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給高三學子的10句話,有沒有被觸動?

班主任給高三學子的10句話,有沒有被觸動?

  有人說,高考是人生的第一個戰場。這個戰場沒有硝煙,唯有堅持與夢想。

  在高三這個特殊的時期,總會有一群特別的群體,陪伴著高三學子衝鋒上陣,TA們就是——班主任。他們雖然風格各不相同,但都有一個共同點——默默在我們身後加油打氣!今天,畢老師分享不同風格的班主任給高三學子的經常說的一些話,看看有哪些一種能夠打動你呢?

  1.情景型

  “一定要避免高考結束以後出現這樣的畫面:你在高四的教室裡,獨自懊惱;人家在大學校園裡,四季如春...”


  2.說理型

  “高考不能決定人的一生,但起碼可以影響人的一生。它能夠決定你未來四年裡平臺的高低。我們不是說北大的學生,就一定比北大青鳥的學生更加有成就,但你不能忽視的一個事實是:北大為他的學生提供的資源,要遠遠好於其它學校能提供的資源。”

  換句話來說,如果你在985、211或者一本的學校裡,你和你的同學可能更加容易成為馬雲、庫克,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而如果你在“某某職業技術學院”裡,你更有可能成為馬雲、庫克的員工,人生的目標可能只剩下:農夫、山泉、有點田了。

  3.親情型

  “別在嘴上孝順了,別在網上孝順了,別在作文裡孝順了,痛快地拼搏一次,不管結果如何,這才是最大的孝順!”


  4.共鳴型

  高考前的最後一堂課,班主任對我們說:‘孩子們,考上了,我高興,我請喝酒,考不上的,我......對不起!’然後他深深鞠了一躬,全班頓時拍掌起鬨,結果發現他一抬頭,流眼淚了,我們也哭了。

  5.勸說型

  請同學們一定要記住,沒有人能替你去實現自己的夢,苦你只有自己去嘗,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你的人生終究是你的“單人旅途”。

  在學校讀書不僅讀的是書,更重要的是培養一個人吃苦的習慣和能力,如果你連高考的'苦都不怕,人生就沒有苦能難得倒你了,這就叫“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6.勵志型

  越是年輕,越要有意識地積累智慧,辯證思維,不偏激地看問題,尤其不要在網上胡亂吐槽洩憤,逞口舌之快,做無用之功。與其抱怨,不如實幹。

  肯尼迪說:“不要總是問國家為你做了什麼,你要常問自己為國家做了什麼”,這話適用於全世界的年輕人,用來解讀個人和國家的關係。以一己之力,或許對全域性 沒有大的改觀,但是魯迅先生早說過: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借一句網路金句,更加直白簡單——“你有陽光,中國就不會黑暗。”

  總之,帶正知正見去生活,努力讓自己內心強大,就無需在意眾聲喧譁!


  7.對比型

  當想到高考成績出來時,自己躲在無人的角落裡舔舐自己後悔、遺憾的傷口而別人拿著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高興的一蹦三尺高的時候,你憑什麼不努力!

  當想到自己高考名落孫山、無望走進大學而鄰居家、親戚家的孩子卻金榜題名、大擺宴席的時候,你憑什麼不努力!

  有的時候你會感到絕望,但不放棄是對付困難的最好辦法!——進一步也許沒有海闊天空,但退一步就是萬丈深淵。

  堅信你的對手一樣會感到疲憊。——人人平等說的不僅僅是地位,還有對於苦難的承受力。

  永遠清楚,不是隻有你一個人在努力。——比你漂亮、出身還要好的人,他們也許比你更加努力。


  8.名句型

  人生若沒有一段想起來就熱淚盈眶的奮鬥史,那這一生就算白活了。——沒有不吃苦就能白得的成功,沒有不經歷嘲諷就成名的網紅。

  成功與藉口,永遠不會住在同一個屋簷下。選擇成功,就不能有藉口。選擇藉口的人肯定不會成功。——如果你也是個普通人的話,那你就適用這段話。

  只有經過地獄般的磨練,才能擁有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你現在有多努力,決定了你後是否懼怕自己的未來。

  9.警醒型

  千萬不要有僥倖心理,認為自己的強項一定能彌補弱項,高考什麼都能發生,有弱項會使你未戰先敗。——木桶理論都聽過,不要真的要等到吃虧,你才相信那個道理原來是真的。

  不管作業有多少,都要按時完成,要有質量的完成。——切記,認真且有思考的完成一套卷,比走馬觀花的完成十套卷要有有用得多。

  一個人應當養成信賴自己的習慣,既使到了最危急的關頭,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與毅力。——你的強大多一點,焦慮和恐懼就會少一點。


  10.呼籲型

  著眼於眼前,不要沉迷於玩樂,不要總是覺得自己學習進步沒有別人大,進步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只有足夠的量變才會有質變,沉迷於痛苦是不會改變什麼。——認認真真做你最該做的事,做著最壞的打算,懷揣最美的願景前行。

  不要談戀愛,特別是女生,我們總說什麼樣的年紀做什麼樣的事,該學習的年紀用作他途,這是再向自己的未來預支,你願意承受的話很多人都不會反對都沒有反對的權利。


  高三是學子們最緊張的階段,我們的班主任也同時扮演著“鼓動師”、“心理醫生”、“協調員”、“服務員”和考前“導航員”多種的角色,陪伴在大家的身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