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根

藥材名稱:疏花衛矛

名稱出處:《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概況

異名:山杜仲(《全國中草藥彙編》)。

基源:為衛矛科衛矛屬植物疏花衛矛的根皮、樹皮、葉。

原植物:疏花衛矛Euonymus laxiflorus Champ.

形態:常綠灌木,高達5m。單葉對生,葉具短柄,葉柄長3~5mm;葉片薄革質,卵形、橢圓形至窄橢圓形,長5~10cm,寬2.5~6cm,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或圓鈍,邊緣近全緣或具極淺的細鋸齒,側脈少而疏,不明顯。聚傘花序有5~9花,總花梗長2~5cm,分枝及花柄一般長1cm左右;花紫紅色至淡紅色,直徑約1cm,5數,雄蕊無花絲;雌蕊無花柱。蒴果紫紅色,倒圓錐形,先端平截,有5淺裂。種子每室1~2粒,紅褐色,假種皮紅色,杯狀,僅包圍種子基部的1/4。花期6~7月,果期9~10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2冊.674頁.圖3077)

生境與分佈:生於山中林下灌木層或近水邊稍陰溼處。分佈於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

藥性

性味:《全國中草藥彙編》:“根:苦、澀,涼。種子:甘、辛,平。”

功效:根:調經止血。種子:透疹止咳,補中利水。

主治:《全國中草藥彙編》:“根治鼻衄,便血,月經過多,產後出血。種子:疹麻,水痘,百日咳,脫肛,浮腫。”

用法用量:種子:30~60g。全草亦可入藥,兼具根與種子之功用,用量15~24g。

臨床應用

方選和驗方: 《福建藥物志》:“治慢性腎炎:疏花衛矛根12g,土牛膝根、車前草各15g,加酒適量,燉服。”

單方應用:①《福建藥物志》:“治風溼性關節炎,蕁麻疹,溼疹,面板瘡瘍:疏花衛矛(鮮),搗爛,敷患處。” ②《福建藥物志》:“治腰膝痠痛:疏花衛矛根30~36g。水煎服,或加豬尾骨酌量,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