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城市供水企業效益主要因素的調查報告

影響城市供水企業效益主要因素的調查報告

  在想要了解某一情況或某一事件時,我們有必要進行深入調查,並詳細地鑽研所獲的材料,最終形成調查報告。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份好的調查報告,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影響城市供水企業效益主要因素的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城市供水是城市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供水事業直接關係到廣大人民生活的正常秩序、工業生產的迅速發展及城市經濟的繁榮發達。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進一步發展,市場經濟制度的定位,以及加入WTO,城市供水企業面臨著走向市場經濟新的機遇,供水企業效益的好壞直接制約、影響著供水企業、供水事業的發展。針對目前我國大多數供水企業普遍存在經濟效益不佳等問題,現就其影響的主要因素進行簡要分析。

  —、影響城市供水企業效益的主要因素

  (一)政府部門對供水企業的攤派和干預

  長期以來,由於供水企業在城市生存和發展中具有基礎性、社會性、公益性的特殊地位,供水企業與政府之間存在很深的特殊依賴關係。一方面供水企業在供水資源、建設投資、地方政策、水價調整等諸多方面對政府有極大的依賴性;另一方面政府在城市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為了維護社會穩定,對供水企業除了正常的安全優質供水要求外,對供水企業人、財、物的攤派,使企業背上額外的負擔。對於虧困企業欠費、供水報裝有關規費酌減免以及城市建設過程中很多問題的處理上,政府常常透過犧牲供水企業的經濟效益,來緩解社會壓力。這樣不僅損害了企業的經濟效益,而且嚴重損害了企業的社會效益。

  (二)水價形成機制不完善

  水價是影響供水企業水費收入的直接因素,水價形成機制是影響供水企業效益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因素。由於歷史原因,我國水價普遍偏低,水價沒有充分反映水的使用價值,水費收入並不能滿足供水企業正常運營和擴大再生產所需要的資金。長期以來,水價的制定偏離了完全成本的概念,受福利事業性質收費的思想影響,水價的形成沒有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水價形成機制不完善,水價調整不到位,水費回收自然就難於保障供水企業的效益。

  (三)城市建設發展、改造城市管網、提高供水質等促使供水成本增加

  1、城市建設發展的需要。隨著老城區改造以及新城區的建設,城市供水管網不適應供水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大多數供水企業管網管材質量差且漏耗高,必須逐步更新改造;而新城區的建設又需要同步發展新的供水管網,這些工作需要大量資金投入;

  2、源水惡化、出廠水水質標準的提高。中國水源汙染形勢十分嚴峻,全國90%的城市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汙染,每年有590億噸的汙水汙染江河湖庫。汙染已成為我國城市安全供水的最大障礙。按建設部要求,從2000年起,全國供水企業出廠水濁度不超過1度。這就要求供水企業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生產工藝、技術改造,加快對老水廠改造的步伐;

  3、實施一戶一表對企業效益的影響。按國家要求“城市供水應實行裝表到戶、抄表到戶”計量收費,推行抄收到戶工作後,供水企業承擔了樓內主管改造,水箱清洗、維護,戶外管道改造等工作,大幅度增加了執行維護成本,加大了管網漏失率;

  4、二次供水的經營管理。供水企業承接了大型居民小區、高層建築等產權(管理)單位的二次供水工作。二次加壓供水設施(含轉壓站、水池、水箱、管網等)的改造費、運營費由供水企業承擔,大幅度加大自來水公司執行成本;

  5、售水量下滑、欠費嚴重、水費回收難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在產業政策、經濟大環境和市場導向等多重壓力下,許多傳統的.行業,如機械、化工、紡織、印染、橡膠等傳統耗水量大的行業出現負增長甚至關停並轉,導致用水量大幅減少。取消底度、推行一戶一表、實施分類計量等利民工程改造導致售水量下降。

  部分城市供水區域內自備井濫開濫採十分驚人,其數量不斷增加。不但影響了城市水資源的有效保護,而且給城市供水管理帶來極大隱患。在水費回收方面,有些單位長年拖欠水費,甚至變成呆帳、死帳。

  (四)產銷差率高。

  產銷差率的高低直接關係到企業的經濟效益。降低產銷差率是供水企業的一項長期的艱鉅任務。影響產銷差率的因素有幾個方面:一是計量誤差,水廠出廠流量計的計量與成千上萬個水錶的計量之間必然存在計量誤差;二是供水管道和設施漏水,這包括管道安裝的年代、管材質量、安裝質量、市政及建設工程對管道的影響;三是分戶結算水錶計量誤差;四是未計量用水,包括消防、環衛、綠化等公用事業和違章竊水等。

  此外,國有企業固有的機制僵化、冗員多、消耗多、效率低也是影響供水企業效益的重要因素。

  二、提高供水企業經濟效益的對策

  (一)“政企分開”

  “政企分開”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必不可少的條件,同時也是供水企業改制,提高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最難解決的問題之一。

  1、供水企業對政府的依賴性實際上表現在沒有合理的水價形成機制,沒有完善的地方政策,沒有簡便易行的操作程式等方面。如果這些問題逐步解決,供水企業對政府的依賴性也將逐步減弱。

  2、政府對供水企業的依靠性,應將行政直接干預變為透過資產管理、法律法規、行業管理、城市規劃、經濟調控、社會監督、輿論監督等手段,使企業更好地負起為城市服務的重任來實現。從政府的角度看,絕大部分供水企業是國有獨資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形同虛設,所有問題,仍然是政府說了算,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採取允許非國有經濟進入供水企業,供水企業實行投資多元化的辦法。同時政府應對企業進行資產授權經營,按照《公司法》改革供水企業,達到“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科學管理”的要求,將政府的社會經濟管理職能與國有資產所有者職能分開,明確國有資本出資人和經營者責任,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和內部管理。

  (二)積極推進資產多元化和投資主體多元化,使供水事業更上一層樓

  進入90年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日益成熟,國民經濟日益發展。供水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以建水廠為例,建一個現代化的設計能力為日產l0萬立方米的水廠,直接投資就要2億元人民幣。大多供水企業是虧本經營,用於更新改造和擴大再生產的資金極為有限。另一方面,政府的力量有限,且政府也不可能成為投資主體。這也就需要企業吸收社會資金,以深化體制改革,轉換經營機制,增加企業活力,提高經濟效益,實現自我發展。

  供水企業資產多元化和投資主體多元化,是國家產業政策的指導方向。它的實行有利於供水設施不斷完善,有利於促進供水企業不斷提高管理水平、服務水平。招商引資帶來的不僅是資金投入,還有別人的先進技術、先進管理、先進理念。供水企業應根據各自特點,正確分析,勇於面對,積極應對善於利用,創造條件把企業的供水能力和管理、服務水平大幅度提高,更好地發揮企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三)建立合理的水價形成機制

  為了進一步規範城市供水價格,1998年國家計委和建設部制定了《城市供水管理辦法》,提出“制定城市供水價格應遵循

  補償成本、合理收益、節約”用水、公平負擔的原則,並規定了

  “供水企業合理盈利的平均水平應當是淨資產利潤率8%—10%”。

  各供水企業應總結水價管理經驗與問題。理順水價成本、費用構成、利潤水平及水價構成,建立和完善供水成本核算體系與定額標準,確保供水企業可以從成本中收回合理的運營成本,從利潤中收回合理的投資成本水價改革應健全各項配套措施,完善相關節水措施。各地水司應在調查的基礎上,明確水價改革總體目標和階段性目標,做好總體規劃,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做好各方面的協調工作,完善相關配套措施,如推進階梯式水價;針對不同城市特點,實行季節性水價;考慮居民和企業承受能力,確保低收入家庭基本生活用水等。同時應完善相關節水措施,如城市市政、園林、綠化、消防等公共設施用水應實行計量計價制度;鼓勵工業、市政、環境、綠化等行業使用回用水等。

  (四)深化企業改革,轉換經營機制

  供水企業具有很強的公益性和壟斷性,存在富餘人員多,管理效益差,職工觀念滯後等弊病。針對這些情況,供水企業應全力推動企業的改革與發展工作,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盈局面。

  1、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建立產權明晰的集團公司體制。遵照“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科學管理”的要求,以體制改革為龍頭,把改革、改組,改造和加強企業管理有機地結合起來,理順企業內部關係,以應對各類挑戰,順利地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

  2、調整企業管理體制,構築精幹高效、權責明確、集團化經營的母子公司框架。按照決策機構、執行機構、監督機構相互獨立、相互制衡的原則,建立以董事會為主的決策中心、以經理層為主的生產指揮系統。

  對子公司派出董事、監事,實施會計委派制,強化財務管理和對資本經營全過程的監督與控制,進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對具備條件的分公司實行模擬子公司執行,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增收節支,控制成本,保證利潤。

  3、加強三項制度改革,增強企業活力。三項制度改革應著眼於建立職工能進能出,幹部能上能下,工資能高能低的新機制。在勞動用工制度改革中,根據生產經營需要,開展“定編、定崗、定員”工作。按照先進科學的標準合理配置人力資源。在人事制度改革中,引進競爭機制,實行雙向選擇、競聘上崗,增強管理人員的危機感和緊迫感。在調整內部組織機構的同時,對機關部室及基層分公司、子公司負責人實行聘任制。

  在分配製度方面,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和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逐步形成以崗定薪、崗變薪變、收入能增能減的機制.

  4、建立規範化制度體系,形成規範化的工作程式和工作機制,使公司內部動作有序,管理有章可循。對企業物資採購、工程施工、資產租賃、固定資產保險等方面實施招、投標制度,公開競爭,增加收入,減少支出。

  5、加大科技發展。“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各地供水企業應積極培育技術創新能力,力爭使“科技”成為公司的利潤源泉和對外拓展中的技術砝碼。將科技建設提升到戰略的高度,建立產學研一體化的運作機制,成立專門的技術中心,以企業實際需要為出發點,全面開展水技術的研究工作。

  6、狠抓優質服務,不斷提高供水服務水平。優質的供水服務是贏得使用者、佔領市場的有力武器。1進一步完善社會承諾服務制度;2使用者報裝實行“一條龍”服務;3完善“110”聯動服務;4進一步提高視窗服務態度。

  (五)大力降低供水成本,向管理要效益

  管理也是生產力,管理出效益。成本是影響利潤的直接因素。近幾年來,因一些政策性因素及自然因素,供水企業經營成本逐年增加。對此,我們應以財務管理為突破口,以成本管理為核心,強化基礎管理,控制成本增長,提高經濟效益。

  1、推行目標責任制。確定可控總目標,然後採取成本指標層層分解,責任落實到基層單位、班組或個人。執行“日結算、旬分析、月總結”制度,並定期召開成本分析會,針對問題制定整改措施。對成本控制目標的完成情況,實行獎懲制度。

  2、狠抓節能降耗,各水廠大力推行技術革新,積極開展裝置改造,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故障頻率。公司排程應引入計算機技術,科學統一排程,做到經濟、迅速、及時。

  3、降低管網漏失率。供水企業應抓好水錶計量、管網及附屬設施管理和規範用水管理等工作環節。首先全面推行以表計 量,杜絕估表現象。其次加強管網及附屬設施的管理,定期巡視、維修,及時處理問題。運用先進儀器,清查管網暗漏,消除供水漏失隱患。

  4、提高收費率。加強大口徑水錶的跟蹤管理,同時強化水錶抄收和追收工作,以大戶欠費催繳為重點,提高水費回收率。

  (六)運用法律手段保護企業的利益

  加大稽查力度,成立接受政府和企業雙重領導的,具有執法職能的稽查大隊。對內稽查吃、拿、卡、要、貪汙,挪用水費等違章和不履行職責的現象,對外履行執法職能,稽查違章用水、在管網上亂接亂建、使用者竊水行為,保護企業的利益。嚴格實施供用水合同制度,對違約使用者收繳違約金,對欠費使用者收繳滯納金,對欠費使用者及時停水,對拒不交納水費的使用者透過訴訟解決。(武漢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