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中培養兒童的觀察力論文

在教學中培養兒童的觀察力論文

  小學生認識事物帶有很大的形象性,只要提供較多的具體事例,使他們在思維過程中積累起豐富的感性材料,就可以幫助他們逐步學會抽象出數學概念的方法。基於這種狀況,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兒童觀察力顯得尤為重要。

  在培養兒童觀察力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不僅觀察事物的表面現象,而且要透過現象觀察事物的本質。要指導他們逐漸懂得看問題應該從什麼角度看。同時,要教會他們特別注意進行分析、比較。例如:在講對長方體、正方體認識的時候,教師手裡拿著一個長方體教具告訴學生,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幾何圖形長方體,然後要求學生觀察後說一說在現實生活中有哪些物體是長方體的?教師將學生舉出的物體貼在黑板上,再引導學生觀察,使學生認識到雖然這些物體的形態、大小不同,但都是長方體。這時,學生只看到了長方體的表象,在這個基礎上,還要引導他們觀察長方體的本質特徵。可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將課前準備的長方體物體拿出來,要他們從三個方面觀察(面、稜、頂點)長方體共有幾個面?有幾條稜?相對稜的長度怎樣?有幾個頂點?然後由各小組報告觀察結果,教師將這些資料分別板書出來。據此,教師進一步要求學生觀察長方體有什麼特徵?

  這時已有許多學生能夠說出長方體的本質特徵就是: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相對面的面積相等;有12條稜,相對稜的'長度相等,有8個頂點。教師在肯定了學生對長方體的認識後,把幾種長方體斜放在不同的位置,問學生是否還是長方體?透過觀察,學生認識到判斷長方體要看面、稜和頂點,與放置無關,這樣就加深了對長方體本質特徵的認識。這時教師拿出正方體教具讓學生再觀察,並說出現在這個形體與長方體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透過觀察後,學生認識到它們都有6個面,相對面積都相等;都有12條稜,相對稜長度相等;都有8個頂點。不同點是長方體每個面一般都是長方形,而這個形體,每個面都是正方形。由此引出正方體的概念。

  為了把問題引向深入,接著教師拿出一個長方體活動教具問學生這是什麼圖形?當學生肯定是長方體後,教師把長方體切下一塊變成正方體問:“這個圖形是長方體嗎?”在仔細觀察後學生髮現,現在6個面都是正方形了,並且其它都符合正方體所有特徵,所以說:“不是長方體,是正方體”。到這時,學生的觀察能力有了進一步發展,已能在變化中觀察出本質特徵。為了鞏固成績並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教師又拿出一個泥做成的長方體,然後請學生觀察並想一想從哪裡切下後,可轉化為一個正方體?有的說:“6個面都是正方形時”。有的說:“稜長都相等時”。有的說:“長、寬、高都相等時”。至此,可以說學生已從觀察表面現象發展到觀察本質特徵,同時比較牢固地形成了關於長方體、正方體的概念。這種先用教具給學生一個清晰的形象,再透過語言的解釋,使學生在觀察、比較中建立形體的概念,學生易於接受,又發展了觀察事物的能力,教學效果較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