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借箭》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孔明借箭》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孔明借箭》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孔明借箭》讀後感1

  在我國的文學天空上,有四顆耀眼的星星,那就是四大名著。這個週末我就把其中的一顆星星——《三國演義》給重新溫習了一遍。其中有不少精彩的片段,比如《關羽溫酒斬華雄》《孔明借箭》《火燒赤壁》等。而我最喜歡的片段還是《孔明借箭》。

  這篇文章主要說了:諸葛亮借箭的起因、經過、結果,突出了諸葛亮才智過人、智慧出眾、顧全大局的特點,也寫出了周瑜的妒賢嫉能、心胸狹窄、魯肅的忠厚老實、曹操的謹慎多疑的特點。諸葛亮成功的原因有四點:一是有魯肅的大力配合;二是因為利用了曹操謹慎多疑的特點;三是他精通天文,利用有霧的特點,借箭的妙計才得以實施;四是他考慮周全,安排巧妙。

  諸葛亮是才智過人的,而我們應該多學習,爭取做一個像諸葛亮一樣的人,而不是應該像周瑜一樣,做一個心胸狹窄、妒賢嫉能的人。

  說到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我不得不佩服他草船借箭的事。由於周瑜嫉妒諸葛亮的才能,所以要諸葛亮在十天之內造好十萬支箭,以此陷害諸葛亮,但是諸葛亮憑藉自己豐富的天文氣象知識,準確推算出在第三天夜裡,江面上必然有大霧。於是向魯肅借來二十支小船與稻草人,並憑藉對曹操謹慎多疑的瞭解判斷他不敢輕易出兵,只好用無數的的箭來試探情況,用這一計向曹操“借箭”。最後箭如期交付,周瑜長嘆不如。

  在最後,周瑜感慨地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不如他!”周瑜的話既是他自嘆不如的表白,又是全文讚頌諸葛亮足智多謀、才能驚人的又一個突出表現。諸葛亮透過自己的智慧而完成了任務,讓周瑜的陰謀詭計沒有得逞,這是周瑜萬萬沒有想到的,所以周瑜由衷地感嘆。

  在魯肅與孔明聊天時,幾次提到魯肅的“驚”和孔明的“笑”。從中我體會到了諸葛亮大智大勇、決勝千里的風範以及對整件事情的發展與結果早已瞭然於胸。

  這篇文章告訴了我們:做人不要妒賢嫉能,妒賢嫉能的人最後是沒有好結果的。

  《孔明借箭》讀後感2

  書是一種寶貴的財富,讀書讓人愉悅。在書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的深情;在書中我們可以找到自己的縮影;在書中我們可以如同身臨其境體會書中人的情感;在書中……

  在四大名著中有異曲同工之妙的便是《水滸傳》和《三國演義》了,它們一樣都有一種深沉的悲劇因素蘊含其中。《三國演義》給人的感覺更多的是氣勢磅礴,人物眾多而個性鮮明,而讀《水滸傳》給人的感覺則是迴腸蕩氣,他們殺貪官,懲惡吏,使人拍手稱快,但由於接受招,英雄們走上末路,令人扼腕嘆息。

  在《水滸傳》中,我們會看到形形色色的英雄人物,有及時雨宋江,豹子頭林沖,黑旋風李逵,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格、個性,他們不僅英勇機智,而且在一次又一次的濟貧扶危的義舉中,他們如同一面靚麗的鏡子照出了高尚的品格和純樸的個性。

  林沖,一個有著濃厚悲劇色彩的人物,自己身為八十萬禁軍教頭,有著富裕的生活,崇高的地位,還有一位美貌才氣的妻子,這本是個讓人羨慕的古代生活,卻因為高俅陷害刺配滄州,誰知高俅一夥人仍不放過他,繼續派陸虞候陷害謀殺林沖,林沖得知後只好殺死陸虞候三人,儘管林沖的手段殘忍,但是卻是因為官的逼迫,讓一個原本生活富裕,不該到梁山的人出現在梁山。

  在施耐庵的筆下,我看到的林沖是位為人解憂排難,在被高俅害的家破人亡的時候忍辱求安,不思反抗,在自己親耳聽到陸虞候三人的對話後才英勇果敢,憤而抗爭。這些性格在書中的一些細節中便可看到體會。

  在林沖從李小二中得知陸虞候要謀害自己時,便要去街上買把解腕尖刀,這個細節表現出他是個到不離手、細心謹慎、剛強正直的人。但是過了三五天,尋不到陸虞候,林沖他也自心慢下,這裡表現出他也有隨遇而安、委屈求安的軟弱思想。在去買酒出門的一系列動作中,看出他是個謹小慎微、唯恐出事的人。

  林沖親耳聽到陸虞候一夥人實是謀害自己時,“潑賊哪裡去!”“潑賊!我自和你無什麼怨仇,你如何這等害我!”這些語言表明林沖終於憤起反抗,殺害陸虞候三人,最終走向梁山。

  還有林沖在朱貴小店中寫的詩,顯示了他丟掉隨遇而安的幻想,奮起反抗的精神,有一種悲壯的氣氛。林沖是一個當之無愧的英勇無畏的造反英雄!

  在風雪山神廟這篇文章中有不少的環境描寫,如“正是寒冬天氣,彤雲密佈,朔風漸起,卻早紛紛揚揚卷下一天大雪來。”正面描寫了天氣的寒冷,讓人覺得蒼茫,雄厚。不僅推動了請節發展,也烘托了人物由忍辱負重到奮起反抗的變化。

  林沖從軟弱到反抗的一系列性格轉變,無不體現了當時社會氣氛黑暗和腐敗,表現了在官的壓迫下,人民群眾反抗統治者是必然性的。

  在現代社會中也有不少的官員,因為自己的私慾和貪婪,走上了貪汙的犯罪道路,這些人最終會被人民告發,被法律所懲罰。現在我們的生活是和平的美好的我們要珍惜現在,懂得恩情,做一個對社會貢獻的人。

  《孔明借箭》讀後感3

  讀文《孔明借箭》,我禁不住為文章才細節的精彩描寫拍手叫好,又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讚歎不已。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周瑜十分嫉妒諸葛亮的聰明才智,要以“造箭”的名義陷害他。諸葛亮想出了對策,又算定三日之內必有大霧便答應周瑜要在十天之內造得十萬支箭。諸葛亮向老實的魯肅借了二十隻船,每船軍士三十個,並要千餘個稻草人。在第三日四更時分來到曹操水寨前,擂鼓吶喊,曹軍忙在江邊放箭,箭正好紮在稻草人上,當船的一面扎滿箭後,又掉頭將另一面轉過來,再次擂鼓吶喊,當兩面都扎滿箭後,正要霧散,諸葛亮忙令船回到江邊。就這樣諸葛亮不費半分之力,已得到十萬支箭。在我為諸葛亮重視細節而拍手叫好之餘,我想到了自己——

  我是一個十足的繪畫迷,尤其喜歡國畫,國畫中我最擅長“葫蘆”、“葡萄”等寫意畫。可我有個粗心大意的壞毛病,畫葫蘆忘了勾葫蘆葉的筋,畫葡萄忘了畫臍,畫牡丹忘了畫蕊......總之,一幅畫總要少些什麼東西。在生活中我也是這樣,比如老師讓籤午休條,我明明午休了卻忘了籤;美術老師讓拿國畫材料,我都準備好了卻忘了拿......啊,粗心大意,這個壞毛病總是伴隨著我。

  我的粗心大意和諸葛亮的重視細節比起來,真有著天壤之別呀!我從中悟出:凡是重視細節的人,做事更容易成功。諸葛亮如果不瞭解魯肅,就借不到船,怎能成功?如果不瞭解曹操,怎敢只帶六百軍士來曹操水寨,何談借箭?在借箭的船上,他如果不和魯肅飲酒,怎能看出船的傾斜程度,假如船一面的箭太多,船就會沉下去,和談成功借到箭。這個道理和我的繪畫是一樣的,在畫葡萄時,看得就是葡萄的臍,如果臍就沒有點,和談是一幅好畫。在畫葫蘆時,看得就是葉子上的筋,如果筋就沒有勾,何談事一幅成功的作品。因此,我以後也要做個重視細節的人。

  讀完《孔明借箭》,不僅讓我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敬佩不已,更讓我明白了凡事都要注重細節,不能粗心大意,只有這樣才能成功。這就是——注重細節才能成功。

  《孔明借箭》讀後感4

  《用奇兵孔明借箭》是《三國演義》裡很著名的故事。

  這篇文章講得是周瑜嫉妒諸葛亮的才能,就像故意刁難他。周瑜要諸葛亮在十天之內準備十萬支箭,諸葛亮說十天太長了,只需要三天。諸葛亮向魯肅要了二十艘船、六百士兵,還有一些青布和稻草。前兩天,諸葛亮做了一些稻草人放在船上,然後第二天一早他帶著士兵和船駛向曹營。快到曹營時,他命令這些士兵打起戰鼓,曹操嚇傻了,馬上命令弓箭手射箭,箭全部射到稻草人身上去了。諸葛亮等稻草人身上的箭差不多十萬支了後就掉頭回家了。這時周瑜已經在岸邊等候取箭了,他看到有那麼多的箭,只好嘆氣承認自己不如諸葛亮。

  諸葛亮真是神機妙算,我要學習他的.這種機智,面對困難尋找解決的辦法,並且用知識合理應戰對手的能力。我也佩服周瑜敢於承認自己的弱點,願賭服輸的精神。

  《孔明借箭》讀後感5

  很小很小的時候,我常常牽著爸爸的手去賞花兒。記得有一次,我問爸爸:“爸爸,您最喜歡什麼花兒?”爸爸說:“我?我喜歡落花兒,也就是落紅。”我笑著說:“爸爸真傻!爸爸真傻!枝頭顏色鮮豔,芳香撲鼻的花兒您不喜歡。您喜歡皺巴巴的落花兒。”爸爸摸摸我的頭說:“你還小,不懂。社會需要許許多多像爸爸這麼傻的人。”我對爸爸的話沒有理解,卻只顧賞花追蝴蝶去了。

  直到去年我九歲生日,才對爸爸的話有了理解。我生日這一天,爸爸因為工作忙不回家。我委屈的淚水吧嗒吧嗒的落下來。爸爸在一所邊遠的國門學校工作,學校裡有很多留守兒童,為了這些留守兒童,爸爸常常晚上不回家。可我萬萬沒想到,連我的生日他也不回來。我越想越委屈,便“嗚嗚嗚”的哭出聲來。

  這一幕被媽媽看見了。媽媽把我久久擁入懷中,幫我擦乾眼淚,遞給我一本書鄭重的說:“孩子你看看這本書吧!你會理解爸爸的。”這本書名為《奮發向上,崇德向善》。裡面的一則則故事感動著我。特別是: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讓我漸漸明白:各行各業的人們在默默地奉獻才有我們的幸福生活。“有愛心,講奉獻。”不是嘴上說說,紙上寫寫。想到這我不禁臉紅了。

  當媽媽為我點燃九根生日蠟燭,紅紅的火焰燃燒掉我的任性、自私。這時爸爸發來微信圖片:一幅滿園的花,滿地的落紅。下面寫著:不為浮華遮望眼,願做春泥化落紅。孩子,有無數老師的奉獻,才有你們的幸福生活。不要怪爸爸。

  這時,媽媽讓我開啟《小學生必讀詩詞》。我找到了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其五》,慢慢品讀: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靠著註釋我理解了落花精神——默默奉獻。

  我深深的感動了。老師們默默的堅守,可以讓一個個孩子在陽光中成長,亦可以將一位位老師的青絲變成白花,能讓一顆顆小樹的嫩芽蓬勃成傲人的青蔥,亦可以將凋零的落紅柔化成一年一年滋養生命的春泥。

  後來,我再看《奮發向上,崇德向善》感覺每一字裡行間,都在播撒著愛的種子,奉獻的力量。讓我想起了冰心老人的經典妙語:“愛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道路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瀰漫。”我深深理解了爸爸與落花的不解之緣。我似乎也愛上了落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