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心中的善良粘上塵土小學作文

別讓心中的善良粘上塵土小學作文

  一天,我和媽媽一起坐車去看新家裝修的情況。我們上了車,車上並不擁擠,但是位置已經坐滿了。我和媽媽找了一個離下客門比較近的位置站了下來。車子開動了,過了幾個站點後,車裡的人越來越多,本來就不大的車廂被人群塞得滿滿的,顯得十分擁擠。又到了新站點,人群還在不斷地向車上湧。這時,一位老奶奶顫顫巍巍地上了車,只見她身穿粉紅色的外套,戴著一條咖啡色的頭巾。從她的穿著,我可以肯定,她是一個外地人。

  她艱難地擠進車廂,只見一個八、九歲的小姑娘,一個穿著藍色外套的中學生,一個手裡拿著許多東西的青年女子,三個人幾乎同時站了起來,要給老奶奶讓座。或許是語言不通,或許是老奶奶由於上了年紀,說話不方便,她沒有言語,只是默默地點了點頭。在她抬頭的那一瞬間,我看清了,老奶奶的眼眶紅了,晶瑩的淚珠在眼眶裡打著轉。最終,老奶奶慢慢地走向離她最近的中學生的座位坐了下來,並且不住地向中學生點頭道謝,中學生也一邊不停地擺手,一邊不住地說:“不用謝,不用謝。”這一幕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其中也包括我和我的媽媽。

  我想,這三個讓座的人是值得敬佩,值得學習的,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為別人著想。我也曾經聽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在一輛人比較少,有許多空位的公共汽車上,一個佩帶著紅領巾,身穿校服,大概上小學三年級的小學生和一位駝著背,彎著腰,手裡提著一個大書包的奶奶上了車。很明顯,他們是祖孫倆。在上車時,小孫子藉著身體比較壯實,用手一推,使本來就站不穩的老奶奶險些從車子的臺階上摔下去。到了車廂裡,小孫子立即奔向離下車門最近的位置,而老奶奶因為站不穩,選擇了離上車門比較近的.位置坐下了。這時,小孫子提出了“抗議”。“坐到這裡來,快點。”小孫子一邊說,一邊指了指離他比較近的一個位置。老奶奶無可奈何地走了過去。一個急剎車,老奶奶險些摔倒,而這時候,小孫子做的,並不是過去幫助老奶奶,而是在那裡大發牢騷:“ 看,看,看,你怎麼這麼沒用,走路走快點,別老磨磨蹭蹭的。”老奶奶好不容易走到了小孫子面前,小孫子卻把腳一伸,在腳和扶手之間,留下了一條狹窄的縫:“從這裡過去。”小孫子又下達了第二道命令。老奶奶小心翼翼地從小孫子的腳和扶手之間穿過,好不容易走到了位置上。

  小孫子卻又發起牢騷來:“以後做事快一點,知道了沒有。”老奶奶默默地點了點頭,她的眼眶紅了,臉上留下了一串晶瑩的淚珠。她悄悄扭轉身,偷偷地擦去了臉上的淚珠……

  同樣是在公共汽車上,同樣是對待老奶奶,但是,故事的內容卻完全改變了。是什麼讓兩個故事中的兩個老奶奶有著不同的待遇呢?是因為第一個故事中的三個讓座的人,心地是善良的,美好的,使他們能像對待親人那樣對待那位素不相識的老奶奶。而第二個故事中的小孫子,心中善良的那部分粘上了邪惡的塵土,他對自己的親奶奶呼來呵去,毫不尊重,使年邁的奶奶傷心。願我們的心永遠善良,永遠美麗,永遠別讓心中的善良粘上塵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