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彥《黃金》讀後感

魯彥《黃金》讀後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魯彥《黃金》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為魯彥一直所師法的魯迅先生,1935年在《<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序》中,首次使用了“鄉土文學”這一學術用語,並將魯彥等作家歸入了鄉土文學流派。而魯彥的作品之一——《黃金》,便是鄉土寫實小說的名篇之一。以下就讓我大致加以評述。

  陳四橋村的如史伯伯的家境是很不錯的:有十幾畝田,幾間新屋,“一切應用的東西都有”,而且“兒子讀書知禮”“又很勤苦”,在村裡也是屬於中等的人家了。然而發生了一件具有轉折性意義的事情,使這個“安安穩穩”的小有產家庭生活動盪起來:夫妻倆出門在外的兒子寄回來一封平信,說不能按時匯款回家了。於是如史伯伯連很便宜的蘿菔都不買了,為了省點錢。買菜、做羹飯、打發乞丐、還欠款······各種名目的事情使這個可憐家庭的存款越來越少,生活越來越窘迫,用如史伯伯的話說就是“這樣恥辱的'發抖的日子,我還不曾遇到過······”

  在我看來,物質方面的缺乏是如史伯伯生活難以過活的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們一家在陳四橋村所受到的來自周圍人們在精神方面的奚落以及欺負。只是因為兒子沒能及時匯款回家這一訊息“彷彿陽光似的,風似的”傳遍了整個村子,如史伯母去串門,平時看見她來總是“嘻嘻哈哈地說個不休”的阿彩嬸,招待她時突然變得甚是冷淡了,怕她來借錢還故意裝窮;平時“名聲本是很好”、“走到哪裡,都受族人的尊敬”的如史伯伯在婚宴上被輕視、欺侮與冷落;小女兒在學校也捱罵捱打,做寫很好的文章也被老師一意孤行地懷疑是抄襲的;吃羹飯的親房也存心挑刺找茬;就連地位低下的勢利乞丐也上門為難,強盜也明目張膽入戶行竊······“如果給了他們一點點,只要一點點窮的預兆,那麼什麼人都要欺侮你了,比對於討飯的,對於狗,還利害!”多麼勢利的陳四橋人哪!多麼黑暗冷酷的陳四橋村哪!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