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孩子寫給家長的話

有關於孩子寫給家長的話

  篇一:寫給家長的話

  孩子在小時候,吃一點苦、遭遇一些困難,是好事,如果我們怕孩子吃苦,而承擔孩子的責任,雖然免掉了孩子的哭鬧和糾纏,但卻剝奪了孩子培養良好品格和發展自我能力的機會,這就是很大的危害了。我們總在說現在的孩子不懂事,可是卻不知道是因為我們保護的太好了,不讓他們懂事。要想讓孩子從小明事理能為他人著想體諒父母,就應該從小讓孩子吃點苦,讓他們識得人間疾苦,懂得珍惜懂得體諒。

  現在的孩子大都很聰明,但他們大部分最後都沒能獲得意料中的成功,原因就在於他們缺乏意志力,缺乏堅持到底的精神。兒童和少年時期是人生的基礎階段,父母有意識地創造一些條件,對孩子開展吃苦教育,磨難教育,非常重要,也很有必要。 其實“吃苦”是一種心理承受能力。現代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每一個人都要接受優勝劣汰的“考驗”,不僅僅是智力的較量,更是毅力、意志的較量。

  好的教育,是引導孩子自己去嘗試、體驗和思考,包括質疑我們,不斷增加孩子的選擇,增強孩子的力量,去自己解決問題。壞的教育,則總試圖去替代孩子思考和解決問題,不斷減少孩子的選擇,削弱孩子的力量,讓孩子確信我們的答案是唯一正確的。而更壞的是,多數人認為後者才是為孩子好,才是好的教育。

  所有的家長都是愛孩子的,但是,有些家長愛的方法不妥,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直至以後那個工作,恨不得給他全部都安排好,他以為他這樣做,就給了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其實,現實才不

  是呢!孩子的未來絕對不掌握在你的手裡面,而是掌握在孩子自己的手裡。你要把孩子培養出一個好的素質、好的心態,讓他既能自己去追求幸福、創造幸福,又能承受人生必不可免的苦難歷練,這樣你的教育就成功了。

  篇二:父母說給孩子的話

  (一)父母怎樣讓孩子學會感恩

  愛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本能,為此,爸媽們傾盡所有、不求回報;然而,在父母所給予的無窮無盡的愛下,卻造成不少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體諒他人。要知道,從小學會愛別人,是孩子健康成長、適應社會的必修一課,而“愛”的前提是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因此,教會孩子感恩,也是父母“愛”的必經之路。

  1.妙用“移情”,讓孩子學會感受他人情感

  要讓孩子學會感恩,首先要讓孩子懂得感受他人的情感,能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

  此時,家長可以採取一些“移情”的方式讓孩子擁有一顆柔軟的心,懂得體察別人的情緒。比如,當你看到你的孩子因為心情不好而要打她的洋娃娃時,你就可以告訴她:“不能打娃娃哦,娃娃也會疼的。她知道你是一個喜歡打人的孩子,以後就不跟你玩了。”用這樣的移情法有助於培養孩子的愛心,也讓她能體會到別人的感受。

  2.巧用節日,讓孩子把握感恩時機

  每年的父親節、母親節、重陽節等節日是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的最好時機。可以事先跟孩子說:“兒童節是寶寶的節日,爸爸媽媽都給了寶寶禮物。馬上就要到父親節了,你是不是也應該送爸爸禮物,讓爸爸高興高興呢?”接著可以幫助孩子一起動手做一份“專屬父親節禮物”。當收到禮物時,要記得對孩子的努力表示感謝:“謝謝你,你這麼愛爸爸,真讓爸爸感到高興!”這

  能讓孩子從被感謝中感到快樂,從而更願意去幫助別人。

  3.角色互換,讓孩子學會設身處地

  可以在家庭中開展“角色互換”的親子游戲,讓孩子當一天家長。你可以學著孩子平時的樣子,比如“快,給我倒杯水,我渴了”,“我身上癢癢,快來給我撓撓”,讓孩子體驗做父母的辛苦,也讓孩子明白,平時自己的這些嬌慣行為是不正確的。通過當一天的家長,他日後在發生類似行為時,就會先想一想:“我這樣叫爸爸媽媽給我做這做那,他們是不是很辛苦?”

  4.做好榜樣,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要讓孩子成為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家長自己要做好榜樣作用。家庭成員之間也要學會感謝,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只有家長孝敬了自己的父母,懂得感謝幫助過他的朋友,孩子才會在這個氛圍中受到薰陶。平時可以多跟孩子說說:“那天下雨天,媽媽沒有帶傘,清妮阿姨大老遠地送媽媽回來,這讓媽媽很感動。以後別人幫了貝貝,貝貝也要學會跟別人說?謝謝?,這樣才會成為讓人喜歡的人。”

  5.感謝制度,讓孩子在溫暖中成長

  可以在家裡貼一張“謝謝你”的留言版,全家人都把想要感謝的話寫在留言版上,家長可以感謝孩子為他掃了一次地,也可以感謝其他人為他所做的一切。也可以在飯前或是飯後定一個“感謝時間”,家庭成員都來講講今天有什麼開心事,在這些事中,得到了哪些幫助,並表示感謝。

  6.借用對比,讓孩子關心不幸的人

  當孩子沉浸在幸福中時,可以透過巧妙的方式告訴孩子:“有許多和你同齡的孩子,現在連飯也吃不上。這些鉛筆、橡皮,他們都沒有,更不用說你這

  漂亮的玩具了。”讓孩子知道,世界上不只有幸福和甜蜜,也有痛苦和不幸。並經常和孩子整理一些他的玩具、衣物、用品等,捐贈給需要幫助的人。 孩子學會感恩了嗎?

  當接受別人的幫助時,孩子學會說“謝謝”了嗎?

  當父母、朋友生病時,孩子會比平時更體貼,幫你做些什麼嗎? 當孩子自己吃著零食時,他會想到分一點給你嗎?

  當看電視的時候,他會徵求你的意見,問你“媽媽,你想看什麼”嗎? 當你生日的時候,孩子會為你送上驚喜嗎?

  如果你的孩子在接受每一份幫助時都懂得說“謝謝”;懂得和家人、夥伴一起分享他的“食物”“玩具”;在做事之前,能想到他人的感受,能想一想:這樣,媽媽會不會高興?那麼恭喜你,你的孩子已經擁有了一顆感恩的心,這顆關愛他人的心也會讓你的孩子在日後成為受人歡迎的社會人。 想對孩子說的話

  —————宿願

  在陽光愛心的普照下,慧性圖文思維誦讀培訓從期待中開始,在感恩中結束。而在不斷的反思中卻似乎總覺得意猶未盡……當平靜下來時,我知道了,她沒有結束,那是一個引子,那是一個火把,那是蒼茫夜色中的一座燈塔………哦,原來是開始,一個新的開始,我們終於在新的開始中重新體會為人父母的滋味和價值,重新審視為人父母的職責和義務,我們給予了孩子什麼?

  為人父母,我深深感觸到:是否真正盡到了為人“父母”的職責,又是否真正實現了為人“父母”的價值!本次實驗班的主持——石高超博士曾經說過

  一句話:“生活中應該有許多幸福的時刻卻往往成了我們的負擔,因為自己的心沒有仔細去體會。”孩子的成長尤為如此。人到中年,生活的壓力、工作的壓力常常讓我們應接不暇,心常常是浮躁的,幾乎沒有多少時間能夠將自己的心徹底沉下來與孩子共享成長的快樂。石博士說的很好:“天下有一種職業是需要經過非常專業的培訓才可以上崗的,那就是為人父母。”而我們卻是在毫無準備的倉皇和青澀中為人父母,這是多麼大的欠缺呀!我們對孩子的與其說不成熟不如說是錯誤而執著的家庭教育,已經對孩子造成了傷害,這是多麼的無奈!孩子的問題出來了,無明的父母卻把對孩子的愛與恨交織在一起——恨鐵不成鋼啊!

  北京之行的陽光愛心沐浴,讓我突然醒來了,該徹底反省自己了!家庭教育的誤區走的太遠,我們心念的力量是幫助了孩子,還是阻礙了孩子?一刻都不能等,趁一切還來得及必須馬上折回來!萬事皆可重來,唯有教子不可重來!

  “孩子就像家長的一面鏡子。孩子的教育,德育心意慧智成。德育是關鍵,智慧和意識的善正德是關鍵,後天的規範教育是前提。家長不學會將言行作為孩子的楷模,不知道如何將善知識和正確的言行傳授給孩子,卻只望開發先天,迷於慧境,則沒有不會失敗。想教德慧智人,必須先做德慧智人。真正做到德慧智這三字真言一字也不缺的人,並且準確地將德慧智教育理念實踐於自己和家庭以及孩子們,才能獲得教育上的成功。”這是尊敬的熊老師對家長們的深刻教誨,句句聲聲敲擊著父母的心。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看看自己諸多不良習性的孩子,真的是孩子不好嗎?經典誦讀家庭教育中是否

  真正做到了“平等、快樂”?沒有“正智”又如何實現“導慧”?孩子,與你一起成長的路走到此處,終於:我們發現自己錯了!

  我的孩子,今天我要在這裡向你懺悔:

  孩子,對不起!在過往的歲月中,因為受困於自己的情緒,在煩了、累了的時候,面對你出現的問題毫無耐心可言,甚至是施以語言和肢體的暴力來粗暴地解決,種種的這些都是在我們無意間做的,而弱小無助的心靈啊雖不會準確的表白,但早已深深地傷害了孩子。這些傷害並不會隨著時間而消失,也不曾有真正癒合的傷口,它掩藏起來了,又化成了孩子性格中缺陷的一個因子,讓我們的孩子深受其害!

  孩子,對不起!我們總願意拿別人的長處和你的短處相比,其實你是一個非常善良、有愛心的好孩子,而我們總妄圖將所有的優點集於你一身,我們也完全沒有意識到你的不足恰恰是我們家庭教育的失敗之處。我們總是埋怨你很浮躁,怎麼都靜不下來,但是我們沒有想到我們自己的心是否每天都是靜和定的,我們心情糟糕的時候是否想到這種情緒會直接作用在我們的孩子身上,要知道父母和孩子是心心相印的。

  孩子,對不起!因為在經典教育中缺乏正覺、正念和正識,過分重視先天,執迷於你的慧性,錯誤地認為只要慧性開了一切都會優於凡人,而完全忽視了你的德育教育以及學校的智識教育,令你看起來像一匹放蕩不羈的小野馬完全控制不住自己,讓深陷在被動的智識教育中的你沒有一點自豪感。 孩子,對不起!因為追求環境的整潔而選擇在生活中處處為你代勞,而我們忘記了這反而剝奪了你實踐生活自理的技能,如今卻讓你在生活和學習中看起來毫無條理和缺乏自信。

  篇三:寫給家長的話

  各位家長:

  你們好!我是剛接手404班的申老師,能夠成為你們孩子的老師,真是一種緣分!我也感到很幸運,因為透過最近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你們的孩子都很聰明,有思想,有個性……都是祖國的希望之星!

  之前是盧老師帶我們班的,孩子們與盧老師已經建立起了深厚的師生情,當盧老師回家休產假後,孩子們非常傷心,心裡更是一千一萬個捨不得,這些我都理解,也看在眼裡。很顯然,在短時間裡孩子是不會立即接納我的,有的甚至對我產生敵意,上課故意搗亂,回家不認真做作業,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但是長此下去吃虧的是孩子,這樣會使他們的學習成績下降的。

  接手我們班時恰巧臨近期中考試,所以我對於班級的管理是完全按照之前的班規來做的,而且也只是讓他們做做題,我則講講練習,很多地方管得比較松,旨在不挑起他們內心的傷感,不給他們的期中考試造成影響。最後,從考試成績來看,還好,我們班發揮得正常,基本上與期中模擬測試持平,上下分數的波動不太大,在年級排名也靠前,其實這種結果已經很理想了。

  在考試後的一週,孩子們明顯表現出煩躁,我知道這是他們還沒接納我的表現,當然,我也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去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結構,所以,現在我需要各位家長的幫助和支援,這段時間一定要多加留心注意,在孩子做作業方面要監督到位,在孩子思想方面要多做做工作,幫助孩子順利渡過這一段我們雙方彼此磨合的時期。

  一切都是為了孩子,此時此刻大家需要的是理解,是寬容,是耐心。我相信真誠一定會打動他們的,不過這需要時間,也請各位家長不要太著急,你們做好作業的監督和思想的疏通就可以了,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讓他們儘快地接納我,從而開始快樂的學習之旅的。

  篇四:寫給家長的話

  1.“不要著急,不要攀比,不要企望一口吃胖,不要提出超越孩子接受能力的要求。讀書是一輩子的事情,重要的是日不間斷和興致勃勃。只要他在讀,只要他這周比上週進步就值得高興,就應當鼓勵。”

  2.“讓學生直面學習中的困難,打破快樂輕鬆學習的神話,這是每一個明智的師長要做的事情。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收穫的',將不僅是知識,更有毅力、恆心,克服困難的勇氣等重要的非智力因素。”

  3.“養育養育,在物質條件相對富足的今天——父母責任更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撫養。”

  4.“孩子需要你的扶助——今天的扶,正是為了將來的不扶或者少扶,否則問題越積累越多,差距越拉越大,孩子和你將不堪其苦。”

  5.“同一個班級,孩子之間的競爭,歸

  根到底,是家長綜合素質和付出心力的競爭。平時不聞不問,考差了大發雷霆,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6.“當人們說這個孩子和哪個孩子的不同的時候,其實主要是指這個家長和那個家長的不同。”

  7.“同在一個班級,教是一樣的教。如果你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沒有盡到做家長的責任,不要向孩子提學習要求,更沒有資格責備他們和老師。”

  8.“當你覺得付出沒有得到充分回報的時候,要這樣想:如果我不做,孩子的潛能將更不能發掘。然後心平氣和做該做的事。”

  9.“作為教育者,要想讓孩子愛學習,必須自己先做讀書人。教師如此,家長也是如此。”

  10.“如果希望孩子好,那就先成為讀書型的父母,那就從今晚做起——和孩子一道,安靜地看書。

  11.“兒童的學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越多,他就越應當閱讀。”;

  12.“其實,無論是基礎知識,閱讀還是寫作,提高能力的根本途徑都是課外閱讀。”

  13.“對於教師而言,真正的志同道合者,存在於家長中。當大家都動起來,群策群力了,這個集體才叫厲害呢!”有人說老師帶的不是一個班,而是兩個,一個是學生班,一個是家長班,我非常贊同。”

  14.“一次考試分數的高低是偶然的,可是家長是否負責任,卻必然地決定了孩子發展的方向。教師的一視同仁總是相對的。對於教育責任感特別強、能與教師緊密配合的家長,教師對他的孩子自然要特別關注一些——這是很公平。因為沒有家庭配合,教師努力全然是做無用功。”

  15.“學生取得優秀成績所依賴的,除了

  天分,更多的是自控力、專注性和求知慾,這些素質,對於孩子的成長,太重要!”

  16.“作為教師,我們比誰都知道分數的重要。可是,那比分數更重要的,我們時刻不敢忘記。第一,身心健康;第二,正直勤勉;第三,面對困難,具有獨立戰勝的勇氣和能力;第四,成績優秀。”

  17.“對於那些多動和富於攻擊性的孩子而言,最不幸的是他們自己——天長日久,他們會成為人群中不受歡迎的孤獨者。當然,教師會竭盡全力,不讓這種情況發生。作為家長,對此更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家很任性。”這實在是家長自己應當深刻檢討的事情。現在的孩子,性格成型早。希望父母高度重視,及時扭轉。否則,學校教育的效果只能被抵消。”

  18.“三分之一的家長積極行動,步步緊跟;三分之一的家長虎頭蛇尾,勉強應付;三分之一家長基本沒有能力跟得上。

  而這,就是及格、良好、優秀拉開檔次的主要原因。”

  19.“孩子學習是艱辛的,這是一個爬坡過程,一旦上了路,對於您的家庭、對於教師,都是一件幸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自然要竭盡全力引導、幫助他們,如果在能得到家長的幫助,那孩子將多麼幸福。”

  20.“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看起來沒有差別——六年之後,他們將有多麼不同。”

  21.“一次考試的分數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識掌握了沒有,更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喜歡讀書。即使從應試的角度考慮,從長遠來看,讀書也是所有功課植根的土壤,它的貧瘠與豐厚,關係實在重大。”

  22.“一天一小步,一週一大步,一月長一截,一學期就在全然不同的兩個檔次了。資質相同的孩子,攤上不同的父母,其發展也就不一樣。”

  23.“家長都希望老師多關注自己的孩子,多提問自己的孩子,惟恐孩子發言表現的機會比別人少。其實,對於孩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