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主題教案《小髒手》含反思

幼兒園小班主題教案《小髒手》含反思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主題教案《小髒手》含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活動設計背景

  小班的孩子年齡小,在家基本是大人幫忙洗手的,而對洗手的概念也不清晰,為什麼要洗手,洗手有什麼也不知道,最主要的是洗手的正確方法與步驟不清楚。設計這個的活動主要的讓孩子瞭解洗手的方法與含義。

  活動目標

  1、能讓幼兒理解正確的洗手步驟。

  2、讓幼兒會洗手。

  3、理解為什麼要洗手,洗手對身體有什麼好處,什麼時候該洗手。

  4、日常生活中注意講究個人衛生。

  5、初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在:洗手的步驟。

  難點在:理解洗手的方法和含義。

  活動準備

  水盆兩個,肥皂,毛巾,棉籤,,動畫《小邋遢》節選。

  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節很清楚地再現,即開始環節、基本環節、結束環節、延伸環節。注:重點表述基本環節)

  匯入:請小朋友看動畫片《小邋遢》節選。

  過程:1、看完動畫片了,請小朋友跟教師一起回憶裡面的人物是個什麼樣的人?“邋遢的人”。

  2、取出棉籤,用棉籤在自己的手上擦拭一次,棉籤有什麼變化?請幼兒辨認。幼兒會說黑色,髒。那麼給幼兒每人發一根棉籤,讓他們自己在自己的手上擦拭一遍,看看自己的棉籤有什麼變化,變黑色很髒。教師引導幼兒說:“我們手很髒哦,是不是和小邋遢一樣了?”幼兒回答:“是”,那怎麼辦呢?洗手。

  3、教師提問,哪位小朋友會洗手?怎麼洗?引導幼兒回答問題。

  4、教師示範洗手步驟:拿出盆子,肥皂,毛巾,裝滿水,先把手弄溼,然後塗肥皂,搓手掌,搓手背,搓手指,搓完了清洗乾淨,最後拿乾毛巾把手擦乾。示範之後要補充,這是老師的示範步驟,小朋友要去進洗漱間洗手的時候要先擰開水龍頭,水不要開太大,以免把衣服弄溼。之後按照老師的'步驟去做,最後吧水龍頭關掉。

  5、示範完洗手步驟了,再用棉籤擦拭下手掌,引導幼兒觀察棉籤的變化。再對比與沒有洗手的前的棉籤的不同。

  6、請幼兒上前操作洗手的步驟。

  7、請全體幼兒分組去洗漱間進行洗手,觀察幼兒的洗手方法是否正確。

  8、讓幼兒用棉籤在洗乾淨手上擦拭,觀察什麼變化。說明衛生的重要性。

  9、講述若不講究衛生的後果。

  10、小結

  延伸:可延伸到音樂《洗小手》,請家長配合在家指導幼兒正確的洗手。

  教學反思

  每次在幼兒洗手的時候,都在旁邊觀察,做到一一引導,對個別偏小的孩子,進行個別指導。

  在進行這節課的時候,可以不用當一節課來上,在活動中,不知覺的引導幼兒正確的洗手。

  重新上這課的話,我會在幼兒戶外活動回來後,馬上進入課程的安排。這樣幼兒更加能理解講究衛生的重要性,也更清晰如何正確的洗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