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結構試驗學習心得範文

土木工程結構試驗學習心得範文

  篇一:土木工程結構試驗學習心得

  土木工程結構試驗是研究和發展結構計算理論的重要實踐,從材料的力學性 能到驗證由各種材料構成不同型別結構和構件的基本計算方法,以及近年來發展 的大量大跨、超高、複雜結構的計算理論,都離不開試驗研究。因此,土木工程 結構試驗在土木工程結構科學研究和技術革新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與結構設 計、施工及推動土木工程學科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 土木工程結構試驗是土木工程專業的一門專業技術課程,與材料力學、結構 力學、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鋼結構、地基基礎和橋樑結構等課程直接有關, 並涉及物理學、機械與電子測量技術、數理統計分析等內容。透過本課程的學習, 使我獲得土木工程結構試驗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一般工程結構試驗 規劃設計、結構試驗、工程檢測和鑑定的方法,以及根據試驗結果作出正確的分 析和結論的能力,為今後的學習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土木工程結構試驗》是土木工程專業的一門專業課程,也是唯一的一門 獨立的試驗課程。它的任務是在結構或實驗物件上,以儀器裝置為工具,利用各 種實驗技術為手段,在荷載或其他因素作用下,透過測試與結構工作效能有關的 各種引數(變形、撓度、位移、應變、振幅、頻率)後進行分析,從而對結構的 工作效能作出評價,對結構的承載能力作出正確的估計,併為驗證和發展結構的 計算理論提供可靠的依據。 透過本門課程的學習,在理論上我學到許多關於結構試驗的知識,工程結構 試驗的量方法、程結構試驗過程、可靠性鑑定等。

  工程結構試驗的量方法 土木工程結構試驗中的試驗荷載要與結構在實際中的受力情況相一致,試驗 時的荷載應使結構處於某一種實際可能的最不利的工作情況。當採用等效荷載 時,試驗荷載的大小要根據相應的等效條件換算得到,同時要注意荷載圖式的改 變對結構的各種影響。結構試驗的載入制度要根據不同的結構按照相應的規範或 標準的規定進行設計。 測量方法:

  ①機測法。利用機械儀表測量所需的資料或引數,機測法適應性強、 簡便、可靠、經濟,是結構試驗中最常用的測量手段。

  ②電測法。透過感測元件 把試驗需要測量的資料或引數,轉換為電阻、電容、電感、電壓或電流等電量參 數,經放大器放大,然後進行測量,由指示記錄裝置記錄和顯示,這種轉換和測 量技術稱為非電量電測技術,具有準確、快速測量、自動控制、連續記錄和遠距 離操縱等優點。與計算機聯機,還可根據測量結果自行判斷和運算。

  ③光測法。 利用光的準直性對測量引數放大、轉換、實現連續記錄,阻尼小、響應快(如光 線示波記錄儀)。也可利用光敏材料的物理化學原理和力學特性在偏振光作用下 產生的光學效應,測定應力場(如光彈儀),簡便、可靠、直觀性好;及鐳射測 量位移和鐳射全息的應用。

  ④其他方法:用光、電、磁、聲等間接物理量與材料 或結構構件某一效能間的關係為基礎進行測量。

  如超聲波探測儀利用超聲波在混 凝土中傳播速度測定混凝土強度。分析處理結果,再還原成某種模擬量並顯示出 來,使資料的採集、測量和分析處理自動化。 工程結構試驗的一般過程 工程結構試驗大致可分為試驗規劃、試驗準備、 試驗載入測試和實驗資料整理分析四個階段。 試驗規劃階段 試驗規劃是指導整個試驗工作的綱領性技術檔案,因而試驗規 劃的內容應儘可能地細緻和全面。科學研究性試驗的規劃,首先應根據研究課題, 瞭解其發展現狀和前景,並透過收集和查詢有關文獻資料,確定實驗研究的目的 和任務,確定試驗的規模和性質;在此基礎上決定試件設計的主要組合引數,並 根據試驗裝置的能力確定試件的外形和尺寸;進行試件設計及製作;確定載入方 法和設計支承系統;選定量測方法;進行裝置和儀表的率定;作好材料效能試驗 或其他輔助試件的試驗;制定試驗安全防護措施;提出試驗進度和技術人員分工; 編寫材料需用計劃,經費開支及預算,試驗裝置、儀表及附件清算等。 轉貼於 試驗準備階段 試驗準備階段是將規劃階段確定的試件按要求製作安裝與就位, 將載入裝置和測試儀表安裝就位,並完成輔助試驗工作。試件製作完畢後,要進 行實際幾何尺寸的測量和外觀質量檢查,達到設計要求的才能安裝就位。載入設 備和測試儀表安裝就位前,應完成相應的裝置除錯與儀表標定工作,效能正常的 才可正式安裝。輔助試驗完成後,要及時整理試驗結果並作為結構試驗的原始數 據,對試驗規劃階段確定的載入制度控制指標進行必要的修正。

  試驗載入測試階段 對試件施加外荷載是整個試驗工作的中心環節,參加試驗 的每個工作人員應各就各位,各盡其職,做好本崗工作,試驗期間,一切工作都 要按照試驗的程式進行。對試驗起控制作用的重要資料應隨時整理和分析,必要 時還應跟蹤觀察其變化情況,並與事先計算的理論資料進行比較,如有反常現象 應立即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否則不得繼續載入試驗。試驗工程中除認真讀數和 記錄外,必須仔細觀察結構的變形,混凝土結構的裂縫出現、走向及寬度,構件 的破壞特徵等。試件破壞後要繪製破壞特徵圖,有條件的可拍成錄影,作為原始 資料儲存,以便研究分析時使用。 試驗資料整理分析階段 透過試驗準備和載入試驗階段,獲得了大量資料和有 關資料後,一般不能直接回答試驗研究所提出的各類問題,必須將資料進行科學 的整理、分析和計算,做到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最後根據試驗資料和資料編寫 試驗報告。 建築結構的可靠性鑑定 結構的可靠性鑑定方法主要有傳統經驗法、實用鑑定法和機率法。

  在工程實踐中,我國目前主要採用的是實用鑑定法。

  (1) 傳統經驗法:採用實際調查取得的荷載和經驗判斷的結構材料強度,對 原設計採用的規範依據、理論公式和計算圖形加以分析,評定結構與實際差異的 一種經驗評定法。

  (2) 實用鑑定法:採用實際調查取得的荷載和試驗取得的結構材料強度,

  對 結構計算分析,按規範或規程要求進行綜合性鑑定的一種方法。

  (3) 機率法:運用機率論和數理統計原理,採用非定值理論對已建結構可靠 性進行評價和鑑定。 結構的可靠性鑑定,可分為安全性鑑定和正常使用性鑑定。

  在下列情況下, 應進行可靠性鑑定:

  (1) 建築物大修前的全面檢查;

  (2) 重要建築物的定期檢查;

  (3) 建築物改變用途或使用條件的鑑定;

  (4) 建築物超過設計基準期繼續使用的鑑定;

  (5) 為制訂建築群維修改造規劃而進行的普查。

  如果鑑定的目的是針對危房鑑定、房屋改造、延長結構使用期或使用性鑑定 中發現有安全問題,則可僅進行安全性鑑定。如果鑑定的目的是建築物日常維護 檢查、使用功能鑑定或有特殊使用要求的專門鑑定,則可僅進行正常使用性鑑定。

  結構可靠性鑑定,首先應根據委託方提出的鑑定原因和要求,進行初步調查, 然後確定鑑定的目的、範圍和內容,具體鑑定程式為: 委託——初步調查——確定鑑定目的、範圍和內容——詳細調查— —可靠性鑑定評級——補充調查——鑑定報告。 在具體的結構試驗中我們做了電阻應變計的貼上、靜態電阻應變儀操作及橋 路連線以及紙質懸臂結構設計、製作這幾個試驗。比如,電阻應變計的貼上,更 是要求非常精細。首先要進行電阻應變計的檢查分選,要選擇粘合劑,要進行測 點處理,然後應變計貼上,乾燥固化,貼上質量檢查。在測點處理時用砂紙打磨 試件要貼上應變計的部位,使測點平整、光滑、無鏽。然後吹去浮塵並用酒精清 洗,到棉花乾擦時無汙染為止。應變計的貼上分為畫線定位,打底,上膠,貼片。

  加壓。其中上膠,貼片和加壓的操作要特別注意。上膠要把握分寸,不宜上膠過 多,如果上膠過多,就不利於貼片和加壓。而貼片要待膠層發粘時迅速將應變計 按正確位置就位,接著用拇指沿一個方向滾壓,擠出多餘膠水,膠層應儘量薄, 並注意應變計位置不滑動。加壓時用手輕壓一到兩分鐘即可。透過這幾個試驗, 使我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的實際的結構試驗中,也提高了自己的動手能力。 透過本門課程的學習,學到了許多實用的知識,進一步明確了土木工程結構 試驗在土木工程領域的重要性,因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透過課程學習, 明白了結構試驗的原理及不同情況下試驗的基本方法和對試驗資料的處理、分 析。透過現場試驗的瞭解與認知,更加清晰的瞭解了建築結構試驗的大致實際操 作、分析方法。

  篇二:土木工程試驗(實驗)學習心得

  本學期系內開設了一門《建築結構試驗》的專業選修課,根據自身今後的目標工作定位和實際情況,我有幸選擇了這門課程進行修讀。透過一個學期課程的學習與現場試驗的認知,感覺自己受益匪淺。透過課程學習,明白了結構試驗的原理及不同情況下試驗的基本方法和對試驗資料的處理、分析。透過現場試驗的瞭解與認知,更加清晰的瞭解了建築結構試驗的大致實際操作、分析方法。

  理論知識學習部分

  結構試驗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種技術,是研究和發展土木工程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以及檢驗結構分析和設計理論的重要手段,在結構工程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結構試驗一般分為研究性試驗和鑑定性試驗。透過研究性試驗,我們不僅可以驗證結構計算理論或透過結構試驗創立新的結構理論,還可以制定工程技術標準。而作為直接的生產性目的和具體的工程物件的鑑定性試驗,我們透過結構試驗檢驗結構、構件或結構部件的質量,確定已建成結構的承載能力,驗證結構設計的安全度。故綜上所述,我們從結構試驗的`目的瞭解到了其不僅為結構理論提供必要的依據,更為實際工程建設的安全、可靠度提供了直接的檢測。

  在課程理論學習方面,老師從結構靜載、動載、非破損檢驗等方面進行了介紹。而透過理論知識學習,我們從試驗規劃與設計、試驗技術準備、試驗儀器的瞭解、試驗實施過程、試驗資料處理等方面加強了自身的知識儲備。

  現場試驗學習部分

  在透過近14周的理論課程學習之後,我們有幸來到廈門大學漳州校區結構試驗室,參觀、瞭解部分建築結構試驗儀器,並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使用部分儀器。

  結構實驗室內擁有振動力學實驗臺、非金屬超聲檢測分析儀、混凝土回彈儀、單自由度振動臺等結構試驗儀器。以下就舉兩個例子做簡要說明。

  非金屬超聲檢測分析儀為工程檢測儀器,為了保證其測量的準確,在測量物表面塗上耦合劑,透過超聲波傳播的波速就能來進行檢測。其主要用於檢測巖體及結構混凝土強度、內部缺陷、損傷層厚度、裂縫深度等,可擴充套件為聲波透射法樁基完整性檢測儀及混凝土厚度測試儀。而我們透過現場對其的瞭解和實際操作,讓我進一步瞭解了其工作機理。我認為更為重要的是我明白瞭如果將我們平時在其它課程中學習到的波的概念轉換到時間試驗資料處理和判斷之中。 混凝土回彈儀是測混凝土表面硬度的儀器。其用一彈簧驅動彈擊錘,並透過彈擊杆彈擊混凝土表面所產生的瞬時彈性變形的恢復力,使彈擊錘帶動指標彈回並指示出彈回的距離。以回彈值作為混凝土抗壓強度相關的指標之一,來推定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我們透過現場使用混凝土回彈儀明白了施工現場對混凝土表面硬度測量的方法。因為之前我們修讀過混凝土結構,對混凝土各種材料狀況有初步瞭解,但是對各項資料的測定較為陌生,故透過此次現場試驗促進了我們對混凝土硬度測定有了進一步認識。

  綜合體會部分

  一個學期的《建築結構試驗》課程的學習,讓我從理論知識和實踐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作為學習心得,我不想在這裡多談有關教學內容方面的介紹。我想就從透過學習課程給我帶來的新認知、新想法方面來談談。

  因為《建築結構試驗》課程是我們系本學期新開設的課程,故我們之前對其沒有什麼瞭解。但是作為土木實踐操作性要求很高的課程來說,本門課程的開設很好的促進了學生在理論知識學習後加深知識感。比如我們在之前課程學習了許多對結構承載能力的驗算,我們可能僅僅從書面上明白,我們需要對強度、剛度、整體穩定、區域性穩定進行驗算。但是我們對實際的驗算過程和資料獲得都缺乏認識。更直接的感覺就是我們之前學習了大學物理、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混凝土結構等一系列課程,但是我們僅僅將理論學習作為一個任務,我們對我們今後可能面對的真實的理論運用於實際工程比較陌生。我們上課時候可能僅僅聽到老師說,某些知識今後可能對我們工作有作用,但是認知度實在不高。而透過這次的實驗課程,我們直接到了我們之前學習到的混凝土硬度、波形、應變片、強迫振動、自由度等知識都將直接運用於工作之中。綜上所述,我們需要鞏固和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並能很好運用學習的知識到試驗和今後工作中才是真正學習到了知識。

  另一方面,透過一個學期課程的學習,我深深認識到作為一名土木人細心的重要。一個學期老師對於不同試驗內容的講解時,我感覺到不管是任何試驗,我們都需要在試驗的前期準備、試驗過程、後期試驗處理都要十分細心。因為之前我們對試驗的準備不足、試驗中不按規範、後期資料處理疏忽都可能造成嚴重的問題。故我們也同樣在學習好理論知識和加強實踐操作能力同時,時刻注意培養自己的細心的品質。所謂細節決定成敗,我想在此處就可以得到一個很好的驗證。

  透過一個學期的《建築結構試驗》課程的學習讓我們從理論、實踐、對專業的細緻態度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相信這樣的提升定將有助於我們面對即將到來的實習與工作,也定將對我們今後的知識水平的進一步提升起到較大的幫助。最後感謝老師一個學期以來對我們教學的付出,謝謝!

  篇三:土木結構試驗心得體會

  2010年12月25日我們土木08級1、2班學生來到了河北工業大學南院實驗室,趙老師帶領我們參觀了結構試驗室,詳細為我們講解了裡面的構造以及機器。該實驗室於1980年建成,於1981年投入使用。總建築面積15m×54m。

  進入實驗室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個空曠的大廠房結構,裡面有幾個大型機器和實驗用的材料等,走進去我又發現腳下的地面不是平整的,而是有些地方規律性的分佈著大約6cm寬的槽。這些疑問隨後一一得到了老師的解答。

  一、反力支撐機構

  首先趙老師帶我們來到液壓載入儀處。趙老師先整體的大概作了介紹,比如房頂的天車是用來懸吊物體進行移動等活動的等。隨後他向我們詳細講述了反力支撐結構,南院舊的機構可承受200噸的荷載作用,位於北辰校區的新機構可承受500噸的荷載作用。不過二者的造價簡直是天壤之別,舊的大概20萬左右,而新的花費了2100萬。趙老師解釋了我所困惑的規律槽道的作用,他說那是反力支撐結構移動過程的槽道,因為機構比較重,移動不方便,因此設計出這樣的形式,不過趙老師還向我們說明這只是其中的一種,反力支撐機構總的可分作:滑道式、地錨式、孔洞式(也稱箱式,此結構造價高,而且必須要求有地下室,以便用來盛放儀器)三種。南院舊的使用的是槽道式結構,而新校區使用的就是孔洞式結構。

  二、反力牆

  接下來是反力牆,南院實驗室的反力牆厚1米,高6米,可承受最大100噸的水平推力作用。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反力牆上規律性的分佈著孔洞,趙老師說這是用來和反力支撐結構相連線的。

  三、液壓脈動疲勞試驗機

  接著趙老師又向我們介紹了液壓脈動疲勞試驗機。其造價為40萬,最高輸出頻率是8Hz。優點是節能、省電、造價低,缺點是噪聲大、精度低、初力大。說到疲勞試驗機趙老師說還有一種是我們實驗室沒有的就是液壓伺伏試驗機,該機器造價高,同時精度也高、噪聲小。

  四、異形柱及碳纖維

  在隨後我們探討過程中發現實驗材料裡有一種黑色紗狀物包裹在一磚牆結構上,並且磚牆結構不是普通的矩形構造,於是我們就此詢問了趙老師,老師說磚牆的結構叫做異形柱。異形柱是異形截面柱的簡稱。這裡所謂“異形截面”,是指柱截面的幾何形狀與常用普通的矩形截面相異而言。並且異形柱的造型美觀,外表看上去沒有普通矩形柱的稜角。

  對於包裹的黑色紗狀物質,趙老師說這是碳纖維,是從瀝青中提煉出來的,其強度高達3400KPa,多以片狀、板狀、棒狀等進行使用,用來加固等,它的優點是強度高、耐腐蝕、導電性好,不過其造價較高,生產工序較複雜,現階段我國還沒有生產能力,主要以進口為主,多以日本和德國為進口國家。

  透過這次觀察實驗室,是我們進一步瞭解了課本上所敘述載入裝置等實驗儀器和具體的結構特點,並且使我們對將來可能接觸到的儀器有了初步的瞭解,從效能和價格等不同方面使我們有了認識,增加了我們的實踐觀察能力。同時給我們最深印象的莫過於數字,趙老師告訴我們凡是我們國家所沒有能力生產的,或者生產技術和水平不高的儀器和裝置,如要從外國進口則需付出天價的花銷,這些激發了我們的鬥志,鼓舞我們為祖國的土木事業而奮鬥的決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