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醜·楊花原文及賞析

六醜·楊花原文及賞析

  《六醜·楊花》出自宋詞三百首,作者為宋朝詩人彭元遜,其古詩全文如下:

  似東風老大,那復有,當時風氣。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浩蕩何世?但憶臨官道,暫來不住,便出門千里。痴心指望迴風墜。扇底相逢,釵頭微綴。他家萬條千縷,解遮亭障驛,不隔江水。

  瓜洲曾艤。等行人歲歲。日下長秋,城烏夜起,帳廬好在春睡。共飛歸湖上,草青無地。愔愔雨、春心如膩。欲待化、豐樂前,青門都廢。何人念、流落無幾。點點摶作,雪綿松潤,為君裛淚。

  【前言】

  《六醜·楊花》是一首詠物詞,透過詠楊花而寫身世,寄託故國之思。其特色在於不寫楊花之形與神,而是用一些可以透過楊花產生聯想的語彙營造境界,引導讀者進行想象和聯想。下闋表現得尤為明顯,尤其末尾兩句,想象新穎奇特,為畫龍點睛之筆。

  【註釋】

  ⑴六醜:詞牌名,雙調,一百四十字,仄韻,創自周邦彥。

  ⑵老大:衰老。

  ⑶官道:指公家修築的大道。

  ⑷迴風墜:旋風吹墜。

  ⑸釵頭微綴:釵的首端輕輕點綴。

  ⑹他:指柳花。

  ⑺解遮亭障驛:懂得遮護長亭,屏障驛邸。

  ⑻反洲曾艤:王安石有《泊船瓜洲》詩。艤:即泊船,讓船靠岸。

  ⑼行人:指折柳送別的離人。

  ⑽長秋:長秋宮,漢宮殿名,在長安城長樂宮西。漢高祖劉邦在這居住,後太后在此長居住。藉此泛指南宋都城臨安故居。

  ⑾城烏:城頭烏鴉

  ⑿愔:寧靜。

  ⒀膩:柔膩。

  ⒁化:遷化。指消亡。

  ⒂帳飲:設帳帳飲。

  ⒃青門:古長安城門名。邵平為秦東陵侯,秦破,寓居青門外種瓜,其瓜甚佳,以東陵瓜或青門瓜名聞遐邇。

  ⒄摶:揉捏成圓團。

  ⒅裛:沾溼。此處有揩拭的意思。淚:拭淚。

  【翻譯】

  暮春時彷彿東風已經衰老,哪還有當初風華正茂的意氣。楊花有情卻誰也不收,江山遼闊,身世飄零如寄。飄蕩蕩不知時變世易,只記得臨近通衢大道,短暫流連不得久居,便離家遠行千里。痴心地盼望叫一陣旋風吹墜大地,相逢在美人的扇底,在美人釵頭輕輕綴系。他家垂柳萬條千縷,懂得遮護長亭,屏障驛邸,卻不能隔斷江水奔溢。

  曾經在瓜州渡口依舟著岸,年年等待著行人返歸。斜日從故宮西墜,城頭烏鴉在夜間驚飛。在帳廬上安然春睡,又一齊飛到湖面上流離,芳草天涯遍青綠,無地存身去哪裡?靜悄悄地下著綿綿細雨、溼粘不飛的柳絮似一片春心柔膩。楊花將要消亡化去,無法赴豐樂樓前的餞別宴席,無法去青門外邵平種瓜的園地。何人憐念,它流落無依,生命無幾,一點點摶成了如雪似綿的松潤圓球,為君浸透了傷心淚。

  【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詞。詞人移情楊花,賦予它人性,借花之飄零寫自己流離失所的悲哀。

  上闋寫自己飄零四海,無處寄身的亡國之嘆,“似東風老大,那復有當時風氣。”起筆寫東風無力,失去當時活力,哀情流露。“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浩蕩何世?”楊花此時本是柔情萬種的,然而作者眼中看到卻終須飄零。對比的反差反映了作者眼中皆悲色,反映出心境的悲涼。“但憶臨官道,暫來不住,便出門千里。痴心指望迴風墜,扇底相逢,釵頭微綴。”,詞人借楊花之口回憶起當年“臨官道”的無憂生活。然而這種都城之內的逸樂並沒有持續多久,國家就滅亡了,觸景生情,以歡喜之物襯托出內心的無限悲傷。又用比喻的手法將自己比作無根的蓬團,然而依然盼望“扇底相逢,釵頭微綴”,對偶的修辭突出了作者它希望能重回都城,重溫那輕歌曼舞的'快樂時光,此時作者又筆鋒一轉,“他家萬條千縷,解遮亭障驛,不隔江水。”這幾句寫楊柳萬千枝條能夠遮蔽亭臺驛站,卻不能隔斷滔滔江水。表達了詞人的思歸之情正似這滔滔江水,不可遏止。

  下闋寫詞人浪跡萍蹤、前途灰暗的感嘆。“瓜洲曾艤,等行人歲歲,日下長秋,城烏夜起。帳廬好在春睡,共飛歸湖上,草青無地。”詞人巧妙的利用借楊花之口說明自己曾在揚州客居,“等行人歲歲”則用疊字突出了作者寄居時間之長和內心憂傷,盼望著春風將它帶回京城。“愔愔雨、春心如膩,欲待化”作者將細雨、柳絮、楊花三種意向結合在一起,襯托內心的失望和對故土的想念,“點點摶作、雪綿松潤”,將生命比作雪球,將借景抒情和直接抒情相結合,進一步昇華了詞人的哀怨和悲痛。整句詞寫得十分悲哀,詞人將亡國之痛、羈旅之愁,以及對未來的迷茫,對前途的絕望,借楊花的遭遇娓娓道出,哀怨纏綿,十分感傷。

  該詞深婉含蓄,運用象徵手法,構思立意均模仿蘇軾《水龍詠》“詠楊花”一詞,但筆力稍遜,詞意也較晦澀。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