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舌蘭

藥材名稱:細果野菱

名稱出處:《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概況

基源:為菱科菱屬植物細果野菱的果實。

原植物:細果野菱Trapa maximowiczii Korsh.,又名野菱、刺菱、菱角(浙江)。

形態:一年生水生草本。葉二型,沉浸葉羽狀細裂,漂浮葉聚生於莖頂,菱狀三角形,長寬通常1.5~2.5cm,邊緣具齒,兩面無毛;葉柄長數釐米,中部膨脹成寬約4mm的海綿質氣囊,無毛。花兩性,白色,單生於葉腋;花萼4深裂,長約4mm。基部有毛;花瓣4;雄蕊4;子房半下位,花盤全緣,不裂。堅果三角形,很小,寬1~1.2cm,兩側各有1長約7mm的硬刺狀角,前後也各有1向下傾的角。花期7月,果期9~10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2冊.1012頁.圖3754)

生境與分佈:生於池塘或水流緩慢的江河中,分佈於中國東北至長江流域。

藥性

性味:甘、澀,平。

功效:消腫散結,清熱止血。

主治:乳房結塊,多發性贅疣,胃潰瘍,月經過多,痢疾,便血,瘡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60g。外用:鮮菱梗塗擦或搗爛外敷。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①《福建藥物志》:“治胃癌,食道癌,賁門癌:鮮細果野菱250g,洗淨不去殼,置石臼中搗爛,加水絞汁,調蜜或白糖,早飯前和臨睡前分服。” ②《福建藥物志》:“治多發性贅疣:鮮細果野菱柄擦患處。每次約2分鐘,每日6~8次,一般在15天左右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