多自產自銷。

形態:多年生纏繞性落葉藤本。塊根肥厚,橢圓形或呈不規則塊狀,長3~10cm,直徑2~5cm。老莖下部稍木質化,略帶紫色。葉互生;葉柄盾狀著生,長4~10cm;葉片圓三角形或扁圓形,長5~9cm,寬與長近相等或較寬,頂端常具小突尖,基部楔形或微凹,全緣或微呈波狀,下面粉白色,兩面無毛,具掌狀脈5~9條。花雌雄異株,約20朵花組成頭狀聚傘花序;雄花序總梗長1~2cm,數個頭狀聚傘花序排成總狀,花萼及花瓣各3~6片;雄蕊6,花絲合生成柱狀,花葯環生成圓盤狀,花葯橫裂;雌花序各梗只一個頭狀聚傘花序;花萼及花瓣各3~5片。核果球形,熟時紫紅色;內果皮堅硬,呈扁平馬蹄形,直徑4~5mm,背部具疣狀突起和槽紋。花期6~7月,果期8~9月。(圖見《中藥志》.第2冊.第2版.93頁.圖79)

生境與分佈:生於肥沃溼潤的草叢及灌木林中,或山坡、路旁陰處,以石灰岩地生長較盛。分佈於江蘇、安徽、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貴州。

生藥

採集:秋、冬季採挖,除去鬚根,洗淨,切厚片,乾燥。藥材主產於湖南、浙江。

鑑別

性狀:本品為不規則的片塊,直徑2~7cm,厚0.2~15cm;外皮暗褐色,有皺紋及鬚根痕,切面類白色或灰白色,可見維管束斑點,有的略呈環狀排列。質硬而脆,斷面顯粉性。氣微,味苦。以片大、斷面色白、粉性足者為佳。

顯微 塊根的橫切面:木栓層為8~10餘列木栓細胞。靠近栓內層處有少數單個或2~4個成群的石細胞,長徑60~90μm,短徑28~52μm。薄壁細胞內含草酸鈣細小方晶、針晶或棒狀結晶。中柱佔根的大部分,為三生構造,有多數外韌型維管束,排列成1~4個同心環,中央的木質部束較大,導管旁有多數纖維束及少數管胞。本品薄壁細胞含多數澱粉粒,單粒圓形、橢圓形、盔帽形,直徑2.8~17μm,臍點點狀或裂縫狀,復粒由2~3個分粒組成;中柱薄壁細胞含少數細小方晶及棒狀結晶。(圖見《中藥志》.第2冊.第2版.圖80)

理化:取樣品粉適量,按“地不容②”項方法進行薄層色譜。(圖見《中藥材薄層色譜鑑別》.圖40)

加工炮製: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乾燥。

貯藏:置通風於乾燥處,防蛀。

化學性質

含酚性生物鹼約2.5%,非酚性生物鹼1.75%。從中分離出頭花千金藤鹼(Cepharanthine)(1)、頭花千金藤酚鹼(Cepharanoline)、頭花千金藤胺鹼(Cepharanine)、輪環藤鹼(Cycleanine)、異粉防己鹼(Isotetrandrine)、小檗胺(Berbamine)、高阿莫林(Homoaromoline),水溶性部分含有與木蘭鹼(Magnoflorine)、輪環藤酚鹼(Cyclanoline)相對應的斑點[1~3]。還有粉防己鹼、三葉防己鹼。

新近分出頭花藤嗎啡鹼(Cepharmorphinanine)(2)、華木防己鹼(Sinoooluline)、青藤鹼(Sinomenine)、異紫堇定鹼(Isocorydine)、及生物鹼FK-3000等[4,5]。

參考文獻

[1] 藥學雜誌(日) 1969;89:1678。


[2] 藥學雜誌(日) 1967;87:1203。


[3] CA 1953;47:5011c。


[4] 鄧京振博士論文.中國藥科大學,1992。


[5] Phytochemistry 1992;31 in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