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瞞天過海”優秀讀後感

“瞞天過海”優秀讀後感

  今天,我讀了三十六計中的一計——瞞天過海。

  這一篇文章的原文是: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再陽之內,不在陽之對。太陽,太陰。

  講的是:唐貞觀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率軍30萬親征高麗國。這一日,太宗來到海邊,只見汪洋一片,便對怎麼渡海發起愁來了。部將薛仁貴想出了一個辦法,說:“陛下莫擔心,我有一計。”幾天後,薛仁貴上奏:“陛下,有一位老人,能幫我們渡過大海。”太宗立刻讓他帶他去見那老人。太宗召見了那老人,誇獎了他的法術的高明,然後,他們便一起飲宴作樂……過了許久,忽聞峰聲四起,濤聲如雷,杯盞傾倒,太宗詢問緣由,近臣掀開帷幕,讓太宗看。只見大海茫茫,水天一色。薛仁貴奏道:“這是為臣用的.“瞞天過海”之計,30萬大軍已經到達東岸。”

  最秘密的計謀往往隱藏在暴露的事物裡,而非常公開的往往蘊藏著非常機密的。瞞天過海的關鍵只在於一個“瞞”字。此計中的“天”字指對自己有害的物件,只要善於捉住“天”的弱點施謀設計,使“天” 變成聾子和瞎子。

  在商戰裡,如果我們運用這一計,一定會取得不小的成績。因為,只要讓顧客(天),不知道你隱藏了什麼機密,讓他們放心你的產品,你這一計用就是成功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