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季節性腹瀉便常規檢測質量控制論文

嬰幼兒季節性腹瀉便常規檢測質量控制論文

  摘要:目的討論便常規檢驗標本留取時間對檢驗結果的影響。方法160例0~3歲門診嬰幼兒患兒為研究物件,採集便標本並送檢,每例患兒便標本分為2份,標本送檢立即進行檢驗的為A組,送檢標本留取1h後方檢驗的為B組,對比分析兩組標本的紅細胞、白細胞檢出率。結果A組的紅細胞和白細胞檢出率均明顯高於B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送檢標本留取時間對標本的檢驗結果有重要影響,要嚴格控制好標本送檢前的採集、運輸等因素,縮短送檢標本留取時間,確保標本檢驗結果準確性。

  關鍵詞:便常規;檢驗;因素;留取時間

  由於嬰幼兒便常規的標本採集時間存在不確定性,因此標本的採集,留取時間,儲存及運送,直接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度。嬰幼兒腹瀉病是兒科常見病、多發病,也是世界性公共衛生問題。2002年世界範圍內有13.2%的兒童死於腹瀉[1]。急性腹瀉如果治療不當引起腸道菌群失調有可能會遷延不愈發展為慢性腹瀉[2]。便常規檢驗是臨床疾病診治中的一項重要輔助檢查專案,檢驗標本的.質量直接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度,並對患兒臨床治療和病情評估等產生一定的影響[3]。標本採集、儲存、運送以及檢驗時間等對檢驗結果有一定影響,將會影響到檢驗結果。本次研究旨在探討分析前因素對於檢驗結果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門診2014年4~10月收治的腹瀉病嬰幼兒患兒160例為研究物件,全部腹瀉病嬰幼兒患兒均採集便標本進行檢驗。其中男97例、女63例;年齡最小8個月,最大3歲,平均年齡(2.34±0.57)歲。

  1.2方法

  將收集得到的嬰幼兒糞便標本進行儲存,檢驗從兩個方面進行:①肉眼觀察,大便的量、性狀、顏色、膿液、血液、未消化的食物等。②利用顯微鏡進行檢驗,方法在玻片上滴1~2滴生理鹽水,然後挑取黏液或有膿血等有檢驗價值的便標本與生理鹽水充分混合,塗成厚薄均勻的薄片,放置於顯微鏡下觀察,先採用低倍鏡,然後用高倍鏡觀察大便內是否有紅細胞、白細胞、膿細胞、黴菌、寄生蟲卵、未消化食物等。每例患兒便標本分為2份,標本送檢立即進行檢驗的為A組,送檢標本留取1h後方檢驗的為B組,1.3統計學方法採用SPSS19.0統計學軟體處理資料。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採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採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A組紅細胞105例有、55例無;白細胞127例有、33例無。B組紅細胞68例有、92例無;白細胞77例有、83例無。A組的紅細胞、白細胞檢出率明顯高於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標本留取時間越長,紅細胞、白細胞的檢出率越低。

  3討論

  本次研究證明,便標本採集後應立即送檢,並即刻進行檢驗,留取時間過長會導致便中有形成分白細胞、紅細胞的破壞分解,細菌的繁殖以及在消化酶的作用下,標本的pH值可能發生變化,進而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因此嬰幼兒便標本採集後不能立即送檢的,必須在1h內送檢,以免影響檢驗結果。為了做好嬰幼兒便常規標本檢驗前、檢驗中的質量控制,防止標本在採集、儲存、運輸等過程中對檢驗結果的影響,保證便常規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必須做好如下幾方面的工作。

  3.1規範便標本容器的使用

  醫護人員應告知嬰幼兒患兒的家長,要儘可能的使用醫院發放的標本收納盒,並告知患兒家長該收納盒的作用,若因嬰幼兒太小無法使用該收納盒留取便標本時,應告知家長要用一次性的無菌的塑膠袋等容器接取,杜絕使用其他不潔淨的容器,造成標本的汙染,以免影響檢驗結果延誤病情。

  3.2標本留取注意事項

  採集標本前應告知嬰幼兒患兒家長,標本留取得當與否關係到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因為糞便標本的留取及選取作檢驗的部位,對如實地反映病情很重要。檢驗人員往往只根據患兒送來的標本拿取部分作檢驗,因此如果患兒標本留取不合要求,對檢驗結果就有直接的影響。所以要叮囑患兒家長不得使便標本與尿液混合,以免破壞標本,且要保證選取的容器乾淨,若糞便為稀便,應用容器直接接取,不得從一次性便盒中收集,以免汙染標本,影響檢驗結果準確性。留取標本時採用乾淨竹籤選取糞便中含有膿血、黏液等異常成分的糞便標本的深處、表面各處選取,量為指頭大小[4]。在冬春季節標本運輸送檢過程中,應進行保溫處理。標本留取的容器必須有蓋。若為細菌學檢查,則應將便標本放置在滅菌容器中,以免混入消毒劑等化學物品。

  3.3要提高檢驗人員的素質

  糞便直接塗片顯微鏡檢查是糞常規檢驗的重要內容,透過糞便形態學檢驗可以發現標本中的細胞、寄生蟲卵、細菌、原蟲等病理成分,並可透過觀察各種食物殘渣瞭解消化吸收功能[5]。在實驗室檢驗中,形態檢驗的主觀性較強,質量控制難度較大,不易做好質量控制的工作,需要檢驗人員有紮實的專業技能和鏡檢識別能力,只有正確掌握糞便有形成分的形態學特點和鑑別方法,才能做出正確的檢驗報告。要嚴格執行臨床檢驗操作規程,收到標本後須挑取含有黏液膿血部分的糞便檢查,或者從成形便表面、深處等多點取樣於1h內儘快完成檢驗,否則因細菌繁殖和消化酶的作用導致pH值改變可影響檢驗結果。總之,送檢標本留取時間對標本的檢驗結果有重要影響,要嚴格控制好標本送檢前的採集、運輸等因素,縮短送檢標本留取時間,確保標本檢驗結果準確性。

  參考文獻:

  [2]董泮亮,範萍.腸道菌群失調與小兒腹瀉的關係探討.濰坊醫學院學報,2008,30(4):361.

  [3]蘭紅霞,硃紅敏,程彩鋒.基層醫院不合格檢驗標本產生的原因及對策.醫學資訊(內外科版),2009,22(1):77-78.

  [4]劉雄婧.便常規檢驗在季節性腹瀉中的應用.基層醫學論壇,2013(32):4296-4297.

  [5]王輝,馬煥麗,邱燕飛,等.社群細菌感染性腹瀉病原學監測結果分析.國際檢驗醫學雜誌,2012,33(19):2404-2406.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