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40城市規劃副中心

上海2040城市規劃副中心

  《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40)(草案)》(以下簡稱規劃)昨天起在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1樓及“中國上海”等入口網站對外公示,將於年底報國務院批覆。15分鐘生活圈。

  市規土局局長莊少勤表示,15分鐘社群生活圈是此次規劃的亮點,其中包括24小時運營的生活服務、歸屬感強烈的交往空間、安全舒適的慢行空間及就業創業機會、最佳化的住房結構等。

  據悉,15分鐘社群生活圈意味著15分鐘步行低碳綠色出行,就能夠解決市民在社群裡基本生活,乃至於工作、休閒、學習等需求。這個社群是一個複合社群,面向未來的社群把工作、休閒包括學習、創新需求都包括在裡面,意味著土地利用方式也要相應的轉變。“社群中還將加大新建住宅中租賃住房的配建比重。”莊少勤表示。

  新增城市副中心

  規劃顯示,2040年上海將有9個主城副中心、5個新城中心和2個核心鎮中心。在中心城內繼續提升五角場、真如、花木3個副中心的功能,並新增金橋、張江2個副中心。在寶山、虹橋、莘莊、川沙4個主城片區內分別設定主城副中心,實現主城區各片區的均衡發展。在嘉定、松江、青浦、南橋、南匯等5個新城內分別設定新城中心,在金山濱海地區和崇明城橋地區設定核心鎮中心,強化面向長三角和市域的綜合服務功能,承載全球城市部分核心功能。

  同時,突出中央活動區的.全球城市核心功能。中央活動區重點發展金融服務、總部經濟、商務辦公、文化娛樂、創新創意、旅遊觀光等功能。

  人口控制

  規劃提出,至2040年人口調控目標為2500萬人左右。同時,根據全球城市開放發展的特點,在常住人口基礎上,以實際服務人口(包括常住人口、半年以下暫住人口、跨市域通勤人口、短期遊客等)的不同需求進行公共資源配置,提高城市“以人為本”的保障能力和適應能力。同時,至2040年,本市規劃建設用地總規模從原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天花板”3226平方公里,削減到3200平方公里,其中包括200平方公里的“留白”。

  中小套型住房

  在住宅用地的供應上,可能今後家庭規模會小一點,與此相應的戶型會多一些,滿足今後創新創業人才不斷交流的需要。所以,這個容量在規劃當中是留足的,為此市民不用擔心今後沒有土地供應了,住房用地是充足的。

  莊少勤透露,未來住房結構中,一個是中小套型的數量會增加。從今年年底開始增加中小套型的住房供應。第二個方面,租賃房的需求要增加。此外,根據未來人口國際化的需要,今後相應的配置方面也會進行最佳化。

  上海將構建“主城區—新城—新市鎮—鄉村”的城鄉體系。

  8月22日起公示的《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40)草案》顯示,上海將有9個主城副中心、5個新城中心和2個核心鎮中心。

  城市副中心是面向市域的綜合服務中心,兼顧強化全球城市的專業功能。《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40)草案》(下稱《上海2040》)提出,上海將有9個主城副中心、5個新城中心和2個核心鎮中心。在中心城內繼續提升五角場、真如、花木3個副中心的功能,並新增金橋、張江2個副中心。在寶山、虹橋、莘莊、川沙4個主城片區內分別設定主城副中心,實現主城區各片區的均衡發展。在嘉定、松江、青浦、南橋、南匯等5個新城內分別設定新城中心,在金山濱海地區和崇明城橋地區設定核心鎮中心,強化面向長三角和市域的綜合服務功能,承載全球城市部分核心功能。

  《上海2040》還提出,突出中央活動區的全球城市核心功能。中央活動區是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載區,也是服務整個市域的城市中心,包括小陸家嘴、外灘、人民廣場、南京路、淮海中路、西藏中路、四川北路、豫園商城、上海不夜城、世博—前灘—徐匯濱江地區、徐家彙、衡山路—復興路地區、中山公園、蘇河灣、北外灘、楊浦濱江(內環以內)、張楊路等區域。中央活動區重點發展金融服務、總部經濟、商務辦公、文化娛樂、創新創意、旅遊觀光等功能。

  另外,面對老齡化程度日趨嚴重、人口結構更加多元的未來社會,上海致力於透過對城市品質魅力的不懈追求,成為城市治理成功、全球影響突出、市民高度認同的幸福人文城市。

  《上海2040》提出:

  構建多元融合的15分鐘生活圈。促進各類人群間的社會融合,針對不同人群和家庭型別的多樣化需求,調整住房的規模、結構、佈局與方式,實現市民住房可負擔、可獲得;以城鄉社群為基礎構建15分鐘生活圈,充分滿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構建覆蓋城鄉、公平均等的多層次公共服務體系,增強高能級公共服務設施配置;營造優質的社群環境,推動社群交通、就業和公共交往空間品質提升。至2040年,社群公共服務設施15分鐘步行可達覆蓋率達到100%,城鄉社群公共開放空間(400平方米以上的公園和廣場)的5分鐘步行可達率達到90%以上。

  保護風格獨特的歷史遺產。對各類城鄉歷史環境要素進行整體保護,推動搶救性保護的適當實施;注重物質和非物質遺產兼顧,拓展歷史文化保護物件;健全與全球城市相匹配的城鄉歷史文化風貌保護體系和機制,促進歷史資源的活化。至2040年,成功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大幅度提高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公共預算比重。

  塑造特色凸顯的城鄉風貌。保護城市自然景觀格局,構築城市景觀結構,營造更多富有人性關懷的城市公共活動空間,培育和發展城市的高品質文化休閒功能和旅遊服務功能,為市民和遊客提供便於進入的休閒遊憩場所。至2040年,建成2000公里以上的綠道。

  培育兼收幷蓄的文化氛圍。激發全社會的文化活力,鼓勵城市文化進一步包容開放,建設國際旅遊目的地城市,塑造兼具人文底蘊和創意時尚的現代都會,使得全體市民和國內外來滬人士感受到上海的歷史積澱和文化氛圍。至2040年,文化產業就業人口占就業總人口比重達到15%以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