檸條

藥材名稱:黑殼楠

名稱出處:《新華本草綱要》

概況

異名:八角香、花蘭、豬屎楠、大楠木、枇杷楠、巖柴(《新華本草綱要》)。

基源:為樟科山胡椒屬植物黑殼楠的枝、樹皮和根。

原植物:黑殼楠Lindera megaphylla Hemsl.

形態:常綠喬木,高達25m,樹皮灰黃褐色至灰黑色,內皮白色,幹後漸變紅褐色,小枝粗壯,紫黑色,光滑無毛,具隆起的圓形皮孔。葉片通常集生於小枝頂端、革質,葉片倒卵狀披針形至倒卵狀長橢圓形,有時為長卵形,長10~23cm,寬4~7.5cm,先端急尖至漸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灰白色,兩面無毛,葉脈羽狀,側脈每邊15~21條,葉柄長1~1.5cm。花單性,雌雄異株,傘形花序成對著生於葉腋,總苞片4,互動對生,具花9~16朵,雄花序總梗長1~1.5cm,雌花序總梗長0.6cm,總梗與花梗均被密黃褐色柔毛;花被裂片6,呈2輪排列,雄花被片橢圓形,長約4.5mm,雌花被片線狀匙形,長約2.5mm;能育雄蕊通常9,排成3輪,第3輪雄蕊花絲基部有1對腺體,花葯2室,藥室全部內向;子房卵形,柱頭盾形,具乳突。果實橢圓形至卵形,長約1.8cm,直徑約1.3cm,成熟時紫黑色,無毛,果柄長達1.8cm,向上漸粗壯,有明顯的皮孔,宿存果托杯狀。花期3~4月,果期9~10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1冊.857頁.圖1714)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150~2000m的山谷、山坡常綠闊葉中或路邊灌叢。分佈於陝西、甘肅、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和雲南。

生藥

採收 全年可採根和樹皮,鮮用或晒乾。

化學性質

從黑殼楠根中分得荷苞牡丹鹼(Dicentrine)(1)[1,2],N-甲基蓮葉桐吉鹼(N-Methylnandigerine)[3]。

參考文獻

[1] CA 1991;115:270354x。


[2] 中草藥 1994;25(9):495。


[3] Planta Med 1991;57(5):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