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積

[拼音]:piqixuzheng

[英文]:Deficiency of Spleen Qi

脾氣不足,運化水谷精微及運化水溼功能減弱所引起,臨床以納少腹脹,便溏,疲乏為主要表現的證候。常見於洩瀉、胃脘痛、腹痛、水腫、痰飲、哮喘、痿證、小兒疳積,以及西醫的慢性胃腸炎、慢性腎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疾病。脾、胃同居中焦,脾胃之氣統稱中氣,故脾氣虛證屬於中氣不足範疇。

“脾氣虛”一詞出於《內經》,如《靈樞·天年》中有“七十歲,脾氣虛,面板枯”的論述。其後歷代醫家對脾氣虛證進行了深入研究並有發揮,指出脾主運化,是氣血生化之源,為後天之本。若先天稟賦不足,或素體脾胃虛弱,或後天失於調養,或飲食不節,飢飽失常,或勞倦過度,憂思日久,或年老體衰,或大病久病之後,元氣未復,失於調養,則會使脾氣虧虛,運化功能失常,導致氣血生化乏源,形成脾氣虛證。

脾氣虛證的臨床表現為:脘腹脹滿,食後為甚,口不知味,甚至不思飲食,大便溏薄,精神不振,形體消瘦,肢體倦怠,少氣懶言,面色萎黃或?白,或肢體浮腫,舌淡苔白,脈緩軟無力。這些表現體現了兩個方面的病理變化:一為脾臟運化功能減弱。脾失健運,精微不布,水溼內生,故納少腹脹,便溏;脾虛失運,水溼氾濫,故肢體浮腫。二為氣血生化不足。脾主四肢肌肉,脾氣不足,肢體失養,故肢體倦怠;氣血虧虛,中氣不足,故精神不振,少氣懶言,形體消瘦,面色萎黃。不同年齡,脾氣虛證的臨床表現有所不同:小兒脾氣虛證,多表現為消化不良,嘔吐,肚腹脹大,身體消瘦,面色萎黃;年老體弱或大病久病後見脾氣虛證,多表現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倦怠嗜臥,或消瘦乏力,語聲低微,面色萎黃。

脾氣虛證的治療以益氣健脾為法。常用四君子湯、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等。

脾與胃表裡相合,生理相關,病則相聯。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氣主升,胃氣宜降,故脾氣虛證以食慾不振、腹脹便溏為特點,而胃氣虛以食少噫氣、噁心嘔吐為特點。脾氣虛證進一步發展,可致脾陽不足,陰寒內生,成為脾陽虛證。臨床表現在脾氣虛證基礎上,兼見脘腹疼痛而喜按喜溫,腸鳴洩瀉而完谷不化,口吐清涎,小便不利,畏寒肢冷等。脾氣虧虛,清陽不升,甚至陷而不舉,可轉化為脾氣下陷證。臨床表現在脾氣虛證基礎上,兼見久瀉久痢、脫肛、崩漏、子宮脫垂、臍腹重墜等。

近年來對脾氣虛的病理生理學基礎作了較多研究,發現脾氣虛證往往出現消化腺反應低下,血澱粉酶、胰消化酶含量降低,木糖排洩率降低等現象。

參考文章

心脾氣虛證多動症需與哪些證型相鑑別?兒科心脾氣虛證多動症的主症、辨證及治法方藥是什麼?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