壇紫菜

藥材名稱:全毛懸鉤子

名稱出處:《浙江天目山藥用植物誌》

概況

異名:紅毛貓耳扭(《中藥大辭典》)。

基源:為薔薇科懸鉤子屬植物周毛懸鉤子的全草。

原植物:周毛懸鉤子Rubus amphidasys Focke ex Diels

形態:蔓性小灌木,高0.3~1m,枝紅褐色,密被紅褐色長腺毛、軟刺毛和淡黃色長柔毛,常無皮刺。單葉互生,長卵形,長5~11cm,寬3.5~9cm,頂端短漸尖或急尖,基部心形,兩面均被長柔毛,邊緣3~5淺裂,裂片圓鈍,頂生裂片比側生者大數倍,有不整齊尖銳鋸齒;葉柄長2~5.5cm被腺毛,軟刺毛和柔毛。花常5~12朵成近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總花梗、花梗、花萼均密被腺毛,軟刺毛和長柔毛;花梗長5~14mm;花直徑1~1.5cm,萼片狹披針形,長1~1.7cm,頂端尾尖;花瓣5,寬卵形至長圓形,白色,比萼片短得多,花絲寬扁,短於花柱,子房無毛。果實扁球形,直徑約1cm,暗紅色,無毛,包藏在宿萼內。花期5~6月,果期7~8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37卷.199頁.圖版277)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400~1600m的山坡路旁,叢林中。分佈於江蘇、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

藥性

性味:《浙江藥用植物志》:“苦,平。”

功效:活血調經。

主治:月經不調,關節痠痛,帶下。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

臨床應用

方選和驗方: 《浙江天目山藥用植物誌》:“治婦女產後受風,月經不調,四肢痠麻:全毛懸鉤子30~60g,加紫青藤(鼠李科牯嶺勾兒茶)30~60g,白馬骨(茜草科六月雪)、丹蔘各30g。水煎,衝黃酒,紅糖,早晚飯前各服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