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讀後感範文(精選11篇)

《李時珍》讀後感範文(精選11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李時珍》讀後感範文(精選11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李時珍》讀後感1

  近兩天,我看了《李時珍》這本書。書中的藥聖李時珍這一形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時珍是個藥聖,創寫出被譽為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本草綱目》。有一次,他為了研究武當山的仙果,於是冒險來到這裡,從山上採來了幾顆榔梅,帶回鄉研究,他翻遍了書籍,終於瞭解了榔梅的奧秘:其實榔樹就是榆樹,只是可以止渴、清神罷了。李時珍的毅力讓我感動。李時珍在和那些道士們醫學見解不同下發生過激烈的爭吵,但他卻不會被道士的見解所迷惑,還信任自己的醫術,成功救了許多人,他救人從來不收醫藥費,還給那些窮人贈送糧食,他覺得:醫生是為人們治病的,沒有必要收取藥費。

  當我合上這本書時,我更加敬佩李時珍,我彷彿穿越時空,看到了他艱辛攀爬高山採集草藥的身影;彷彿看見了他夜裡寫書的身影。

  我從《李時珍》這本書體會到做人一定要成為有毅力、有耐心、有見解的人。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李時珍》讀後感2

  李時珍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藥物學家。他出身醫學世家,但在當時的封建社會里,鄉醫的地位一直很低,父親為了能扭轉家族貧窮的狀態,希望他熟讀四五,學做八股,考取功名,求得官職,李時珍也的確是聽從父命,發奮苦讀,多次赴考,可惜只在第一次14歲時考中秀才,之後就一連三次名落孫山,無緣進士。

  事實是,他的興趣所在是醫學,棄醫從儒本身就違背了自己的心願,終於在屢次科考失敗後,他才堅定學醫信念,向父親表明立場,“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從此李時珍隨父學醫,讀了萬卷書,行了萬里路,嚐了無數藥,救了無數人,一生都在踐行自己的志向,也憑著自己的精湛醫術當了官,進了皇宮,還有幸見到了皇上,只可惜皇上只重仙丹不重醫,並未讓李時珍的高超醫術得到最大的發揮,也沒有接受李時珍重修本草的建議。

  即使沒有任何經濟與官方的支援,李時珍也堅決不放棄自己的夢想,他憑著長期的醫療實踐經驗,本著尊重事實的的嚴謹醫學態度,懷著救死扶傷的仁愛之心,跋山涉水,活捉蘄蛇,嚐遍百草,拜師求學,鑽研醫典,在52歲時開始編寫《本草綱目》的初稿,歷時27年編成。《本草綱目》是我國古代藥物學的總結性鉅著,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本書“博而不繁,詳而有要”,收錄藥物1892種,附藥圖1109幅,附方11096方,不僅在現代藥物學和醫學的研究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時在動植物、礦物、天文、地理、哲學、文學和化學、農學等方面都產生了極大的價值。

  李時珍的故事再一次印證了,一個人的學習興趣與人生目標對一個人的成長是多麼重要,想到孩子們以及我們,其實每天都像機器人一樣的生活著,孩子們學習做題,週而復始,大人們朝九晚五,年復一年,只有少數人成功的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為什麼?興趣和理想,我想是這樣的,看看那些偉大的大家們,幾乎每個人都有心繫家國的夢想,並在自己喜歡的領域為之努力奮鬥!又一個問題拋過來了,如何讓自己和孩子順利找到自己的人生座標和興趣所在呢?

  《李時珍》讀後感3

  《李時珍》這篇文章寫的是李時珍成長的故事,文章的主要內容是:很早以前,在蘇州瓦硝壩的中醫李月池家,一個男孩出生了,他就是李時珍。

  李時珍從小就熱愛醫學,在家的後院裡纏著爸爸問這問那,那是因為爸爸家的後院裡有很多草藥。隨著時間的流逝,小時珍一天天地長大,他八歲時,後院的草藥全被他認完了,但是他認為這還不夠,還要繼續人,他爸爸沒辦法,就只好帶他去山上見識見識各種草藥,父親每次實地講解草藥以後,小時珍都記在心裡,而且他的記憶力很好,父親再問他時,他都能回答正確。就這樣,李時珍長大後,把《本草經》修改成了《本草綱目》。

  讀完《李時珍》這篇文章,我知道了很多知識,特別是知道了李時珍從小熱愛醫學,愛得如痴如醉,平時總是纏著父親不放,勤奮學習,記住了很多花草的藥性、用途。李時珍就是在父親的影響下,這樣耳濡目染,為民行醫的願望越來越強烈的,他的勤奮努力,讓他把前人寫下的《本草經》修改成了《本草綱目》,真是了不起。

  我要向李時珍學習,從小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努力學習,爭取進步,將來為人民服務,為父母爭光,為祖國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李時珍》讀後感4

  當我讀完《李時珍的故事》時,被深深的感動了。

  李時珍的父親是李言聞,他是當地有名的醫生。李言聞希望兒子去考官,哪怕只是一個小官,也比做醫生強。可李時珍卻不那麼想,他說:“看著鄉親們受著病痛的折磨,我怎能有心整天讀哪些沒用的東西呢?還是讓我學醫吧!”李言聞只好答應了他。李時珍跟父親學醫十分勤奮,醫術越來越精。後來,因為一個人吃了他開的藥以後竟然死了,原來是病人由於不認識藥而抓錯了藥。李時珍就想編一部書叫《本草綱目》。經過了27年,李時珍終於編成了這本書。《本草綱目》一共52卷,190多萬字,記載藥物1892種,而且每種藥物都詳細的記載了產地、形狀、氣味兒、公用、採集、製作的方法,對不常見的和易混淆的藥,還附有1160幅形象逼真的插圖,使人容易辨認。它真是一部偉大的醫學寶典啊!

  我要學習李時珍為民著想和永不放棄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廢,也不能自私自利。一定要堅持做一件事,不成功就不做第二件事。不能像我學跳舞那樣,覺得太苦就不學了。如果你堅持做一件事,就一定能做好。

  《李時珍》讀後感5

  星期六,我讀了一篇《李時珍》的故事,非常動人!

  李時珍是我國一位偉大的醫藥學家,他寫了一本舉世聞名的《本草綱目》。為了寫《本草綱目》這本書,他用了10年的時間,將古代的醫書幾乎翻了個遍,記了很多的筆記,他還親自實踐,到深山野林採集草藥。為了深入研究,他還經常冒著生命危險,吃了一些有毒的草藥。從中可以感受到他是一個非常敬業、不怕千辛萬苦的男子漢。

  文章中還寫到他給人看病經常不收錢財,只求別人告訴他一點土方、偏方,一點有關藥材的知識。我從這裡可以看出李時珍是一個大好人,還是一個虛心好學的人。

  我一定會好好學習李時珍的精神的!

  《李時珍》讀後感6

  醫生,在現代社會里被人尊稱為“白衣天使”,可在明代,醫生的社會地位卻很低很低,甚至與“巫卜”一起列入“九流”那類職業裡。在這樣的社會環境裡,竟出現了一位流芳千古的名醫——李時珍。

  李時珍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醫學。重修《本草》是他為醫學作出的最巨大的貢獻。李時珍為了重修《本草》,歷盡了千辛萬苦:他觀察動物,核實前人的記述;他採集礦物,研究藥用礦物;他為了瞭解藥用後的反應過程,甚至拿自己當試驗用體會藥力……但值得慶幸的是;他的艱苦沒有白費,他成為了世界人民公認的偉大醫學家!

  李時珍為了研究醫學,可以不顧生命危險。可是我,在困難面前總是低頭,沒有恆心,沒有耐性,不好問也不好學……想到這裡,我下定決心,一定好好兒向李爺爺學習!

  我,一名小學生,之前對自己以後的路該怎麼走,我很是迷茫。但是,當我讀完《李時珍的故事》後,我終於明白了:只要你“活到老,學到老”;只要你“一步一個腳印”;只要你有目標、有行動、有恆心;只要你能像李時珍那樣不折不扣地學習,一切願望都能實現!

  “真難!”我又為了一道難以計算的數學題而頭痛。“是做?還是不做?”我猶豫不決。就在這時,我腦海中又浮現出李時珍不顧生命危險嘗百草的情景,心裡想到了他所遇到的更大、更艱辛的困難。“我這點小困難算什麼?”我靜下心,“對,我的目標是作對它!”學著李時珍,我認真分析起這“病”的“病因”,一邊又拼命思考這“病”的“治法”,開什麼“處方”……一切手段都嘗試過了,怎麼?我這笨腦袋就是不開竅呀!“好!軟的不行來硬的!”我將上課時所有的“治病法”都一下子抬了出來。在我的“非常手段”下,“病魔”不得不束手就擒。“謝謝你!偉大的老師,不,是引路人!你讓我這隻迷路的小羊羔,又重新找到了回家的路!”

  科學的巨人——李時珍,連同你的《本草綱目》,將永遠留在中華民族的光榮史冊上,永遠鐫刻在我的心上,世界人民的心上!

  《李時珍》讀後感7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書名叫《李時珍》,講的是李時珍克服千難萬險,刻苦鑽研醫學,終於寫出了著名的醫學鉅著《本草綱目》的故事。

  讀完這本書,我對李時珍堅持不懈的精神無比佩服,李時珍為了修改古書,造福百姓,去太醫院當官,當他知道在太醫院無法修草本時,毫不猶豫辭官而去,連榮華富貴都不要了,可見他修草本的決心。後來,李時珍走遍大江南北,歷經千辛萬苦,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終於完成了藥物學著作《本草綱目》,實現了他多年的夙願。

  看看李時珍的堅忍不拔,再看看自己,覺得差距太大太大了,我之前的夢想很多,其中最大的夢想就是當一名科學家,不過我並沒有為理想而努力。今後我要向李時珍學習,有了目標就不放棄,相信只要不懈的努力,我的夢想就能變為現實。

  《李時珍》讀後感8

  《李時珍》寫的是李時珍成長的故事,文章的主要內容是:很早之前,在蘇州中醫李月池家,一個男孩出生了,他就是李時珍。

  李時珍從小就熱愛醫學,在家的後院裡纏著爸爸問這問那,那是因為爸爸家的後院裡有很多草藥。隨著時間的流逝,小時珍一天天地長大,他八歲時,後院的草藥全被他認完了,但是他認為這還不夠,還要繼續認,他爸爸沒辦法,就只好帶他去山上見識見識各種草藥,父親每次實地講解草藥以後,小時珍都記在心裡,而且他的'記憶力很好,父親再問他時,他都能回答正確。就這樣,李時珍長大後,將《本草經》修改成了《本草綱目》。

  讀完《李時珍》這篇文章,我知道了很多知識,特別是知道了李時珍從小熱愛醫學,愛得如痴如醉,平時總是纏著父親不放,勤奮學習,記住了很多花草的藥性、用途。李時珍就是在父親的影響下,這樣耳濡目染,為民行醫的願望越來越強烈的,他的勤奮努力,讓他將前人寫下的《本草經》修改成了《本草綱目》,真是了不起。

  我要向李時珍學習,從小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努力學習,爭取進步,將來為人民服務,為父母爭光,為祖國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李時珍》讀後感9

  古時候有個名醫叫李時珍,他聽說曼陀羅花這種藥草有麻醉作用,可是世人還不不知道合適的服用量。李時珍決定自己來試,他吃了一點以後對徒弟說等一會兒藥力發作以後你用針扎我再用刀在我手上割看還痛不痛。過了一會兒,李時珍覺得有些頭暈、心慌,可徒弟用針扎時他痛得將手縮了回去。他又吃了一點,李時珍就暈了,徒弟用針扎、用刀尖劃他一點也不知道。就這樣,李時珍終於摸清了吃麻藥的準確用量。

  李時珍用他一生的心血,終於寫完了《本草綱目》。《本草綱目》全書共52卷,有一百九十多萬字,記載的藥物有1892種,每種藥都詳細地記述了產地、形狀、顏色、氣味兒、功用和採集、製作的方法。還有1160幅插圖。這是古代任何一部本草書所不能比的,是一部偉大的醫藥學巨典。

  讀完《李時珍的故事》,我肅然起敬,欽佩不已,李時珍是一個偉大的人,他的執著、認真、勇敢值得我們學習。

  《李時珍》讀後感10

  聽到《李時珍》影片中其父親說的這句話後,我心中不禁想:在逆流中的船還能行駛?那一定是一隻不怕困難,乘風破浪的船。不錯,李時珍的一生就如同這隻船,在逆境中前進。

  影片《李時珍》的主人翁李時珍,是我國古代一位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編寫了一部醫學著作《本草綱目》。在編寫書籍的過程中,困難如急流中的大浪,一個接一個向他湧來。但他卻頂著困難,毫不退縮,永往直前。在他採集藥材,蒐集資料的過程中,他的一個徒弟為了一本札記,為了師傅,被無辜殺害。一天,碧空萬里無雲。李時珍與兩個徒弟攀著繩子,爬上了仙山。這次收穫不小,發現了包括師傅渴望的曼陀羅花在內的許多奇花異草。他們邊採集,邊記錄。當三人正要回去時,突然發現背後一群道士手拿木棍瘋狂地向他們奔來。三人趕緊往回跑,但還是被他們追上,並綁了起來。老道士將三人大罵一頓還不罷休,一將奪過札記,扔進火爐。一個徒弟拼命掙脫,不顧燙手的火苗抓起剩餘部分就跑。他跑到萬丈深淵前,被道士追上來推了下去。等李時珍與另一個徒弟找到他的屍體時,他手中還死死抓住那本札記的幾頁。面對如此巨大的打擊,李時珍不灰心,不洩氣。

  看到這裡,我不由想起了自己學琵琶的事。前年暑假期間,由於看到鄰居彈琵琶,感到好奇,便嚷著媽媽給我買了琵琶,在學習班報了名。開始覺得新鮮,學習比較認真,能按老師的要求去練習。可學習了一段日子,假指甲將我的手指磨出了幾道紅印。我開始意識到,學琵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我學習到用右手的大拇指與食指撥琴絃時,發現要點好掌握,可要練就一定的速度,並非一日之功。我厭倦了,灰心了,心想:練習這麼難,又這麼苦!還是不學了。不管媽媽怎麼勸說,我再也不想去吃那苦頭了。現在,每當看到那將被丟棄在一邊的琵琶,就為自己害怕困難,向困難低頭的行為深感慚愧。

  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必定會遇到許多困難,遭受許多挫折,如果知難而退,就會一事無成。只有從小注意磨鍊自己的意志,培養自己吃苦的精神,以李時珍為榜樣,迎難而上,不畏艱難險阻,才能實際自己心中的理想。

  《李時珍》讀後感11

  這篇課文的題目與第一自然段說明了李時珍師徒二人在察訪藥材時十分辛苦,而最後一個自然段不寫寺中的人,卻寫了寺外的情景,這是首尾呼應同時也加重了主題,令人回味無窮。這麼寫的好處是可以表明出李時珍夜宿古寺時的艱苦。

  寺外,山風呼嘯,貓頭鷹在尖叫著,荒涼悽清,這是人民對陰森森的古寺的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也是李時珍師徒倆餐風飲露,曉行夜宿。就在這如此惡劣的環境中,卻有一個人的心似“一輪圓盤似的月亮”心境像月亮一樣寧靜,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

  夜已經深了,他還在趁著這大好月色研究草藥,他就是李時珍。李時珍嚴謹認真和察訪藥材所經受的辛苦,深化了文章。所以李時珍說:“我們修訂的《本草綱目》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

  皓月當空則表明夜已很深,而李時珍師徒仍舊在研究藥草。這樣寫更加襯托出李時珍不畏艱苦,一心修訂好《本草綱目》的偉大形象,也深化了主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