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綠楊芳草長亭路》晏殊宋詞註釋翻譯賞析

《木蘭花·綠楊芳草長亭路》晏殊宋詞註釋翻譯賞析

  作品簡介《木蘭花·綠楊芳草長亭路》是宋代詞人晏殊的作品。這是一首描寫送別時依依難捨的心情和離別後無窮無盡的離愁的詞作,抒寫人生離別相思之苦,寄託了作者從有感於人生短促、聚散無常以及盛筵之後的落寞等心情生髮出來的感慨。上片寫春景春恨,“樓頭殘夢”一聯,“五更鐘”“三月雨”言懷人之時、懷人之景,“殘夢”“離情”言懷人之情,二句屬對精工,情景交融。過片深進一層,從無情立筆,反襯出多情的惱人,並將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為千萬縷。末二句總見多情之苦耳,妙在意思忠厚,無怨懟口角。全詞感情真摯,情調悽切,抒情析理,綽約多姿,展示出迷人的藝術魅力。

  作品原文

  木蘭花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作品註釋

  ⑴玉樓春:詞牌名。又名“木蘭花”。

  ⑵長亭路:送別的路。長亭:古代驛路上建有供行人休息的亭子。《白帖》:“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

  ⑶年少拋人:人被年少所拋棄,言人由年少變為年老。

  ⑷殘夢:未做完的夢。

  ⑸五更鐘、三月雨:都是指思念人的時候。

  ⑹一寸:指愁腸。還:已經。千萬縷:千絲萬縷。比喻離恨無窮。

  作品譯文

  在綠楊垂柳、芳草萋萋的長亭古道上,他好像情侶輕易地拋下我就登程遠去。樓頭的鐘聲驚醒了五更的殘夢,心頭的離愁就像灑在花底的三月春雨。

  無情人哪裡懂得多情的人的苦惱,一寸相思愁緒竟化作了萬縷千絲。天涯地角再遠也有窮盡終了那一天,只有懷人的愁思卻是無限綿長、沒有盡期啊。

  作品鑑賞

  此詞抒寫人生離別相思之苦,寄託了作者從有感於人生短促、聚散無常以及盛筵之後的落寞等心情生髮出來的感慨。整首詞感情真摯,情調悽切,抒情析理,綽約多姿,有著迷人的藝術魅力。作者抒發人生感慨時成功地使用了誇張手法,更增添了詞的藝術感染力。

  上片首句寫景,時間是綠柳依依的春天,地點古道長亭,這是旅客小休之所,也是兩人分別之處。

  “年少”句敘述臨行之際,閨女空自淚眼相看,無語凝咽,而“年少”的他卻輕易地棄之而去。年少,是指思婦的“所歡”,也即“戀人”,據趙與時《賓退錄》記載,“晏叔原見蒲傳正曰:‘先君平日小詞雖多,未嘗作婦人語也。’傳正曰:‘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豈非婦人語乎?’叔原曰:‘公謂年少為所歡乎,因公言,遂解得樂天詩兩句:欲留所歡待富貴,富貴不來所歡去。’傳正筆而悟。餘按全篇云云,蓋真謂所歡者,與樂天‘欲留年少待富貴,富貴不來年少去’之句不同,叔原之言失之。”這是晏幾道為其父此詞“年少”語所作的`無謂辯解。實際上,此詞寫思婦閨怨,用的的確是“婦人語”。

  “樓頭”兩句,把思婦的思念之意生動地描繪出來,從相反方面說明“拋人去”者的薄情。白晝逝去,黑夜降臨,她轉輾反側,很久之後才悠悠進入睡鄉,但很快就被五更鐘聲驚破了殘夢,使她重又陷入無邊的失望;窗外,飄灑著春雨,那些花瓣像是承受不住,帶著離愁紛紛落下。“殘夢”和“落花”這裡都是用來曲折地抒發懷人之情,語言工緻勻稱。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稱其“婉轉纏綿,深情一往,麗而有則,耐人尋味”。

  下片用反語,先以無情與多情作對比,繼而以具體比喻從反面來說明。“無情”兩句,用反語以加強語意。先說無情則無煩惱,因此多情還不如無情,從而反托出“多情自古傷離別”的深衷:“一寸”指心,柳絲縷縷,拂水飄綿,最識離懷別苦。兩句意思是說,無情怎似多情之苦,那一寸芳心,化成了千絲萬縷,蘊含著千愁萬恨。詞意來自李煜“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蝶戀花》)。

  末兩句含意深婉。天涯地角,是天地之盡頭,故云“有窮時”。然而,別離之後的相思之情,卻是無窮無盡的,正所謂“只有相思無盡處”。這裡透過比較來體現出因“多情”而受到的精神折磨,感情真切而含蓄,對於那個薄倖年少,卻毫無埋怨之語。此詞寫閨怨,頗具婉轉流利之致,詞中不事藻飾,沒有典故,除首兩句為敘述,其餘幾句不論是用比喻,還是用反語,用誇張,都是透過白描手段反映思婦的心理活動,亦即難以言宣的相思之情,收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詞牌簡介

  木蘭花,詞牌名之一。唐教坊曲,《金奩集》入“林鐘商調”。《花間集》所錄三首各不相同,茲以韋莊詞為準。五十五字,前後片各三仄韻,不同部換葉。《尊前集》所錄皆五十六字型,北宋以後多遵用之。《樂章集》及《張子野詞》併入“林鐘商”。其名《木蘭花令》者,《樂章集》入“仙呂調”,前後片各三仄韻(平仄句式與《玉樓春》全同,但《樂章集》以《玉樓春》入“大石調”,似又有區別)。別有《減字木蘭花》,《張子野詞》入“林鐘商”,《樂章集》入“仙呂調”。四十四字,前後片第一、三句各減三字,改為平仄韻互換格,每片兩仄韻,兩平韻。又有《偷聲木蘭花》,入“仙呂調”。五十字,只兩片並於第三句各減三字,平仄韻互換,與《減字木蘭花》相同。宋教坊復演為《木蘭花慢》,《樂章集》入“南呂調”,一百一字,前片五平韻,後片七平韻。茲列五格,以見一曲演化之由,他可類推。

  作品格律

  格一(仄韻換韻格)

  仄仄仄平平仄仄(韻),平仄仄平平仄仄(韻)。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韻)。

  仄仄仄平平仄仄(韻),平仄仄平平仄仄(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韻)。

  --------------------------------------------------------------------------------

  格二(仄韻定格)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韻)。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韻)。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韻)。

  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韻)。

  作者簡介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撫州臨川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生於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同進士出身,命為秘書省正字,官至右諫議大夫、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禮部刑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永興軍、兵部尚書,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於京中,封臨淄公,諡號元獻,世稱晏元獻。晏殊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與其子晏幾道,被稱為“大晏”和“小晏”,又與歐陽修並稱“晏歐”;亦工詩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詞》、《晏元獻遺文》、《類要》殘本。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