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騷》讀後感範文

《離騷》讀後感範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離騷》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離騷》讀後感1

  《離騷》是屈原的文化作品,這首具有濃濃的浪漫主義政治抒情詩,是屈原作品中最具代表性、思想性、藝術性的佳作。其所以用離騷為詩名,司馬遷說,離騷即離憂。東漢大詩人王逸說,它含有離別憂愁的意思,因此後人常用騷賦代指屈原的作品。

  《離騷》大約可分十二章,依次從追求家世、姓名由來,歷數上古君主為政得失,申述自己遠大的政治理想和政治鬥爭中遭受到的迫害,以及對社會政治黑暗的揭露和批判,對幻想中美政理念的闡述等。此文寫於何時,司馬遷用“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八個字加以說明,即屈原放逐到江北時,他是在內心充滿著愛國激情和憂國憂民情況下寫成的。

  從整個詩體上看,又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詩人對往事的回顧,主要述寫了家世出身、政治抱負、忠而被疏後的痛苦和堅持理想的執著追求;

  第二部分,以女嬃之勸和遠行為契機,寫下了自己先後經歷過的重華之證,帝閽之拒,求女之敗,描繪了個人一生不懈追求美政理想的艱辛及理想破滅後的殘酷現實;

  第三部分,抒寫了詩人在艱苦的環境中沒有放棄的精神,他曾問卜求巫,並聽二者建議,決計遠行時對故國鄉土的強烈眷戀,不忍離開的矛盾心理,以對比或對物述說的方式,表述自己對政治改新的要求和追求美政的執著。透過哀君主之昏庸,怒黨人之卑劣,而生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及堅持正義不與奸邪同流合汙的堅定立場和九死未誨的鬥爭精神,故後人評曰:“可與日月爭光也”。

  《離騷》讀後感2

  許多人不能理解屈原,認為他是個心理脆弱,具有強烈愛國主義精神但只知一死了之的懦夫,在他們看來好死不如賴活著,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可是當一個人真正絕望的時候,死也許是他最好的出路。

  屈原因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嫻於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三閭大夫。屈原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

  在屈原看來,他的“美政”理想正慢慢地在生根發芽,只要楚國堅定不移的走這條路,那麼最終會擺脫被秦欺凌的處境從而達到富強,國泰民安。屈原在腦子裡勾勒著祖國的大好河山、壯麗前景,那時的他是多麼的壯志勃發,雄才偉略啊,他的愛國熱情終於有了用武之地。可是好景不長,“世溷濁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他的才幹很快遭小人的妒忌,不久便被楚懷王疏遠,於是他的治國宏圖立馬變為泡影,一切抱負沉入海底。屈原從天上重重的摔入深淵,其心中的憤懣與愁苦可見一斑。

  在這樣的處境下,屈原對混沌的政治局面毅然加以斥責,不顧遭到更嚴峻的迫害。“亦與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寧溘死以流亡兮,餘不忍為此態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而轉念一想,又何必死呢。不如“及行迷之未遠”,“退將修復吾初服”。但屈原畢竟是個有政治理想的人,他無法面對混濁不堪的局勢退而獨善其身。朝廷中沒有同道之人,就連自己最貼心的女伴也勸自己明哲保身。

  現實中他是如此孤獨,無處申訴內心的憂愁和痛苦,無奈之下,“就重華而陳詞”。其實這仍是屈原面對蒼天,面對虛無的一次內心獨白。這種尋求安慰的申訴並得不到回應,他的心緒仍不見平靜,他仍舊一再抽泣,“沾餘襟之浪浪”。這淚是一個充滿理想抱負的男人在理想破滅之時,在失意、悲痛、被世界遺棄之時流下的淚水。“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哭過之後他卻發現自己近乎絕望的悲歌不但沒有使自己妥協,卻使自己的政治觀點更加系統化,思想更加明確,信心更加堅定。他又一次想起懷王,於是又一次“叩關”,然而司門人卻根本不給他開門,求見天帝的願望落空。對懷王的思戀和欲親近而不得的現實矛盾、心理矛盾以及思想上的追求、挫折、失望和苦惱,再一次深深的觸痛了屈原。

  我們是人,不是神,即使承受力再強的人也經不住這人生一次又一次毀滅性的打擊,屈原無法在沉默中爆發,於是只能選擇在沉沒中滅亡。

  我們可以想象,在屈原滿腔愛國熱血無處揮灑、自己慘遭讒被害、眼看祖國大好河山倍受秦國蹂躪、老百姓流離破散食不果腹的'情境下,他唯一能做的僅僅是眼睜睜地看著,肉體上和精神上飽受著無法救祖國於水深火熱的苦悶的雙重摺磨,死對他來說已經是一種解脫了:那麼痛苦的繼續還不如結束一切痛苦。現在我們可以那麼輕巧地評論著屈原的感受好象我們也如此經受過一般,可是,真的,他所承受的苦我們又能理解多少呢?

  有時我會想屈原你老老實實活著做一個平凡的人不好嗎?幹嗎想那麼多愛國不愛國的事,無故的這樣折磨自己何必呢?!可是後來又轉念一想,社會上的確是需要有這麼些我們眼裡的“傻人”,否則人們在精神上就沒有向善的、美的追求,這些人是我們膜拜的榜樣、是我們前進的方向,如果沒有這些人的存在,也就無所謂的善惡,也就無所謂的社會精神,人活在世還是需要一些心靈的震撼的。

  我很佩服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他堅持真理,寧死不屈,在他面前我感受到了自己從未有過的渺小,同時也留給我其現實意義的思考:如今,在物質條件比較優越的社會更需要像屈原這樣的人,我們的社會需要奉獻、需要愛。

  《離騷》讀後感3

  蒼涼的黃昏下,你獨咽斷那楚楚南天。千古登臨,被玩弄的餘暉,散落在歷史的深淵,微燻成殷紅的一片。

  黃昏老去,遺落殘陽。沉澱在湘水中的愁怨,被紅塵腐蝕的歲月醞釀……

  風不懂,雨亦不懂。

  長劍在腰,卻無法劃破紅塵鎖鏈,只撩蘆葦,惹清風,為你搖晃蒼白的頭顱……

  公元前278年壬月初,在這個九毒之首的毒月,蒼天一角的眼淚為你稀釋了苟且偷生的痛苦,冰徹透骨的湘水,徹底凍結了令尹子蘭和靳尚對你的仇視,漫天的流言被楚頃襄王的昏庸冷到了極點。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你的本色沒有被奸臣的謊言摧毀,你毅然抱石投江,你的反抗與無奈被歲月沉甸甸地搖晃……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下下而求索”,你不願輕易地放棄。楚國的盛強還被你的忠心勾勒著。

  你堅持到了最後一刻,卻在這湘水中得到了永生的寂寞。

  風雲不再,歷史仍流。你那深愛的楚國山河,早已繽飛、銷盡……江山換了,你的心也還隨江山變嗎?你無法再回答。但千古流韻的《離騷》中,飄逸著你的堅毅與頑強,偉大的愛國情懷似一股風,在華夏血脈中穿遊!是的,踏過五千年的風霜雨露,你始終都沒有變過!

  在紅塵俗世中,你不願做任人擺佈的棋子。汩羅江畔,你為了堅持自己的本色,寧願做荒野沒有歸宿的靈魂……

  微雨的黃昏中,為了自己本色的生存,我們義無反顧,在一片雪地上前行,看那燈火搖曳著生命,直至衰老……

  《離騷》讀後感4

  很久以前就想讀讀《離騷》,但每次拿起它來看了幾句後,就挺不住了,實在靜不下心來攻這個艱深晦澀語句裡所蘊藏的楚文化堡壘。可梁啟超先生偏偏又說:“吾以為凡為中國人者,須獲有欣賞楚辭之能力,乃為不虛生此國。”而《離騷》是楚辭的代表作品,也就是說,要讀楚辭就先讀《離騷》一定沒有錯。所以,這個月以來,我放下了許多的所愛,一點點地咬它,總算將其讀完了。接下來,我還想咬著不放,梳理閱讀的感受和體會。

  關於《離騷》的題意,長期以來,眾說紛紜。最被接受的說法主要有二種,一種是以史學家司馬遷為代表提出的:離別的憂愁;一種是史學家班固提出的:遭遇憂愁。這二位史學大家對“騷”字的理解是一致的,都解釋為“憂愁”。他們的區別在“離”字上,古漢語中,“離”可理解為“分開”或是“告別”,同時,它通“罹”,即“遭遇”的意思。二位大家的說法都無可挑剔,一直以來被廣泛接受。但是,同樣的東西,不同時代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如果要結合現在的時代特點,我更願意將其理解為“離別時的牢騷”。

  屈原一生遠大的政治抱負和理想,終究得不到實現,反而被排擠得無處容身,最後不得不離開。《離騷》正是他對“離開”的一次情感的巨大宣洩。在形式上,跟我們現代人在單位得不到重用或是碰到其它一些自己看不順眼的事情,一氣之下走人去另謀高就時,禁不住要說幾句話來發洩積怨是一樣的。但從發洩的層次和境界來說,《離騷》是對自己追求政治理想所受到的排擠和打擊的控訴,是對昏君統治下腐朽政治的批判。堪稱千古第一牢騷,其特別之處在於:

  首先:全文結構宏偉,佈局嚴密;想象誇張,氣勢磅礴;所述場景雲纏霧繞,光怪陸離。不愧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起源。

  其次:透過修身與隨俗、忠君與怨君、戀國與去國這三組心理矛盾的刻畫,淋漓盡致地展現了詩人的憂患意識、鬥爭意識和人格完善意識。

  最後:在全詩的表達過程中,展示了一個愛國的、偉大的光輝形象。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