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讀後感(精選14篇)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讀後感(精選14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讀後感 篇1

  當我看到這本書時就被吸引了,溼漉漉的街角剛好映照書名《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人的一生就像是一條路,有人會陪你一時,有人會陪你一路。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是微博上最會寫故事的張嘉誠所著,是一本讓你笑出聲來流下淚來的書。讀過睡前故事的人會知道,這是一本紛雜凌亂的書。像朋友在深夜跟你在敘述,敘述他走過的千山萬水。那麼多篇章,有溫暖的,有明亮的,有落單的,有瘋狂的,有無聊的,有胡說八道的。當你輾轉失眠時,當你需要安慰時,當你等待列車時,當你賴床慵懶時,當你飯後困頓時,應該都能找到一章合適的,從而觸動你的心絃。

  翻開這本書,可以看到讓你哭讓你笑的痴男戀女,管春、毛毛、荔枝、茅十八、小玉、馬力……他們的愛情離別讓你流淚心酸。故事裡,各色各樣的主人公到處串場,卻又轉身不見。幾個人物,一段故事,卻能引起強烈的共鳴,因為這些故事同樣在我們身邊上演……嘻笑怒罵間,一股熟悉親切之感由心底生出。

  當你為情所困、所擾時,也許也會用酒精來麻痺自己,當喝得大醉時在路上大喊某個人的名字,來實現情感的宣洩。大醉過後一陣酣睡,醒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幹過什麼事,也許是記得的,可那又怎樣,除了自己,在別人眼中那只是一個小插曲,當時被人提起兩句或是笑一笑,不久就會被拋在腦後,因為他一個過路者。

  每個人都會在不同的時間遇見不同的人。大家都會打個招呼認識一下,再聊幾句,最後互道再見。不同的是有人聊的時間長,有人聊的時間短,可最終都會分手。就好像手機通訊錄中,一段時間會頻繁聯絡一個或幾個人,可當通訊錄中的名字消失,又會記得誰是誰。

  “一個人的記憶就是一座城市,時間腐蝕著一切建築,把高樓和道路全部沙化。如果你不往前走,就會被沙子掩埋。所以我們淚流滿面,步步回頭,可是隻能往前走。” 當人的一生開始時就好似在一張白紙上作畫,執筆的人是我們自己,但是紙卻只有一張,容不得我們反悔,只能繼續一筆筆畫下去。畢竟生命只有一次,人生也不可能重新來過。

  在生活中,我們也會有書中人物的經歷,會有各種各樣的煩惱、無奈、困難,誰都無法預料到下一刻會發生什麼,更不會知道結果會是怎樣,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好自己,掌握好現在,不被過去所擾,不為將來所憂。

  故事不只是故事,也許它會對我們的處境,對我們所面臨的困難有所提示。就像《老情書》中母親對胡言的教育:母親用自己的一生,用自己的愛情教會了兒子“愛就去追,去爭取,不然永遠沒資格去得到”。

  只希望“如果你要提前下車,請別推醒裝睡的我,這樣我可以沉睡到終點,假裝不知道你已經離開。”這樣就不會留下離別的悲傷,而我的全世界就會少一些淚水。(計量中心分工會 魏彤珈)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讀後感 篇2

  最初知道張嘉佳,源於人人網上一篇名為《老情書》的故事。故事中,豪氣萬丈的老太太揮著柺杖對一群小年輕說:“我上山下鄉,知青當過,饑荒捱過,這你們沒辦法體會…不趁著年輕拔腿就走,去刀山火海,不入世就自以為出世…我的平平淡淡是苦出來的,你們的平平淡淡是懶惰,是害怕,是貪圖安逸,是一條不敢見世面的土狗。”

  彼時,面臨畢業,生活籠罩著迷茫和懶散,故事中的這段話將我瞬間秒殺。今年春天暖風正吹時,我看到這本書,當即決定買下。初夏蟬鳴時,我斷斷續續讀完了最後一個故事。綠樹濃蔭時,我在上海書展路過張嘉佳的籤售會,卻最終沒有走進去——我喜歡他講的故事,與他的名字無關。秋雨綿綿時,我又翻開這本書,一氣呵成讀完後,終於提筆寫下這篇文字,權當紀念與致敬,為那個給予我感動和思考的生命。

  書中大多故事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開頭好笑,過程爆笑,結局悲傷。對這樣的敘述方式,我恨的牙癢癢卻又自虐般地讀一遍又一遍,只因感同身受。坦而言之,作者文筆也沒特別好,書中的故事那麼矯情那麼酸,無非是些老掉牙的情節,分分合合,離別或圓滿,簡直一本知音體的言情故事集。亮點在於,作者從不起眼的小事寫起,這些事情好像就發生在我們身上,就發生在昨天,隨著情節展開,慢慢將讀者引入一段看似平淡實則韻味無窮的故事,越往後越沉重。這些故事真實又虛幻,結局心酸又完滿,就好像在人心上一刀一刀切,總是莫名其妙戳中淚點。我也覺得感動,不是為充滿淚點的故事,是為這故事裡傾盡全力去愛的人心,愛生活、愛自己、愛那個他(她)。

  作者大量採用白描和重複的寫作手法,沒有過多的言語修飾,卻總能在細小瑣碎的故事裡,畫龍點睛般地來一句引人深思的結語。同樣一句話,在不同的情境下,引發讀者不一樣的感悟;情景前後對比,既強調突出又物是人非,引發無限唏噓。書中,作者以一個旁觀者的視角向讀者敘述發生在他朋友身上的故事,我們跟隨著作者,只看得到前因與後果,中間的過程或原因,全部留有無限的想象空間,所有的猜想和感悟,都是獨屬於我們的財產。

  這實在不是一本適合在睡前看的書,想多,太傷神。故事中,茅十八和荔枝愛的那麼真摯而熱烈,為什麼最終分開?全校誤會崔敏的時候,豬頭為什麼堅定的相信她?“我”在拒絕姜微後,為什麼還要把口香糖包裝紙放在枕頭下?作為旁觀者的我們不會知道,在看不到的地方,又發生了哪些或無奈或溫暖的故事。所以啊,千萬不要只憑表面輕易下結論,無端猜忌會傷害愛你的人和無辜的人。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如果看不到確定的天長地久,還要不要走進他人的生命?但是啊,不是每一次相遇都要追尋確定的結果,有時在相處的過程中,能夠清楚看到自己想要的,或者不想要的,又何嘗不是一種結果。命運會厚待用心生活人,努力去愛,好過一顆冷漠的心。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我們路過別人的生命,別人路過我們的生命,人生即是一場又一場相遇組成的集合。所以啊,我們哭,我們笑,歡歌與眼淚,疼痛與感動,那是連上蒼也無法複製的獨特生命歷程,只屬於自己。每一個獨一無二的生命,都值得我們靜靜地傾聽。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生命相遇,路過而已。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讀後感 篇3

  這是一本會讓你笑出聲,也有可能讓你流下淚的書。

  這是一本紛雜凌亂的書,是作者張嘉佳寫的睡前小故事的合集。像朋友在深夜跟你敘述,敘述他走過的千山萬水,每個篇章給你的感覺都不同。

  張嘉佳是微博中一個極具影響力的作者,他的故事在微博被轉發超過1500000次,閱讀量超過4億,書裡有幾句較為經典的句子:

  ①故事的開頭總是這樣,適逢其會,猝不及防。故事的結局總是這樣,花開兩朵,天各一方。

  ②一個人的記憶就是一座城市,時間腐蝕著一切建築,把高樓和道路全部沙化,如果你不往前走,就會被沙子掩埋,所以我們淚流滿面,步步回頭,可是隻能往前走。

  書中講述了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很多故事,總有一瞬間你會在他的故事裡看到自己。序言裡有一句“一些人從我的世界路過,我從一些人的世界路過”我們有多珍惜現在,就有多害怕分別。作者故事裡的他們也是我們,不同年代,夢想生活卻驚人的相似,有種不可抵抗的親切感。

  每個人都會在不同的時間遇到不同的人。我們握手,問好,然後互道再見。然而你並不會覺得有所惋惜,你已經變成了更好的你,然後繼續勇敢地追尋下去,等待對的人,等待更好的明天。多聽聽別人的故事,多想想自己的故事,然後再試著告訴他們。

  無論你想不想,你都要試著去改變這個世界,而不是一味順從。以最溫柔的方法,年華如風雪般兇猛飛過,人生的溝壑亙於時空。期待著你成為講故事的人,退去所有稜角,和歲月握握手,心平氣和。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並不是張嘉佳寫的最好的文字,卻是他最貼近大眾的文字,他甚至創造了一種新的體例,一種方法,一種風格,一種新式的矯情範,他重新發明了講故事的方法讓讀者感同身受。他的文筆,是最符合當下大眾閱讀習慣的,以假惡醜凸顯真善美。在耍賤和煽情中自由切換,邊飆髒話邊抒情,上一秒還是安妮寶貝一樣的感性,下一秒就變成了耍貧的留幾手。

  飆髒話有什麼好處呢?很多時候,感情宣洩不出來只有髒話才可以表達,髒話才能稀釋矯情。

  故事總的來說就是:也有希望,怪咖也有真愛。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讀後感 篇4

  故事的開關總是這樣,適逢其會,猝不及防。故事的結局總是這樣。花開兩朵,天各一方。——《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張嘉佳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這本書的故事都是平行的,平等的沒有主次之分,不像小說情節跌宕起伏,讓人放不下,想一口氣看完,急不得。它像一杯茶,慢回來,細品嚐,才能有回甘。

  這個世界總會有那麼一些人心中有愛,但很少言語,存款看過很多部動漫,聽過很多句臺詞,也看到許多種深情,或許在書中,他們口中的話,他們長時間的不言語是因為看中說出每一句話的分量,一句話,一個承諾。

  一個人的記憶就是這座城市,時間腐蝕著一切建築,把高樓和道路沙化,如果你不往前走,就會被沙子掩埋。所以我們波浪滿面頻回頭,可是隻能往前走。

  推薦這部書的理由蛤是人心自有變。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送給荔枝的導航儀中茅十八的一聲一聲,陪著她笑著穿過大街小巷,然而只有到了特定的地點,稻城他才打開情感的門閘,不徐不緩深情吐露真心。

  等待有一天沉默的人。這個故事,萬變不離主題:感情,但從小到大讀過很多小說,文章,看過很多電影、動漫、電視劇已經六生抗體,一般的故事已經很難被打動了。但這本書,這個故事,從淺入深,由內而外,層層進入心裡,讓內心中泛起一陣又一陣的漣漪,就像文章開篇說道像一壺茶,先入中苦,後感香,再感苦,後反甘,這才是打動人的關鍵所在。

  有的時候我喜歡一本書,並不是因為書裡的故事有多吸引人,而是書裡真正打動人的情節所在,有人類與動物之間單純的愛與依賴,有陽光穿透樹葉灑滿一地的幸福碎片,有山間清爽的風,有古城溫暖陽光,有清蔥歲月中的歡笑,有肆無忌憚的青春。

  我不是一個善於表達的人,但在我偶然機會看到這本書,從書中一個又一個真實的故事中慢慢的體會到了生活,只要往前走,你會感受一不同風景,你會變得更堅強更有耐心。有一顆溫暖的心去感受周圍一切事物。這是我推薦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的原因。希望世間一切充滿愛和信念。

  一切問題的答案都很簡單,有一個如你一般的人,在那生命的公路牌。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讀後感 篇5

  從開始看到看完,幾個月過去了吧,同時開幾本書又不同時看完的毛病是改不了了。

  最近有點浮躁,寫下的文字也沉浮不定。還是決定,雨夜裡,一個人,一杯咖啡,安靜的時間,去閱讀,或者說,是去撫平內心。

  看書,其實是在閱讀別人的人生,他的過往,經歷,童年,青年,中年,都能從文字裡找到端倪,然後去共情。

  在不同的時間段,遇見不同的人,同行一段時間,再通往不同的道路。我們路過許多的人,又被許多的人路過,我們各自是許多人人生的一部分,又被重疊在其他人的人生裡。

  如果《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不是紀實小說,那麼大學生活以及畢業後若干年內的生活就是他記憶裡深刻到無法遺忘的痕跡,是青春,也是疼痛的青春吧。

  也是啊,大學裡最無憂無慮的時光,以及畢業後,夢想破滅,為生活掙扎,被現實擊垮,爬起來,再擊垮,再爬起來,或者爬不起來,那些年留下的痕跡,會深刻到若干年後,人入中年,及至與生活裸裎相對時,都無法回首直視。

  翻看了下之前寫的文字,2021年12月19日,看到一半寫下情緒附著的文字,時隔幾個月,感觸又是不同。

  最近的每段文字都是刪了寫,寫了刪,懶得改了,就這麼著吧。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讀後感 篇6

  看了《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久久不能平復,小說改編的真不錯,喜劇成分也有,愛情才是重頭戲,現就劇中三段愛情說下自己看法:先說豬頭和燕子,燕子的原型是崔敏,豬頭追她的時候曾經發生了很荒唐很奇葩的事,不停地偷她的熱水壺(膽壺),以引起她的注意,曾經還信誓旦旦的對陳末說:要等集齊520個膽壺然後向她表白。後來走到一起,是因為燕子被誣陷說偷了同學2000元錢,只有豬頭相信她。電影中倆個沒有走到一起,增加了現實意義,校園愛情敗給了現實。或者說一開始燕子對他的就不是愛,是一種感激,當所有人都不相信她,或者抱著懷疑的眼光看待她時,只有豬頭相信她並愛著她、守護她,燕子應該是去了國外,分手後豬頭追隨她的足跡,在那裡賣燕子曾經喜歡吃的家鄉小吃。燕子和豬頭分手,電影也沒有給它包裹一層俗套的現實意義,可能是追求不同的結果,對生活的不同追求導致倆個人越來越遠,燕子可能喜歡探索、喜歡新奇(結合她去的地方,戰火瀰漫的國家,電影中還說要去看大瀑布),而豬頭只喜歡有一個安穩的家。這大概才是他們最終沒有走到一起的原因,而豬頭心裡面一直裝著燕子,燕子就是他的世界,當燕子離開他,他覺得自己像是被抽空了一樣,再也不知道要追求什麼,最終他選擇去燕子去過的地方去了解燕子,重新認識燕子,我猜如果有第二部,燕子和豬頭應該還可能有交集。

  另一段愛情包含倆段:陳末與小容、陳末與么雞的愛情,電影中陳末和小容的一個橋段的原型是小說裡的管春和毛毛,管春和毛毛分手後,管春也是透過用自己的車故意去撞毛毛的車,然後賠錢給毛毛,注意是用自己的錢去賠,而電影中是保險公司賠50萬(本來只要20就可以,剩下的應該是陳末自己拿房子抵押貸款的30萬),因為車是被扣押的,錢可以賠到小容嗎,我也不想去刻意糾結這個細節。陳末和小容分手,陳末一直走不出來,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結果節目做的一團遭,而小容卻開始了自己的事業,他的放不下,開始可能是一種愛,後面可能源於一種付出的太多,所以無法自拔,就像你每天都在做一件事,比如堅持去跑步減肥,堅持了很久,還是沒有瘦下去,但是你不想放棄,你總覺得付出了這麼多,應該要有所收穫才是。當然這個舉例有點不恰當,因為跑步是需要毅力堅持的,而那種愛是不自覺的,就是時時刻刻形成了習慣。最後小容的離開,么雞的離開,讓陳末覺得再也沒有辦法去堅守這份工作,因為他沒法去溫暖別人了,他選擇了辭職,認清了自己在現實中更多的是無能為力,不是在電臺中隻言片語就可以解決問題的。而么雞的出現最後讓陳末明白,愛的無私與付出、包容(因為陳末在么雞在最孤獨的時候溫暖了她,而她也想幫助陳末走出失戀。默默促成陳末與小容,然後離開),所以才慢慢放下小容。當陳末發現自己無形中可能已經習慣了么雞的存在,或者是以前一直沒有在意么雞的喜怒而樂,那種愧欠的心,因而生愛,所以一直地在尋找么雞。我看著電影也總是企盼么雞的出現,班車到站了,我猜么雞是不是在車上,是不是又要擦街而過,當么雞在稻城出現後,也許愛情自有天意,冥冥中,老天爺也在積極促成著。

  最後一段是荔枝和茅十八,導演也太狠了,直接把茅十八拍死了。結合原著小說,我或許可以理解了,因為原著中茅十八太苦了,電影裡讓他解脫了,並得到了荔枝的愛(小說中荔枝離開了茅十八,茅十八痛徹心扉,太悽慘了,所以不想寫了)。

  豬頭喜歡燕子,燕子離開了;陳末喜歡小容,小容也離開了;荔枝喜歡茅十八,茅十八死了;而么雞喜歡陳末,而陳末對她,更多的應該不是愛,是感激才是。正如電影的名字,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每個人都是你生命長河的過客,你的父母,愛人、朋友都是,只是他們陪伴你的時間長短不同,留給你的回憶不同罷了。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讀後感 篇7

  輕慢慢地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也許只是你的'剎那芳華,也許只是你我世界的片刻交錯,但我只希望能在用心去在此刻聆聽你的全世界的聲音,不想錯過。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我發現這本書,是高中的同學們看這本書的神態,那種細膩地觀看,那種專注,那種奇怪的神態的變化,因為高考,所以錯過,後來突然發現這本書排在熱銷前幾,就好奇地買了一本,卻突然喜歡上了“他”,這是一本走心的書,在慵懶的時光中,可以感受到那種不懈地追求,是你的世界。他真的是你的全世界。雖然,只有簡短的文字,簡短的話語,簡單的描述,可一切確實那麼地走心。我會為他時而大笑,這個老太太,好逗啊~居然有可以收買任何人的豆包~這個豆包要有多好吃~這個老太太教育自己兒子的方法也太有意思了吧~時而,又會大哭,為什麼這個世界確實如此凌亂,我發現作者其實是個壞人,明明那麼美好的事情,卻總有轉變。華麗麗的愛情,在一次次的淚水中斷送,說好的友誼,在不幸中消失。總是有種不想看結局,卻又想看的衝動,這是一本關於錯亂時空的書~愛情在此轟轟烈烈地開展~這本書就是充滿了無數矛盾的選擇。這時,我才真正明白了他們看書時神態的含義,他們被這本書所帶入,所被體驗書中的繽紛感受。

  這是一本紛雜凌亂的書,像是我的朋友在深夜與我敘述,敘述他走過千山萬水,這個人就是張嘉佳。這麼多的文章有的溫暖,有的明亮,有的瘋狂,有的無聊,有的時候信手亂侃,有的莫名其妙。這是一本寫滿他的全世界的書,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隨便開啟一篇就可以了~他記述了從初戀到表白,從執著到溫暖,從爭吵到分手,還有最後的懷念~每一個故事都是這樣的轟轟烈烈,卻又那麼平凡純真。

  這本書的整體思路本身就是一次戀愛的旅程。

  初戀: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世界上,總有一個人和你剛見面,兩個人就互相吸引,莫名覺得是一個整體。這就是你的反向人。”於是,遇到你的瞬間,就會被你深深地吸引,感覺那是一段跨越時空的愛戀,我會不顧一切的去追尋你的腳步,讓你,最適合的你,感受到我手心的溫暖。就像話不多的茅十八為了荔枝而做的導航儀,那樣動情,那樣搞笑。我們不論結局,只考慮的是當下,快樂,你我,就好。

  我並沒有談過戀愛,也許感覺不到這種情感,但我所希冀的是,有段青澀的初戀,能讓彼此作為最懂你的人,也許我只是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但是這驚鴻的一瞥,我願用我的一生作為交換,去欣賞你的絕世風華。這是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表白:我希望有個如你一般的人

  “我希望有個如你一般的人,如這山間清晨一樣明亮清爽的人,如奔赴古城道路上陽光一般的人,溫暖而不炙熱。”海~你好,我的朋友,我希望有個能如你一般的人,在路上有你便不會寂寞。因為你,所以我的世界所以華麗綻放,因為你,所以我才擁有了這樣的勇氣向你告白。

  我在這裡思考,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人喜歡張嘉佳,為什麼會有一個個的女孩向張嘉佳表白,么雞,校花等等,也許就恰恰是她們認為張嘉佳是一個自己所希冀的最懂自己的人,也許是在一起的時光感受到了不曾屬於自己的溫暖。而我們所希冀的也是這樣,不再追求的是華麗麗的浪漫,而是一種平平真真的快樂。因為希冀,所以,我會鼓足勇氣向你告白。

  執著:一路陪你笑著逃亡

  我看到這個標題時,不禁地困惑了,笑逃亡,“笑”可以說是一種表現手法,還可以理解,但是為什要有逃亡,因什麼而逃亡?為什麼是執著?讀完了這章,我還是不清楚,也許是這樣:在告白的路上所失敗,不斷執著地向前,但有著基友的陪伴,所以順利逃離悲傷的迷宮。也許這是一次戀愛的冒險。

  溫暖:那些細碎而美好的存在

  “有些東西明明一文不值,卻不捨得丟掉,問題是他們越來越舊,越來越老,而臥已經漸漸不敢看它們。它們裝在盒子裡,放在角落裡,像一部部電影。”也許就是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的老太太的老情書,也許就是那幅一文不值得畫,也許就是那張已經發黃的火車票,每件細碎而美好物品都是一次無法形容的回憶。

  我感覺,《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帶給我的是一種切身的體驗,假如當我老了,我是如何看待這些物品的,又是否會因為沒有某個事件的回憶物品怎麼辦?當我老時,又是以怎樣的心態去面對這些回憶的?是否會心痛,是否會感到落寞,是否會悵惘時間的蹉跎?這些在流逝,在變化,而我,所做的只能是珍惜當下,最好不要留下後悔的事。

  爭吵,有時候我們失控

  你想要的也許只是一個蘋果,我卻給了你一車的香蕉。我們彼此間總會有或大或小的爭吵,畢竟,我們不可能完美地找見自己的反向人。我感到的是沒有爭吵的愛情是不完美的,正是在爭吵中,我們才能不斷地瞭解對方,瞭解我們彼此間的差距。

  也許你不懂我,我所有的付出得不到等價的回報,但是我並不這樣希冀,我也不怪你,只要你好好地,就是最好的。

  放手:我們是愛情的末等生

  哦,最不喜歡的就是這一章了,為什麼要分手呢?不是彼此都說好了要一直在起麼?不是說為什麼分手,兩個人都要哭的死去活來?自己並不願意,為什麼還要這樣去說?我都鬱悶了。“我們在同一個地區,卻有一輩子的時差”,我喜歡你,但是我只能遠遠望著你,因為你並不屬於我。我是愛情的末等生,在這樣的錯亂面前,我手足無措。

  懷念:青春裡沒有返程的旅行

  青春,我們最放浪的黃金時間。有著轟轟烈烈的愛情,有著最放浪不羈的冒險。年輕就是我們的本錢。有人說:年輕就是好,可以揮霍放浪的年代。但這時,我們只有一次,我們經過了,就再也沒有返程的車票。這裡是張嘉佳的青春,我看到了他極為豐富的青春里程,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就坐落在他的旁邊。這樣的充實。這也是我所希冀的。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帶給我的並不只是七夜的陪伴,也並不只是那片刻的歡愉與悲傷,而是一種對未來和現在的一種思考。我在我三十歲的時候會是怎麼樣的?我是否會回憶起這一切呢?我又是否會與作者的世界有著片刻的交融呢?

  我所希冀的是能夠把握住現在,回憶的話總是從現在的每一刻開始,總不能讓未來的我哭倒在一抔淚水中吧~

  還是應該把握住現在。

  我還是想推薦下這本書,這是一個極其瑣碎,碎成小故事的一本書。我所欣賞的是文中巧妙形容性的文字和文字背後那種感覺,一種自我思索的真實感。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讀後感 篇8

  張嘉佳其實也跟那些新概念出來的差不多,也算早年就小有名氣的一批作家。但我覺得不得不說,算是那群人裡很努力很認真的一個。

  他是煲雞湯的作者中,說故事最好的,可惜這樣的故事在網上看一個兩個覺得特別溫馨。看多了就有些乏味了。

  同樣是編劇出身寫短篇半虛構的小說,《失敗者之歌》的作者李霄峰顯然寫比張嘉佳更意味深長一點。

  我覺得,好的當代作家寫的小說,溫馨治癒系必然重要,但有時其實我覺得某種冷淡的甚至冷酷、乏味的小說,其實會更讓我們反思自我和所生存的社會,共鳴會更多。

  張嘉佳說故事的能力當然是一流,但如果一個小說創作者,有時不應該一直處於一種傳達著世間處處有溫情的價值觀,因為這會讓人虛偽。

  或者說其實觀眾是虛偽和心理陰暗的。

  觀眾不喜歡看你或平淡或笑著說,當年你多苦,觀眾喜歡更激烈的看你流著血痛徹心扉的說你的往事。

  所以情感小說不好寫,有多少小說作者陷入故事無法自拔?

  但有時需要以痛擊痛,以乏味無聊陰冷來刺激我們自己的陰暗。

  所以,我覺得即使是短篇小說和散文隨筆,也是應該具有節奏和起伏的。

  故事雖好,集合成一本書時卻是敗筆。

  就好像雞湯雖好,但煲久會乏味,一直正能量打雞血也不是常態。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讀後感 篇9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是微博上最會寫故事的人張嘉佳獻給你的心動故事。最初以“睡前故事”系列的名義在網上瘋狂流傳,幾天內達到1,500,000次轉發,超4億次閱讀,引來電影投資方的巨資搶購,轉瞬便籤下其中5個故事的電影版權。每1分鐘,都有人在張嘉佳的故事裡看到自己。讀過睡前故事的人會知道,這是一本紛雜凌亂的書。像朋友在深夜跟你在敘述,敘述他走過的千山萬水。那麼多篇章,有溫暖的,有明亮的,有落單的,有瘋狂的,有無聊的,有胡說八道的。當你輾轉失眠時,當你需要安慰時,當你等待列張嘉佳的故事裡都有一些不太傷大雅的粗話,還時不時出現鼓樓新街口正洪街等熟悉的南京地名,還有一些讓人忍不住一把鼻涕一把淚的都市痴男戀女……嬉笑怒罵間,每個故事裡都有悲劇,但裡面的小人物都是善良的,感情都是真愛的。就是這些真實的、溫暖的、毫不矯情的正能量感動了網友,大家紛紛守在微博上每晚睡前等著看故事。

  我也曾思考過,《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裡的故事為何會引起這麼多人的共鳴?正如作者張嘉佳所言,是因為所有故事裡都不經意地透出了一種意念:“這種意念,就是從絕望裡看出希望。人會絕望,也許是面臨最大的困境,也許僅僅是情緒來臨。找到自己起身的力量,找到繼續前行的理由,這被我們稱之為希望。我們都需要希望,而無論任何狀況,希望確實存在。”勿言文字太矯情做作,有一些故事就那麼膚淺輕鬆地、與世無爭地、妖嬈傲嬌地,從你我的全世界路過,做一個能被故事溫暖柔軟的有溫暖的夢想的人,其實是在用另一種不激烈的方式讓世界更美好。

  我們曾經都有些夢想居住的地方。比如,在依舊有炊煙的村莊,山水亮麗得如同夢裡的笑容,每條小路清秀得像一句詩歌;或者在矮簷翹瓦的小鎮,清早老人拆下木門,傍晚河水倒映著燈籠;或者在海邊架起的小木屋,白天浩瀚的蔚藍,晚上歡騰的篝火,在柔滑的沙灘發呆;或者在陽光跳躍的草原,躺下自己就是一片湖。

  這世上任何一種堅強,都是柔軟生的繭,你可以拒絕穿上盔甲,但是無法阻止長出的繭,這是一本幫助你的心靈變得強大的書,每一個溫暖的故事,可能裡面都有一個我們在這個世界路過的影子,韶光太好,怎麼走過都是辜負;青春太短,怎麼燃燒都是耽誤;幸福太遠,怎麼奔跑都是駐足。不如潦草穿了衣服,一路種花,一路縱酒,在碧水青山裡,寫自己的句子去,白雲深處一回頭,年少時在山頂讀書。那麼,就讓我們做個溫暖的人,溫暖的從這個世界路過。車時,當你賴床慵懶時,當你飯後困頓時,應該都能找到一章合適的……

  我希望有個如你一般的人。這世界有人的愛情如山間清爽的風,有人的愛情如古城溫暖的陽光。但沒關係,最後是你就好。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讀後感 篇10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是一本讓人笑中帶淚的書,每個故事、每個人似乎都讓我們找到曾經的影子,《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不是什麼長篇是一個個小故事的結合。故事源於生活,作者張嘉佳將一個個平凡生活中的小故事用精煉的文字表現了出來,讓人有一種親近感。書中既有令人潸然淚下的催淚篇,又有令人捧腹大笑的搞笑篇,最後一“夜”,竟然還有讓人毛骨悚然的鬼畜篇。故事一個個雖然稱不上長,卻很完整,也發人深省,這也是它被選去拍攝電影的原因。

  這本書是我第二次閱讀了,第一次看的時候我還在上大學,那時的我還未經歷社會,對書中的故事感觸還沒有那麼深,只是很羨慕書中主人公那種暢快灑脫的生活狀態、淋漓盡致的愛恨情仇。或許是我的人生太過平凡普通,活的太過謹小慎微,所以我很羨慕書中人恣意奔放的青春,他們灑脫、叛逆、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這也是我喜歡看書的原因之一,在有限的時間、有限的空間儘可能多地感受更多的社會百態,讓自己活得更清醒豁達。

  我們的人生就像一條街口,我們會遇到很多人,也會錯過很多人,而他們就是路人。不管相遇多麼甜,離別多麼苦,總有人會給我們留下溫暖,留下感動。可能你登上巔峰正揮灑時,誰為了你舉杯;可能你掉到低谷正失落時,誰給了你擁抱。不管怎樣,一場雨後,你的世界就會一片朦朧,風起人散,可能誰都不記得誰,於是,哪怕是你人生的擺渡人,最後也成了你青春的過客。

  讀這本書,總有一個小故事會讓你感動,總有那麼幾句話會讓你落淚。不管你是想到了某個人,還是懷念逝去的青春,亦或是懂得了珍惜和取捨……

  想到這你才明白,作者是想借自己的文字去給那些迷茫和痛苦的人帶來指引。看得透,放得下,拈花一朵。我們應該以幸福為目標,以堅強為口號,勇敢地踏上這旅途。不去計較相逢的甜、離別的痛,也願生命中每一個過往的路人被這個世界溫柔相待。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讀後感 篇11

  20XX年此書引發風暴,在各大圖書排行榜牢牢佔據第一,成為奇蹟。書中一共精選了四十多個故事,講述了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人物的悲歡離合。這些故事發生的地點很多,人物也很廣。故事的寫法很獨特,真真假假,有的故事主人公又串到另一個故事裡當起了配角,故事中有喜有淚,悲喜交加。就如封面上說的一樣,每1分鐘,都有人在張嘉佳的故事裡看到自己。書中的故事像朋友在深夜跟你敘述,敘述他走過的千山萬水。那麼多篇章,有溫暖的,有明亮的,有落單的,有瘋狂的,有無聊的。當你輾轉失眠時,當你需要安慰時,當你等待列車時,應該都能找到一章合適的。

  其實早就在網路上看到過張嘉佳的文字,淡淡地講故事,可是不得不說那些故事很不錯,是留有餘味,看完之後,還要再三回味的那種。他的文筆,是最符合當下大眾閱讀習慣的:以假惡醜凸顯真善美,在耍賤和煽情中自由切換,就算知道故事是假,也仍然感動,這也是我翻開這本書的原因。 這本書裡每個故事裡都有悲劇,但裡面的小人物都是善良的,感情都是真實的。就是這些真實的、溫暖的、毫不矯情的正能量感動了網友和無數讀者。如果把文學作品比作美食,有果腹主菜就一定有開胃甜品,《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就屬於開胃甜品。它的作者把其定位為“睡前故事”實在是頗為貼切,每天讀上一篇然後安然入睡,用別人的世界點綴自己的夢的方式恰到好處。

  你可以在每個夜晚讀一個主題,每個主題都包括五六篇小說,作為睡前故事,它們的功效不是催眠,而是呼喚溫暖。用七個夜晚讀完這些故事,卻需要用更多的夜晚來回味。

  我也曾思考過,《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裡的故事為何會引起這麼多人的共鳴?正如作者張嘉佳所言,是因為所有故事裡都不經意地透出了一種意念:“這種意念,就是從絕望裡看出希望。人會絕望,也許是面臨最大的困境,也許僅僅是情緒來臨。找到自己起身的力量,找到繼續前行的理由,這被我們稱之為希望。我們都需要希望,而無論任何狀況,希望確實存在。”

  那麼,當我們心情不好,工作煩心時,當我們白天被淘氣學生弄得筋疲力盡時,讓我們讀讀這本書,希望每一個讀它的人都能收穫一個好夢。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讀後感 篇12

  我從一些人的世界路過,一些人從我的世界路過。

  花了18天時間看完了《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這本書。感謝好友田大田先生的安利,話說,當他推薦這本書的時候,由於看過同名電影,有點不想看到慾望,所以這本書一直沒有被翻閱。25日當我讀第一個故事的時候發現不是電影中的劇情,再往後看到第二個故事的時候才發現原來電影中只是拍了這第二個小故事。

  整體而言,每一個故事都是很暖的感覺,有好多依稀還記得的句子:

  如果你提前下車,不要推醒裝睡覺的我,這樣我就可以一直睡到終點。

  我希望買的鞋子是你渴望的顏色。我希望撥通電話時你恰好在想我。我希望說早安你也剛起床。

  我們都會上岸,陽光萬里,路邊鮮花開放。

  但是大部分故事的結尾都是悲劇,這很讓我懷疑人生……難道真的到最後的結局都是相愛的兩個人不能走到最後嗎?也可能需要我自己懷疑自己吧,很多事情不能想得太美好。雖然說很多故事都是悲劇,但是卻是很真實,這也是作者張嘉佳寫作的高超之處吧。作者一直以自己第一人稱來寫,甚至每次故事裡面的對話,都是叫著“張嘉佳”作者自己的名字,更加讓我覺得真實。

  中途讀的時候也有很多次會思考:作者真的遇到這麼多人?且每一個人都有著奇奇怪怪事或者經歷。但是想想,畢竟是一本小說,虛構的情節應該會很多。

  作者在書中寫了很多親人的死亡,有姐姐,誰的母親,還有很多,雖很真實,但是卻不想看到這些。

  作者一直寫的是在南京發生的事,還有南京當地的方言以及南京的各個地方,什麼鼓樓,新街口啥的,對於我這個現在一直在南京生活的人來說,特別的有親和力。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讀後感 篇13

  與其說《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是講愛情,不如說它講的是青春。青春是什麼?是害怕失去,但又不停的在演練著失去時的迴腸蕩氣;是錯愛無悔,即使錯愛也逃不過硃砂痣白月光的結局;更是撕心裂肺,撕裂夢想仍然看不到現實在哪裡。

  電影中最令我感動的,是四次分手的場景。第一次分手,在山城重慶不停歇的雨水中,在穿越都市的電波中,小蓉與陳末,分的山崩地裂,人盡皆知,被分手的陳末如喪家之狗。氣質清新的杜鵑飾演小蓉,分手說的很堅決,看不到有迴轉的餘地。莫名讓人想到大學畢業離校的最後一天,回不去的曾經。

  第二次分手,在一場色調溫暖氣氛歡樂的訂婚現場,豬頭說這是給燕子的驚喜,燕子說我是來跟你分手的,畢竟分手這麼大事,得當面說。與這些年對外塑造的性感不同,柳巖的底子裡始終都有一種堅硬,所以當她擦乾眼淚,拉著豬頭的手走向熱鬧的宴會廳時,我們讀出了一種慘烈。這慘烈來源於想象,想象世界闊大,我可以走得遠,也可以爬的高,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的腳步,愛情也不能。

  第三次分手緊隨其後,豬頭送燕子上計程車,說你要幸福,你一定要幸福,停不下來,計程車開走了,依然拼盡全力追上去,終於看懂自己的心,一直以來對你那麼好,不是因為你需要我,而是因為我離不開你。岳雲鵬飾演豬頭,場景從“小嶽嶽”淚流滿面的特寫中拉開,長路在鏡頭裡鋪展,相聲演員的聲音撕裂,幻化成每一個人的青春期。

  最後一次分手,原本應該是一個複合現場。城市夜晚璀璨的星光裡,被放大的照片在眼前一格一格的閃過,鮮活的記憶也一幀一幀的被拉出,曾經的陳末和小蓉,但也只是曾經。他們只能被印在照片裡和記憶中,眼前的我和你,還有漫漫前路,各自命運,請珍重。

  這四次分手像是電影的主調,從頭貫穿至尾,每次響起,都是一個高潮,帶動著電影的其他部分成就一首可歌可涕的青春戀歌。

  沒有說到的是茅十八和荔枝,因為他們之間不是分手,而是分別。如果說陳末小蓉、豬頭燕子的故事裡,還有現實參與的話,那麼茅十八和荔枝的愛情,則是一出徹底的青春寓言。自以為天下無敵的小警察荔枝,和孜孜不倦探索宇宙真理的宅男茅十八,性格里沒有任何“接地氣”的部分,戀愛也談的無比童話。上下階梯間的熱鬧追逐、面紅耳赤咫尺之距的試探與表白、美麗稻城裡的人工教堂、說不倦的“我愛你”,這一切,織就成最美麗的愛情圖畫,讓人忍不住沉迷。可還是要分別,也只能分在“讓我成為你的英雄”的夢想裡。

  如果說四次分手裡的故事是電影的高潮,那麼茅十八和荔枝的故事,則是電影的靈魂。它用一種寓言的方式,將青春還原。青春是美好的,可分別無法挽回,但是總有一些珍貴的東西留下,值得你我永遠回味,並且期待。

  期待什麼?期待重逢。重逢發生在陳末和么雞之間。“太子妃”張天愛飾演么雞,不見成名作裡的盛氣凌人,成為一個默默守護愛情的灰姑娘。張天愛演出了那種堅韌,是在其他人物身上沒有的。而重逢之前,是陳末的等待,伴隨著沉重,他說,無論我們怎麼努力,都無法改變命運。但命運並不是等待我們去改變,命運是我們經歷了一切,還能去相信。命運是我們愛過人,也被人愛過,但他們終將會成為一個人。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讀後感 篇14

  作者在寫作技巧上值得學習的一點:如果想要催淚,不能讓故事主人公離讀者太遠。在篇幅和文字功力同樣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儘快讓故事主人公和讀者混個臉熟呢?必殺技就是——我有一個朋友。

  於是作者的這些朋友都極品,因為作者所到之處愛情簡直就屍橫遍野,而這些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不但對此視而不見,反而令人出戏地另闢蹊徑對作者頌揚道“張嘉佳,你的文字真好”、“張嘉佳,我很喜歡你的一句話”……這簡直就是史上第一本自帶彈幕的書啊!——還是主角自己上線發的彈幕,而且是用來捧導演的!這就好像你在路邊看見一乞丐在破碗旁邊擺了一張父母遺照說可憐可憐我吧於是路人紛紛慷慨解囊,然後你走近一看發現慷概解囊的路人不就是照片上那兩張臉麼!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無知少女都會去走近一看,於是你會相信這些故事的真實性,進而相信這些故事或許就發生在離你不遠的地方,然後流淚——就像為素不相識的地震遇難者一樣,彷彿這些故事的主角遭遇的都是天災。雞湯下肚,產生的一個實際效果是可以半感恩半慶幸地自我安慰,活著真好,我的愛情活著真好。摘錄一位網友的留言:“我看完就是哭,然後什麼感覺都沒有。”

  眼淚有時候就是這麼廉價。

  本書的目標受眾就是那些有“被感動”需要的人們,有哭一場的需求的人們。這些人的生活要麼太苦,急待一個發洩的視窗,要麼太閒,只要有一些情緒即使是負面的也比啥都沒有強。所謂的睡前讀物也就是滿足一下這些受眾在一整天的一事無成之後一點點可憐的情感需要,特別是多數單身狗都體驗過在深夜入睡前找不到人說話時的寂寞,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樂於見到有人比自己更慘。這時,當一個“文字真好”的人以朋友的面目來把這樣的故事講出來,把劇中人的距離與讀者拉近,會受到追捧也是順理成章,王小波說的嘛“周圍有一種熱哄哄的氣氛,好像每個人都在關心我”。

  所以,很不幸的一點——喜歡這本書的讀者,你缺愛。

  稍微能起到安慰作用的是,聽說書裡的這些爛故事要被拍成電影了,還不止一部,可見這年頭缺愛人群市場巨大。也是,人人都有初戀,導致愛情故事即使再爛,人們的容忍度還是比其他故事要低一些,只要肯把一生一次的愛情拿出來賣,順帶加上抖機靈的微博段子,在這一面吃快餐一面營養不良的年代,一點都不用擔心收不回投資。

  我本該在看副標題的時候就不再讀下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