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出新亭》原文及翻譯賞析

《晚出新亭》原文及翻譯賞析

《晚出新亭》原文及翻譯賞析1

  晚出新亭

  大江一浩蕩,離悲足幾重。

  潮落猶如蓋,雲昏不作峰。

  遠戍唯聞鼓,寒山但見松。

  九十方稱半,歸途詎有蹤。

  古詩簡介

  《晚出新亭》是南朝詩人陰鏗的一首五言詩。此詩寫晚出新亭路上所見景物和離開都城時的離愁與無奈之情。首句寫景,次句寫情。開首兩句點出“離悲”的主題,以下六句具體表現“離悲”。全詩語言洗煉,寫景抒情,皆出於自然,將落潮、昏雲、戍鼓、寒松等景物組合成一幅孤舟遠行圖,形象鮮明,意境幽遠。

  翻譯/譯文

  江水浩蕩而去,離愁卻襲上心來,真是幾重波浪幾重悲啊。

  儘管江上潮勢已經低落,但洶湧翻滾的波濤仍然猶如高張的車蓋,水面之上雲霧沉沉,無有峰巒之狀。

  戍鼓之聲從遠處隱隱傳來,頓添幾分肅殺之氣;遠眺江岸,唯有寒山老松,滿目蕭索。

  如果人的一生九十年,我才剛剛過去一半,現在孤舟遠征,可嘆征程艱難,歸程無期。

  註釋

  ⑴離悲:離別的悲愁。

  ⑵蓋:車蓋。此處指退潮時的波浪。枚乘《七發》:“江水逆流,海水上潮。……波湧而濤落。……其少進也,浩浩豈豈(此二字應加三點水旁),如素車白馬,帷蓋之張。”此句言潮勢雖已低落,波濤還像車蓋一般。

  ⑶雲昏:指雲霧迷漫。不作峰:謂山峰因雲霧迷漫而顯現不出山峰的形狀。

  ⑷“遠戍”句:只聽見遠處戍樓傳來的鼓聲,而不見戍樓。戍:防軍駐守處。古時兵營中以鼓角紀時,日出日落的時候都擊鼓。

  ⑸這兩句意思是說:因為江闊雲昏所以聞見只有戍鼓、山松而已。

  ⑹“九十”句:《戰國策·秦策》:“行百里者半於九十。”意為行百里的路途,走了九十里才是一半。此言末路之難。

  ⑺詎(jù):怎,豈,難道。

  賞析/鑑賞

  新亭在建康(今南京市)境內,是朝士們遊宴之所。詩的起勢不凡,“大江一浩蕩,離悲足幾重?”首句寫景,次句寫情。江水浩蕩,景象開闊;離愁幾重,語調厚重:如此情景交融,使“離悲”的主題從一開始就得到強烈的感染。此詩的發端與謝朓《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詩中的“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正同,開首兩句即點出“離悲”的主題。

  “潮落”以下四句具體寫江行所見所聞。“潮落猶如蓋”,描寫晚潮。此刻雖已落潮,但水勢洶湧,波濤仍然如車蓋一般。“雲昏不作峰”描寫晚雲。晚雲本當變幻多姿,色彩絢麗,此時卻昏淡無光,迷漫一片,不能形成峰巒起伏高低之狀。景為情設,情由景生。這兩句透過寫晚潮的洶湧,寫晚雲的昏沉,暗示出詩人心潮之不平,心情之沉重。“遠戍唯聞鼓,寒山但見松”,透過詩人眺望江岸的見聞,進一步渲染“離悲”的氣氛。晚暮中令人心驚的戍鼓之聲從遠處隱隱傳來;遠眺江岸,只見寒山老松,滿目蕭索。“潮落”二句以潮落雲昏暗示詩人心潮不平,“遠戍”二句則透過戍鼓、寒松一步渲染悲愁的氣氛。在這荒寒蕭條,滿目淒涼的時刻,詩人卻不得不孤舟遠征,艱難獨行,他心中的悲苦是可以想見的。

  最後兩句自然而然地直抒情懷:“九十方稱半,歸途詎有蹤?”詩人感嘆征程艱難,歸程無期。去程中並不艱難的部分,還只走了一半,最艱難的那一段,更是遠在天邊;就算走完了,還有歸程。這樣算來,重歸真不知是何日之事。這個結尾有一波三折,餘意不盡之妙,又呼應開頭二句,表現了濃厚的離情。

  此詩寫景抒情,情景交融,語言精煉,清新自然,能以淺淡之語道出深濃之情。詩人將落潮、昏雲、戍鼓、寒松等景物組合成一幅《天山孤征圖》,形象鮮明,意境幽遠。此外,這首詩講求格律,雖然平仄不盡合律,但與唐人的五律已經相當接近了。

《晚出新亭》原文及翻譯賞析2

  晚出新亭

  朝代:南北朝

  作者:陰鏗

  大江一浩蕩,離悲足幾重。

  潮落猶如蓋,雲昏不作峰。

  遠戍唯聞鼓,寒山但見松。

  九十方稱半,歸途詎有蹤。

  譯文

  江水浩蕩而去,離愁卻襲上心來,真是幾重波浪幾重悲啊。

  儘管江上潮勢已經低落,但洶湧翻滾的波濤仍然猶如高張的車蓋,水面之上雲霧沉沉,無有峰巒之狀。

  戍鼓之聲從遠處隱隱傳來,頓添幾分肅殺之氣;遠眺江岸,唯有寒山老松,滿目蕭索。

  如果人的一生九十年,我才剛剛過去一半,現在孤舟遠征,可嘆征程艱難,歸程無期。

  註釋

  離悲:離別的悲愁。

  蓋:車蓋。此處指退潮時的`波浪。枚乘《七發》:“江水逆流,海水上潮。……波湧而濤落。……其少進也,浩浩豈豈(此二字應加三點水旁),如素車白馬,帷蓋之張。”此句言潮勢雖已低落,波濤還像車蓋一般。

  雲昏:指雲霧迷漫。不作峰:謂山峰因雲霧迷漫而顯現不出山峰的形狀。

  “遠戍”句:只聽見遠處戍樓傳來的鼓聲,而不見戍樓。戍:防軍駐守處。古時兵營中以鼓角紀時,日出日落的時候都擊鼓。

  這兩句意思是說:因為江闊雲昏所以聞見只有戍鼓、山松而已。

  “九十”句:《戰國策·秦策》:“行百里者半於九十。”意為行百里的路途,走了九十里才是一半。此言末路之難。

  詎(jù):怎,豈,難道。

  鑑賞

  這首《晚出新亭》詩,是寫江上景色的代表性作品,寫景以抒情,情景交融。

  新亭在建康(今南京市)境內,是朝士們遊宴之所。詩的起勢不凡,首句寫景,次句寫情。江水浩蕩而去,離愁卻襲上心來,真是幾重波浪幾重悲啊。此詩的發端與謝朓《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詩中的“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正同,開首兩句即點出“離悲”的主題。以下四句具體寫江景:儘管江上潮勢已經低落,但洶湧翻滾的波濤仍然猶如高張的車蓋;水面之上雲霧沉沉,無有峰巒之狀。戍鼓之聲從遠處隱隱傳來,頓添幾分肅殺之氣;遠眺江岸,唯有寒山老松,滿目蕭索。“潮落”二句以潮落雲昏暗示詩人心潮不平,“遠戍”二句則透過戍鼓、寒松一步渲染悲愁的氣氛。在這荒寒蕭條,滿目淒涼的時刻,詩人卻不得不孤舟遠征,艱難獨行,最後兩句自然而然的直抒情懷,感嘆征程艱難,歸程無期。

  此詩語言洗煉,寫景抒情,皆出於自然,將落潮、昏雲、戍鼓、寒松等景物組合成一幅《孤舟遠行圖》,形象鮮明,意境幽遠。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