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科學健身視角下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改革研究論文

淺談科學健身視角下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改革研究論文

  1前言

  在高校的課程教育中,體育教學是必修課程,它不僅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成分,更是增強學生體育能力、鍛鍊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途徑,高校體育教學更是培養學生高尚思想品德和情操的基礎條件。此外,《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2010-2020)》提出“把改革創新作為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改革教學內容,方法手段,突出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高校體育的教學改革,必須將一切課程設定的內容圍繞學生為中心,並不斷地進行教學內容的最佳化,將學生的潛力充分地挖掘出來,以培養出身心健康的國家棟梁之才。

  2科學健身定義及原則

  2.1科學健身的定義

  所謂科學健身就是經過一定的健康教育,在掌握一定的解剖生理知識、衛生知識、心理知識、體育運動知識、營養知識、保健知識的前提下,結合醫學檢查,根據自身健康狀況,在合理的運動處方指導下,進行健身活動、增強體質的過程.科學健身,因人因時因地而異。科學健身的前提就是要對參與者個體健康狀況進行科學測量與評價,據此制定適宜的運動健身方案,也稱“運動處方”。健身者據此進行體育鍛煉,在運動過程中定期進行身體健康與運動能力進行評估,隨時調整健身方案,以達到科學健身、提高身體健康水平的目的。

  2.2科學健身的基本原則

  (1)對個體的認識,區別對待。個體的顯著差異必然導致運動專案的選擇上,包括興趣愛好所致的階段性鍛鍊目標不一致,運動量和強度的選擇也不盡相同。要根據自己的需求主動去尋求適合自己的目標和身體條件的鍛鍊計劃。

  (2)鍛鍊要自覺積極、目標一致。對自我身體的完善,健康的保持,潛能的開發,才是一個長期有效的指導思想,否則像單純追求消遣娛樂。鍛鍊的隨意性和無目標性,體現出來鍛鍊的時間不規律,鍛鍊的效果必然不明顯,這樣是一個惡性迴圈,因此,要樹立目標,並分階段性來檢查目標完成的情況,透過對健康狀況的自我感覺,對運動成績的測量,對運動知識的積累,不斷總結摸索出適合自己的鍛鍊內容、方法、手段等。

  (3)注重身體的全面發展。在鍛鍊方法和手段上要相互結合。瞭解各項運動的基本功能,然後互相搭配,統籌安排。鍛鍊要內外結合,內臟器官和肌肉力量、上肢與下肢,包括身體鍛鍊時注重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修煉,才能獲得好的效果。

  (4)方法靈活多樣,因地制宜,具有靈活操作性。對大學生而言,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場地器材,結合自己的學習條件,比如,在學習勞累的時候去跑跑步,有場地的情況下約朋友一起打打球調劑下生活,而時間緊張,或者陰雨天氣沒有場地的時候插空做一些原地而且動作簡單的練習,簡單的重複性動作一樣可以達到運動的效果。

  (5)掌握適當的運動量。負荷過小,比如有很多學生認為散步、逛街就達到了鍛鍊的作用,而實踐中證明,輕微的運動起不到鍛鍊的效果。但負荷過重,不但不能鍛鍊身體,還會對身體有害。同時量和強度是運動負荷的兩個方面,要學會監測身體技能變化的狀態,用以調節,並注意安排合理的休息時間。

  3大學生科學健身現狀

  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棟樑,是實現祖國現代化的建設人才,他們的體質健康水平,直接關係到我國的社會發展和民族興衰。高校體育是學生通向社會體育的最後一站,高校體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具有終身體育意識,並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對高校教師尤其是體育教師進行科學健身培訓勢在必行,構建高校新生科學健身服務諮詢體系是非常必要的。餘小平的研究表明在終身體育思想的指導下,焦點集中在教學中灌輸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和養成長期鍛鍊習慣並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卻在系統的科學健身知識上有所匱乏。李學恆等的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生科學健身的關鍵阻礙在於沒有正確的健身指導,缺少科學健身諮詢。

  綜上所述,科學健身是全民健身的進一步發展和深入,是在國家層面進行大力發展和推廣的活動,也是結合現代科技成果而提出的促進人們身心健康的又一新理念。科學健身關係到每一個人,當代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和建設者,更應積極響應和踐行科學健身,提高自身素質,增強體質,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4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由於種種原因,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面臨著諸多的挑戰和阻礙,所遇到的主要問題如下:

  4.1高校領導對體育教學改革重視程度不夠

  在當前高校教育中,存在大部分的高校領導對於體育教學改革工作不重視,由於體育課程往往都是設定在大一和大二階段,教學課時甚少,學生對於體育學習興趣和重視程度都偏低,在高校體育考核方面上時常出現低分現象。學生初入大學,既要面對大量的學習任務,又想著在空閒時間去進行娛樂活動,根本無心參與體育教學課程,從而降低了體育教學的質量,學生身心得不到健康的發展。

  4.2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目標缺失

  教師們對公共體育課的目標認識多種多樣,有的認為是教給學生們技術與知識,有的認為促進學生健康,有的把體育課看作為娛樂課、遊戲課等等,因此在實施過程中出現過度重視技能,過度娛樂化,出現運動不足的現象,這些認識的偏差導致公共體育課教學質量下降。一些體育教師缺乏職業道德,只關心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對學生課餘體育活動漠不關心,根本不主動引導、組織學生課餘體育活動。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教師教育的失敗,是體育教師工作的失職。

  4.3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模式的僵化

  傳統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模式僵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第一,傳統教育中,其教學模式非常僵化。在高校公共體育課中都是以老師為主體,而學生則只是處於被動地位,一切行動都會以老師的指揮為中心,長此以往的模式,會讓學生對體育課堂提不起興趣,甚至會產生厭學心理,對學生個性的發揮產生了巨大的障礙。第二,根深蒂固的應試教育。在這種教育理念的指導下,高校和老師的關注焦點都是升學率,而非學生本身的發展。高校必須遵循教育的客觀規律,尊重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最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4.4學生嚴重缺乏鍛鍊時間

  大多數學生在進入高校後,由於受到拘束較少,很少主動積極的去進行體育鍛煉,運動場的人往往都是體育愛好者和體育專業學生。學生在大學階段學習生活中的大量時間通常都花費在專業課程和上網娛樂交際上,根本沒有時間與精力去參與體育鍛煉活動,高校設定的體育教學課程又少,教學方法和內容單一,無法有效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和熱情,導致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整體偏差,從而影響到他們的正常學習生活。

  4.5體育場地、器材、師資之間矛盾重重

  隨著高校的擴招,生源的不斷增加與運動設施、體育器材的增長之間存在矛盾,場地器材的緊張很難保證學生每天進行一小時的體育鍛煉;教師習慣於傳統的教學模式,與學生不斷增長的體育需求相矛盾,教師的業務素質、科學研究能力以及運用先進代教學技術方面有所欠缺,很難適應現在大學生對網路技術和前沿科學探究等方面的需求。

  5科學健身理念下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改革發展的策略研究

  5.1普通高校體育教學內容體系的改革和更新

  當前我國普通高等院校的體育教學內容多以傳統體育競技專案為中心展開,以足、籃、排為主,配以乒、羽、網,再加少量的武術、健美操等專案,此內容雖沒有過時,但隨著社會經濟不斷髮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當代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理念和條件已然發生了巨大變化,僅這些專案已無法滿足大學生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在傳統體育教學中,技能講授始終佔據主要位置,忽略健身理念和方法的灌輸和解答,這使得學生雖然學會了運動技術,但離開學校後運動技術也隨之離去,無法將終身體育理念傳授給學生。

  5.2科學健身提倡運動專案要因地制宜

  高校應該根據運動健身的需要來選擇相應的、可實際操作的鍛鍊形式,找到適合個人的體育運動專案,因此要求體育運動專案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新興起的專案如瑜伽、拉丁舞、跆拳道等也應該被納入或推廣,有些專案可以以選修課的形式開展,這樣既可以滿足學生不斷提高的體育健身需求,同時也能做到因人而異,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相應的運動專案。

  5.3建立課內外一體化的體育鍛煉機制

  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應使學科性課程為中心的教學,逐步向突出學生主體性和實踐性的活動性課程過渡。體育活動性課程包括課外鍛鍊、課餘體育訓練和各項競賽活動的開展,活動性課程的內容應與學科性課程相互銜接,並使知識的廣博性和體育能力的拓展相結合。在教學中要認真實踐體育理論,把教授科學健身原理與方法作為教學的重點。指導學生如何認識自我,並尋找適合自己的鍛鍊方法。在體育開始選修課程的前提下,開設專門的科學健身的體育理論課程。讓學生除了在體育課堂上學到技術外,把學生自己日常接觸到的體育相關知識聯絡起來,組成一個系統。搭好體育學科知識的框架之後,學生在以後的知識積累才越來越顯出優勢,並學有所用。

  5.4高校體育教學的器材裝置應及時更新豐富

  科學健身是採用科學合理的健身方式和方法進行體育鍛煉的。體育健身本身需要一定的體育場地和器材裝置的輔助,同時科學的、合理的健身方式也需要一定的現代化設施給予測量標定。相關研究表明,我國許多高校存在著體育教學場地和教學器材裝置不足的問題。部分高校因場地器材等嚴重缺乏,導致學生喜愛的運動專案無法開展,如游泳、棒壘球、網球、毽球、羽毛球等常見專案無法實施教學。雖然部分高校體育教學硬體條件較為充實,但因體育教學安排、學生人數、課外活動、對外開放等因素導致無法滿足學生不斷變化提高的體育鍛煉需求。體育場地和器材裝置的缺失嚴重影響大學生從事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高校體育教學不僅要積極籌建教學必需的運動場地和教學裝置,同時還要積極引入現代化的體育健身裝置和器材,以適應現代大學生的體育健身需求。

  5.5培養學生終身鍛鍊的習慣

  學校體育是群眾體育的基礎,只有學校體育健身搞好了,每位學生都養成了終身鍛鍊的習慣,全民體育才能真正走上發展的跨車道.現在的群眾運動專案,運動內容,基本上都是學校體育鍛煉的內容,同時,有一項調查證明,在群眾健身的人數中,有將近一半的人是學生時代體育的愛好者,這些充分說明,加強學校教育,使學生掌握科學的鍛鍊方法,使他們養成終身鍛鍊的習慣,對發展全民健身作用重大。因此,在學校體育教育環節,有關部門和相關領導要充分認識到體育鍛煉對學生終身發展的重要意義,改變傳統的重視文化課學習,輕視體育鍛煉的錯誤認識,加大體育的宣傳力度,透過有效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並用科學的方法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鍛鍊習慣,使學生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意義.只有這樣,學校體育搞好了,學生在學校裡都能掌握科學的鍛鍊方法,提高自己的鍛鍊技能,才能有效地傳播體育鍛煉知識,也只有學生在學校裡養成科學鍛鍊的良好習慣,才能在進入社會後繼續發展,影響更多的人參與到全民健身的事業中來;只有加強學校的體育建設,使每位學生都能養成科學鍛鍊的習慣,才能為我國發展全民健身事業,傳播科學的健身方法打下堅實的基礎.

  6結語

  科學健身是全民健身的進一步發展和升級,符合現代人們健身的理念。普通高校體育教學作為培養大學生養成良好健身習慣、實現科學健身的重要途徑,目的就是改革傳統的以提高學生運動技能、身體素質的評價標準,把大學體育教學培養的目標與大學生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從興趣、技能、特長、終身鍛鍊等方面培養大學生把體育活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達到促進其生活方式的變革和生活,促使他們把體育鍛煉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最終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只有把科學健身理念與提高大學生的體能素質及公共體育教學改革結合起來,大學生掌握科學健身的理念和方式方法,才能達到大學生體能素質不斷提高的目標。

  參考文獻:

  [1]丁英俊.中國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內容層級銜接[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5(4):67—69.

  [2]郭華恬,金熙佳.高校體育的目標與改革思路[J].體育與科學,2003,24(l).

  [3]劉增學.全民健身路徑配置科學性的研究[D].山西師範大學,2010.

  [4]馬金鳳.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探討[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4(4).

  [5]史睿智.北京市民科學健身管理機制的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2015.

  [6]唐萬宏.高校財力資源利用效率的影響及策略[M].教育評論,2007(6).

  [7]謝燕歌,洪浩.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教學指導思想探索與思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37(1):94-99.

  [8]張瑞林.新時期綜合性大學體育發展面臨的若干問題思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6.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