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寇俊傳》文言文翻譯

《周書·寇俊傳》文言文翻譯

  導語:有關文言文翻譯,各位應該平時多練習,提高自己的翻譯能力。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周書·寇俊傳》文言文翻譯,歡迎大家參閱,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

  《周書·寇俊傳》文言文翻譯

  原文:

  寇俊字祖俊,上谷昌平人也。祖贊,魏南雍州刺史。父臻,安遠將軍、郢州刺史。

  俊性寬雅,幼有識量,好學強記。父亡雖久,而猶於平生所處堂宇,備設帷帳几杖,以時節列拜,垂涕陳薦,若宗廟焉。吉凶之事,必先啟告,遠行往返,亦如之。性又廉恕,不以財利為心。家人曾賣物與人,而剩得絹五匹。俊於後知之,乃曰:“惡木之陰,不可暫息;盜泉之水,無容誤飲。得財失行,吾所不取。”遂訪主還之。其雅志如此。

  以選為魏孝文帝挽郎,除奉朝請。大乘賊起,燕趙擾亂,俊參護軍事東討,以功授員外散騎侍郎,遷尚書左民郎中。以母憂不拜。正光三年,拜輕車將軍,遷揚烈將軍、司空府功曹參軍,轉主簿。時靈太后臨朝,減食祿官十分之一,造永寧佛寺,令俊典之。資費鉅萬,主吏不能欺隱。寺成,又極壯麗。靈太后嘉之,除左軍將軍。孝昌中,朝議以國用不足,乃置鹽池都將,秩比上郡。前後居職者,多有侵隱。乃以俊為之。

  永安初,華州民史底與司徒楊椿訟田。長史以下,以椿勢貴,皆言椿直,欲以田給椿。俊曰:“史底窮民,楊公橫奪其地。若欲損不足以給有餘,見使雷同,未敢聞命。”遂以地還史底。孝莊帝后知之,嘉俊守正不撓,即拜司馬,賜帛百匹。其附椿者,鹹譴責焉。

  二年,出為左將軍、梁州刺史。民俗荒獷,多為盜賊。俊乃令郡縣立庠序,勸其耕桑,敦以禮讓,數年之中,風俗頓革。梁遣其將曹琰之鎮魏興,繼日版築。琰之屢擾疆場,邊人患之。俊遣長史杜休道率兵攻克其城,並擒琰之。琰之即梁大將軍景宗之季弟也。於是梁人憚焉。屬魏室多故,州又僻遠,梁人知無外援,遂遣大兵頓魏興,志圖攻取。俊扶勵將士,人思效命。梁人知其得眾心也,弗之敢逼。俊在州清苦,不治產業。秩滿,其子等並徒步而還。吏人送俊,留連於道久之乃得出界。

  十七年,除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加散騎常侍。俊以年老乞骸骨,太祖弗許。遂稱疾篤,不復朝覲。

  武成元年,進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增邑並前二千戶。俊年齒雖邁,而志識未衰,教授子孫,必先禮典。世宗尚儒重道,特欽賞之,數加恩錫,思與相見。俊不得已,乃入朝。世宗與同席而坐,因顧訪洛陽故事。及俊辭還,帝親執其手曰:“公年德俱尊,朕所欽尚,乞言之事,所望於公。宜數相見,以慰虛想。”時人成以為榮。

  保定三年卒,時年八十。高祖嘆惜之,贈本官,加冀定瀛三州諸軍事、冀州刺史,諡曰元。(《周書?寇俊傳》)

  譯文:

  寇雋字祖俊,是上谷昌平人。祖父寇贊,曾做魏南雍州刺史。父親寇臻,擔任過安遠將軍、郢州刺史。

  寇雋性情寬厚文雅,從小有見識和度量,喜歡學習,記憶力好。兄長寇祖訓、寇祖禮和寇雋,都有志向,有德行。寇雋一家友好和睦,和祖輩人住在一起。雖然他的父親去世已經很長時間了,但還是在父親平生所居住的房屋內,齊備地陳設帷帳、倚幾和手杖,按時節依次祭拜,流著淚陳獻祭品,如同祭祀宗廟。好事壞事,一定要先對著靈位稟報,離家遠行往返,也都要像這樣。性情又清廉仁愛,不將財利放在心上。家人曾經從已***物品中留下五匹絹。寇雋在後來知道了這件事,就說道:“不好的樹木下的陰涼,暫時休息也不行;盜泉的水,不可錯喝。獲得錢財卻喪失德行,我是不願這樣做的。”於是尋找到***主,將絹歸還給他。他平時的美好志向就是如此。

  因為朝廷量才選用人才寇雋成為魏孝文帝挽郎,任命為奉朝請。大乘賊反叛,燕趙動亂不安,寇雋參與監督軍事東討,因為立了功授予員外散騎侍郎,升任尚書左民郎中。因為母親去世沒有赴任。正光三年,授予輕車將軍,調任揚烈將軍、司空府功曹參軍,很快升任主簿。當時靈太后攝政,減去官吏俸祿的十分之一,建造永寧佛寺,命令寇雋掌管此事。建造費用極多,下級主事的官吏無法欺瞞。寺廟建成後,十分壯麗。靈太后表彰了寇雋,任命他為左軍將軍。

  永安初年,華州百姓史底與司徒楊椿打田產官司。長史以下的官員,因為楊椿是權貴,全都說楊椿有理,要將田地給楊椿。寇雋說:“史底是貧困不堪的百姓,楊公還要強行奪他的土地。如果要損不足以給有餘,讓我也隨聲附和,我不敢聽命。”於是將土地還給史底。孝莊帝后來知道了這件事,嘉獎寇雋堅守正道不屈服,馬上委任他為司馬,賜給他一百匹帛。那些投靠楊椿替他說話的,都受到了譴責。

  永安二年,出京城擔任左將軍、梁州刺史。當地風俗野蠻,很多人成為盜賊。寇雋就下令郡縣建立學校,獎勵他們從事農業生產,用禮讓勉勵他們,數年之中,風俗頓時為之一變。梁朝派遣他的將領曹琰之鎮守魏興,日夜搶建魏興城牆。曹琰之經常侵擾邊境,邊境的人都很擔心。寇雋派遣長史杜休道率軍隊攻克魏興,活捉了曹琰之。曹琰之是梁大將軍景宗的.最小的弟弟。從此梁朝人害怕了。適逢魏朝發生了很多事,梁州又很偏遠,梁朝人知道梁州沒有外援,於是派遣大軍駐紮在魏興,目的是攻取梁州。寇雋安撫激勵將士,大家人人都願捨命效力。梁人得知他受到眾人的衷心擁戴,不敢靠近梁州。寇雋任州刺史簡樸清苦,不置辦家業。任職期滿,他兒子等人都步行回去。州吏百姓給寇雋送行,一路留戀不捨,經過多時才走出州境。

  《宋史·楊畋傳》文言文翻譯

  原文:

  楊畋,字樂道。進士及第。慶曆三年,湖南徭人唐和等劫掠州縣,擢殿中丞,專治盜賊事。乃募才勇,深入峒討擊。然南方久不識兵,士卒多畏懾。及戰孤漿峒,前軍衄,大兵悉潰,畋踣巖下,藉淺草得不死。卒厲眾平六峒,以功,遷太常博士。未幾,坐部將胡元戰死,降知太平州。歲餘,賊益肆。帝遣御史按視,還言:“畋嘗戰山下,人樂為用,今欲殄賊,非畋不可。”乃授荊湖南路兵馬鈐轄。賊聞畋至,皆恐畏,逾,嶺南遁。又詔往韶、連等州招安之。乃約賊使出峒,授田為民,而轉運使欲授以官與貲,納質使還。蠻平,願還舊官,改知隨州。召還,復起居舍人,入為三司戶部副使,遷吏部員外郎。奉使契丹,以曾伯祖業嘗陷虜,辭不行。河北舊以土絹給軍裝,三司使張方平易以他州絹。畋既同書奏聞,外議籍籍,又密陳其不可。久之,擢天章閣待制兼侍讀。上言:“願擇宗室之賢者,使侍膳禁中,為宗廟計。”舊制,內侍十年一遷官。樞密院以為僥倖,乃更定歲數倍之。畋言:“宜如文武官僚例,增其歲考。”遂詔南班以上仍舊制,無勞而嘗坐罪徒者,即倍其年。議者謂畋以士人比閹寺為失。畋出於將家,折節喜學問,為士大夫所稱。初,山下討蠻,家問至,即焚之,與士卒同甘苦,故屢破諸峒。及用之嶺南,以無功斥,名稱遂衰。性情介謹畏每奏事必發封數四而後上之自奉甚約為郡待客雖監司菜果數器而已及卒家無餘貲特賜黃金二百兩。

  (節選自《宋史·楊畋傳》)

  譯文:

  楊畋,字樂道。考中進士。慶曆三年,湖南瑤族人唐和等人搶掠州縣,楊畋升任殿中丞,專門負責捕捉盜賊。他招募勇士,深入峒地追擊。但是,南方人長時間沒有打過仗,士兵大多膽小害怕。等到在孤漿峒作戰時,因為前軍失敗,大軍全部潰敗,楊畋就跳到岩石下,有幸憑藉淺草遮掩才沒有死亡。最後,督責士兵平定六峒,因功勞升任太常博士。沒有多久,因為部將胡元戰死,降職任太平州知州。一年後,盜賊更加猖獗。皇帝派遣御史前往巡視,回來說:“楊畋曾在山下與賊寇作戰,眾人都樂意接受他的使用,現在要殲滅賊寇,非楊畋不可。”於是委任荊湖南路兵馬鈐轄。盜賊聽說楊畋到了,都很恐慌,都越過嶺南逃走。又詔令楊畋前往韶、連等州招安他們。楊畋於是與盜賊約定讓他們出峒,撥給他們土地耕種,讓他們當農民,但轉運使卻要授給他們官職和錢財,讓他們派出人質後就將他們全部放回。南方賊寇平定後,楊畋希望官復原職,改任為隨州知州。召回朝廷,再任起居舍人,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升任吏部員外郎。奉命出使契丹,因為曾伯祖楊業曾被契丹所害,推辭前往。河北以前用土絹置辦軍裝,三司使張方平換用其它地方的絹。楊畋本來已經一同簽署奏章上報,朝外議論紛紛,楊畋又秘密上奏陳述這樣做不行。很久以後,提升為天章閣待制兼侍讀。上奏說:“希望挑選宗室中的賢者,讓他在宮中侍奉皇上用膳,以便將來立為皇儲。”按照原來的制度,內侍十年升一級官職。樞密院認為太快,就改為二十年升一級官職。楊畋說:“應該像文武官員那樣,增加每年的考核。”於是詔令南班以上仍按照舊有制度十年一升,沒有功勞而因罪受罰的,延長一倍年限。評論者認為楊畋以士人比宦官不妥。楊畋出身將門,改變志向喜愛學問,被士大夫稱道。當初,在山下征討南方賊寇時,家信到,便立即燒掉,與士兵同甘共苦,所以能夠多次打敗各峒賊兵。等到任職嶺南,因無功被降職,聲譽降低。性情謹慎清直,每次上奏朝廷,一定都開啟奏章的封套多次後才呈送。生活很節儉,在州接待客人,即使是監司到來,也不過是幾樣菜蔬果品而已。去世時,家裡沒有積蓄,朝廷特意賞賜給二百兩黃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