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涎樹

藥材名稱:西藏沙棘

名稱出處:植物分類學報

概況

基源:為胡頹子科沙棘屬植物沙棘的果實。沙棘屬全世界約4種、5變種;中國均產。

原植物:西藏沙棘Hippophae thibetana Schlechtend.〔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thibetana(Schlechtend.)Serv.〕

形態:矮小灌木,高4~40cm,稀達1m;葉腋通常無棘刺,枝頂端刺狀。單葉對生或3葉輪生,稀互生;葉片線形或長圓狀線形,長10~25mm,寬2~3.5mm,幼時上面疏生銀白色鱗片,老時脫落,下面密被銀白色及少數褐色鱗片。雌雄異株;雄花黃綠色;花萼2裂;雄蕊4,各2枚與花萼裂片對生和互生;雌花淡綠色,花萼囊狀,頂端2齒裂。果實闊橢圓形,長8~12mm,熟時黃褐色,直徑6~10mm,多汁,頂端具6條放射狀黑色條紋。花期5~6月,果期9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52卷.第2分冊.63頁.圖版17:5-6)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3300~5200m的高原草地、河灘及階地。分佈於甘肅、青海、四川、西藏。

藥性

性味:《青海省中草藥野外辨認手冊》:“果:酸,平。”

功效:健胃,止血,解毒。

主治:胃痛,消化不良,胃潰瘍,皮下出血,咽喉痛。製成片劑可預防和治療鉛、苯職業性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