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第三章原文及翻譯

論語第三章原文及翻譯

  論語第三章《八佾》篇包括26章。本篇主要內容涉及“禮”的問題,主張維護禮在制度上、禮節上的種種規定;孔子提出“繪事後素”的命題,表達了他的倫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張。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論語第三章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

  1、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翻譯:孔子談到季氏時說:“用天子的禮樂(八佾舞)在他家的庭院中祭祀祖先(越禮),對於季氏這樣的事情都可以容忍,還哪些事情不可以容忍呢?”

  2、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闢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翻譯:孟孫、叔孫、季孫三家卿大夫,祭祀祖先時,按照天子的禮制唱著《雍》來撤除祭品。孔子說:“《詩經》上說,‘天子祭祀宗廟,天下各路諸侯都來助祭,天子莊重肅穆地主祭。’這兩句話用在三家祭祀的廟堂之上,天下哪一個諸侯會來陪祭呢?”

  3、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翻譯:孔子說:“一個人沒有真誠的心意,能用禮做什麼呢?一個人沒有真誠的心意,能用樂做什麼呢?”

  4、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

  翻譯:林放向孔子請教禮的根本道理。孔子說:“你提的真是大問題啊!一般的禮與其輔張奢侈,寧可簡約樸素;至於喪禮,與其儀式周全,不如心中哀慼。”

  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翻譯:孔子說:“夷狄(中原之外的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君主,不像諸夏(中原各國)這些國家沒有君主(因為時代很亂,弒父弒君的事情時常發生)。”不如:不像。

  6、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翻譯:季氏要去祭祀泰山(違背了禮)。孔子對冉有說:“你不能勸阻他嗎?”冉有說:“不能(當時冉有為季氏家臣)。”孔子說:“唉!難道說泰山之神還不如林放懂禮嗎?(或:難道說泰山之神能夠接受季氏這種不合禮的祭祀嗎?)”

  7、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翻譯:孔子說:“君子沒有什麼可爭的。如果一定要有,那就比賽射箭吧!比賽時上下臺階與飲酒,都拱手作禮,互相謙讓,這樣的競爭,也是很有君子風度的。”

  8、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詩已矣。”

  翻譯:子夏(卜商)向孔子請教說:“笑咪咪的臉真好看,滴溜溜的眼真漂亮,穿上白色的衣服,就已光彩奪目了。這句詩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繪畫時最後才上白色。”子夏說:“那麼禮是不是後來才產生的?(先有仁,才有禮,“禮”是白色的)”孔子說:“能夠帶給我啟發的就是商啊,現在可以同你談《詩》了。”

  9、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翻譯:孔子說:“夏朝的禮,我能夠明瞭,但是杞國人不足以驗證。殷朝的禮,我也明瞭,但是宋國人不足以證明,是因為懂得那些文章(或文獻)的老者找不到了,如果這些老年人能夠懂得夏禮、殷禮的話,我就可以說出來驗證給他們看。”

  10、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翻譯:孔子說:“魯國祭祀禮的時候,從灌禮以後(因為後面是違禮),我就不想觀看了。”

  11、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翻譯:有人向孔子請教祭祀宗廟的禮,這個禮怎樣講才能讓人明白。孔子說:“不知道啊,難以說清;如果能夠說得明白,就證明他知道得非常清楚,徹底明瞭。這樣的話,治理天下,就像把東西擺在這裡一樣容易!”說著,指著自己的手掌。

  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翻譯:祭祀祖先的時候,如同祖先就在那裡;祭祀神明的時候,如同神明就在那裡(或:祭祀祖先時有如祖先真的靈在,祭鬼神時有如鬼神真的靈在)。孔子說:“我不贊成那種祭祀時有如不祭祀時的態度。”與:贊成。

  13、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翻譯:王孫賈請教孔子說:“與其討好尊貴的奧神,不如討好當令的灶神,這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不是這樣的,一個人得罪了天,就沒有地方可以獻上禱告了。”

  14、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

  翻譯:孔子說:“周朝參考夏、殷兩朝的禮樂制度,再加上當時所需的補充,製作成為周朝的文化,內容豐富又有文采,我學的就是周朝的文化。”

  15、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翻譯:孔子進入太廟(周公廟),每件事情都要發問。有人說:“誰說鄹人(孔子的父親)之子知道禮呢?進入太廟,每一件事情都要發問。”孔子聽說以後就說:“進入太廟,每件事情都要問一問,這就是禮呀!”

  16、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翻譯:孔子說:“射箭不一定要射穿那個目標(箭耙),因為每個人的力氣大小不一樣,自古以來就是這個道(規矩)。”

  17、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翻譯:子貢想免去每年向太廟告祭所用的餼羊(殺了沒煮熟的羊),孔子不贊成。他說:“賜啊!你愛惜這個餼羊固然好,但是我更愛這個禮。”因為雖然國君後來不去太廟行禮,還要送一個餼羊,讓人家知道還有這個禮,後來的國君想要按照這個禮再去祭祀宗廟的時候,還知道怎麼去行。如果連一個餼羊都去掉了,以後人家想學,想行禮也沒辦法行了,不要去餼羊的原因就在這裡。

  18、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翻譯:孔子說:“侍奉君主,要盡到做臣子的禮,可是別人卻認為這是諂媚,這真是黑白顛倒。”

  19、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翻譯:魯定公向孔子請教:“君主役使臣子,臣子侍奉君主,應該如何做呢?”孔子回答說:“君主以禮對待臣子,臣子以忠事奉君主。”

  20、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翻譯:孔子說:“《關雎》這幾首詩的演奏,聽起來歡樂而不至於耽溺,悲哀而不至於傷痛。”(或:《關雎》歡樂而不過分,有哀對身心卻沒有什麼傷害。)

  21、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慄。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翻譯:魯哀公問宰我,用什麼樣的木料來做社神(土地神)呢?宰我回答說:“夏朝用松木,殷朝用柏木,周朝用慄木,夏朝用松木有用松木的意義,殷朝用柏木有用柏木的意義,周朝用慄木的`意思就是叫民眾有所畏懼。”孔子聽到哀公問社,宰我這樣回答他,孔子說:“既成的事實不必說了,遂心的事實已經造成了(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對魯君無禮)就不要勸告了,既然已經勸諫了(指宰我),就不要再追究這話說的不好了。”

  2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翻譯:孔子說:“管仲的見識與肚量太小了。”有人問:“他是不是節儉呢?”孔子說:“(齊桓公有三處公館)管仲也有三處公館,手下人員不必兼職工作,怎麼算得上節儉呢?”這個人再問:“那他懂得禮嗎?”孔子說:“國君在宮室的大門內設屏牆(屏風),管仲的公館也設屏牆,國君為了宴請友邦貴賓,在堂上設定放酒杯的土臺,管仲也安置了這樣的土臺,管仲這種作為,如果算是懂得禮,那麼還有誰是不懂得禮的?”

  23、子語魯大師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曒如也,繹如也,以成。”

  翻譯:孔子與魯國的太師談論音樂的道理,說:“音樂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開始演奏時,樂聲和諧,繼續下去,音律純正,節奏清晰,餘音繞樑,這樣就完成了。”

  24、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翻譯:守儀城的封疆官員請求與孔子相見,說:“有名望的君子來到這裡,我從來沒有不與他見面的。”隨行的學生安排了他們會面。他出來之後說:“你們這些人為什麼擔心沒有官位呢?(或:你們這些孔子的學生,不必擔憂聖人的道德要喪失了),天下沒有正道的時期已經夠久了,上天將會以你們的老師,作為教化百姓的木鐸(方向)。”

  25、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翻譯:孔子評價歌頌舜帝的《韶》樂,說:“既完美又完善,美到極處了。”評價歌頌武王的《武》樂,說:“美到極處,卻不完善,還有不足。”因為武王伐紂而得天下,以武力方式取得天下;舜受堯讓而得天下,以平和方式取得天下。

  26、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翻譯:孔子說:“居在上位的人不能寬容待人,對待禮不夠恭敬,面臨喪事沒有哀容,這個都是失掉根本,我哪裡有什麼可觀的呢?”

  論語介紹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追記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大約成書於戰國初期。《漢書·藝文志》中有云:“《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秦始皇焚書坑儒,許多古代典籍付之一焚,《論語》未能倖免,幾乎失傳。漢代經官府蒐集整理,曾有三種不同的本子流傳,即《古論語》、《齊論語》和《魯論語》。《古論語》是漢景帝時,魯恭王在孔子故宅壁中發現的秦火以前的古本《論語》,用先秦古文字(蝌蚪文)寫成,為古文字,史稱古文《論語》,共有二十一篇。《齊論語》是齊國學者所傳,有二十二篇。《魯論語》為魯國學者所傳,有二十篇。《齊論語》和《魯論語》均用漢代通行文字隸書寫成,史稱今文《論語》。西漢末年,張禹以《魯論語》為根據,參考《齊論語》與《古論語》進行考證修訂,改編成《張侯論》,併為官府列為官學。東漢時期,鄭玄又以《張侯論》為本,參考《古論語》和《齊論語》再加以改訂,即成為今本《論語》。《古論語》和《齊論語》從此亡佚。

  今本《論語》凡二十篇,篇名取自每篇首章中的前二三字,並無實際意義。每篇包括若干章,共四百八十六章。全文采用語錄體,章節簡短,每事一段。孔子循循善誘,教誨弟子,或言簡意賅,點到即止;或啟發論辯,侃侃而談。語言生動活潑、含蓄雋永、寓意深遠、耐人尋味,有不少語句已成為格言和成語,如“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等。

  《論語》善於透過神情語態的描寫,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論語》描述的中心,“夫子風采,溢於格言”(《文心雕龍·徵聖》);書中不僅有關於他的儀態舉止的靜態描寫,而且有關於他的個性氣質的傳神刻畫。此外,圍繞孔子這一中心,《論語》還成功地刻畫了一眾孔門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魯莽,顏淵的溫雅賢良,子貢的聰穎善辯,曾皙的瀟灑脫俗等等,個性鮮明,栩栩如生。孔子因材施教,對於不同的物件,考慮其不同的素質、優點和缺點、進德修業的具體情況,給予不同的教誨。表現了誨人不倦的可貴精神。如《顏淵》篇中所述,同是弟子問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顏淵“克己復禮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答司馬中“仁者其言也訒”。顏淵學養高深,故答以“仁”學綱領,對仲弓和司馬中則答以細目。又如,同是問“聞斯行諸?”孔子答子路曰:“又父母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因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曰:“聞斯行之。”因為“求也退,故進之”。這不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問題,其中還飽含孔子對弟子的高度的責任心。

  《論語》內容廣博,涉及到政治、教育、禮儀、經濟、文學、天道觀、認識論等等,反映了孔子倫理體系最基本的思想,這個體系的核心是“仁”,實施“仁”的手段和途徑是“禮”。何謂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也就是說,只要剋制自己,讓言行符合禮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禮,天下的人就會讚許你為仁人了。可見“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後天“修身”、“克己”的結果。孔子還提出仁德的外在標準,這便是“剛、毅、木、訥”(《子路》),即剛強、果斷、質樸、謙虛。同時他還提出實踐仁德的五項標準,這便是“恭、寬、信、敏、惠”(《陽貨》),即恭謹、寬厚、信實、勤敏、慈惠。他說,對人恭謹就不會招致侮辱,待人寬厚就會得到大家擁護,交往信實別人就會信任,做事勤敏就會取得成功,給人慈惠就能夠很好使喚民眾。孔子說能實行這五種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於第一位的。孔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這說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做學問、學禮樂才有意義。孔子還認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無私地對待別人,才能得到人們的尊重。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里仁》)“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死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季氏》)充分說明仁德的價值和力量。

  《論語》一書,對後世的思想和學術影響至深,在漢代已被視為輔翼《五經》的傳或記,漢文帝時列於學官,東漢時被尊為經,從此,《論語》受到歷代統治者的推崇,成為言行是非的標準,甚至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讚譽。《論語》在中華民族的道德、文化、心理狀態和民族性格的鑄造過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司馬遷有言:“餘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

  《論語》注本眾多,主要有三國魏何晏《論語集解》、南朝梁皇侃《論語義疏》、北宋邢昺《論語註疏》、南宋朱熹《論語章句集註》、清劉寶楠《論語正義》、近人楊樹達的《論語疏證》、今人楊伯峻的《論語譯註》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