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著幹也要禮尚往來的社交禮儀

對著幹也要禮尚往來的社交禮儀

  上了初中二年級,薇薇突然發現好友婷婷因為一點小誤會跟自己對著幹。女生間最常見的欺負方式就是謠言詆譭,婷婷還組成了小幫派,揚言要孤立薇薇。薇薇感到很害怕,也很憤怒。薇薇決定不去理她,婷婷卻愈發囂張,薇薇非常苦惱,連學校都不想去了。

  在成長的經歷中,每個人都會遇到一兩個死對頭,但是如何應對冤家的欺負,是心理學家最近才面對的課題。最新的一項研究發現,在青少年時期有那麼一兩段敵對的經歷,反而對人的情緒和社會性的發展有利。但這個前提是,要學會在被欺負的時候進行“反擊”。來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者發現,和同學結過仇的孩子在社交能力的得分上要高得多。研究者認為,當有人對你表現出敵對情緒時,你大可不必迴避或無視對方,你可以用同樣的態度回敬他。

  研究者的這一觀點有多種依據:第一,在實際情況中,往往是對欺負者越迴避,對方就越囂張。而反抗有時會化解衝突,化干戈為玉帛;第二,青少年正處於形成“自我認同”的`時期,也就是形成那些自己認可的品質,拋棄那些自己厭惡的品質。這對於形成一個獨立的人格十分重要,而這些品質也是與跟他人的互動密不可分的。旗幟鮮明地反對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也是形成獨特自我的必經之路。薇薇就是透過反感婷婷耍無賴的態度,才明白自己要成為的是一個直率誠實的人;第三,如果童年時不能識破別人的欺詐行為,到了成年後被欺騙或者恐嚇的損失會更大。孩子們遊戲性質的“戰爭”實際上是成年人世界的預演。孩子們透過這種提前演練,才能在長大成人後遇到事情時更有準備,更少情緒波折。

  後來薇薇還是反擊了,她給全班寫了一封信,澄清了事情的全部真相。很快她就有了新的朋友圈子,她的中學時光過得很開心。薇薇長大後回憶起幼年時的經歷,“也許正是因為惡魔般的她,才成就了平易近人的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