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鐵的磁力》的教學反思

《電磁鐵的磁力》的教學反思

  平時的每一節科學課,我們都該應該認真地去備、去設計、去琢磨。不要從教材內容把教學內容限死,就如王院常常說的一樣“教材內容不等於教學內容”,我們明明可以把活動環節設計更環環相扣、更引人入勝。這就要求我們科學老師要常常去動腦筋,把教學環節設計得活潑一點、有趣一點,去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積極性,去思考怎樣從學生主體出發,讓學生的體驗和探究活動效益最優。

  公開課需要試教,也需要試講。

  21日,我試教了兩個班,獲得了各種體會。教學設計當中沒有想到的問題,試教的時候碰到了就馬上解決,那麼真正上起公開課來就不會手忙腳亂、挫敗感十足了。

  609班的試教體會如下:

  1.電磁鐵的基本結構可不可以從PPT騰到板書上,使學生更容易有邏輯地從電池、鐵芯、線圈三個角度上去分析哪些因素跟電磁鐵的`磁力有關;

  2.讓學生作出假設的時間要設計得再緊湊一些,教師語言切忌重複累贅,有可能的話,把每一句話都寫下來,磨一磨,準確地去表達。這樣就可以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制定計劃和實施計劃了。

  3.教師和同學探討實驗的注意點,是不是可以在學生動手實驗之前,用PPT溫馨提示的方式打出,因此製作一張溫馨提示PPT是很必要的。內容是“線圈圈數要變化,變化的差距大一些;電路是短路的,不能長時間連線電路”;

  4.動手實驗的時候,是不是可以不用電池盒,事實證明,不用電池盒,電路當中的阻力變小,電流變大,電磁鐵的磁力更強了;

  5.有些小組遇到線圈繞太少,不能吸引大頭針的情況,就手足無措了。但事實上,能吸引0個大頭針就是實驗結果,記錄下來,再增加線圈圈數即可;

  6.研究電磁鐵磁力和線圈圈數的活動記錄可以設計得開放一些,然後學生多做幾組嘗試。但是為了從資料的科學性和時間上去考慮,每組重複實驗做2次為好;

  在605班上課之前,我及時地進行了反思和調整,但是同樣的,這樣次試教也讓我有所收穫。

  605班的試教體會如下:

  1.好的板書設計很重要,怎樣突出本節課的重難點。

  2.並不需要全班控制統一的線圈和鐵芯規格,只需要每個實驗小組內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只改變線圈圈數即可,這樣做實驗還是符合公平性的。

  是的,有反思才能有進步。試教和及時調整,讓我收穫很多,也潛移默化地提高了我的教學技能。

  公開課前的試講,也很重要,也很必要。多次試講,能讓老師對知識點和各個環節的設計更熟悉,那麼真正上起課來就會信心十足了。試講讓我明確了,哪些地方要切換PPT,哪些地方要使用實物投影,哪些地方要落筆寫板書。試講結束後,羅列出課前準備和上課注意點,讓我在實驗準備之前和上課的過程可以更從容不迫,自信滿滿。

  22日公開課,我對自己的表現還是覺得有許多的不足之處。例如,前面作出假設的部分,語言還是太瑣碎,不夠準確精煉。由於602班的學生平時較少接觸實驗,所以他們做起實驗來欠積極,總有一種慢熱的感覺。這就要求教師要給他們更多充足的時間去探究、去完成活動記錄。如果能在先前考慮到學生實際,教師就能妥善地調整實驗時間,前面內容引導得緊湊一些,後面給予學生更多的長時探究。對於本節課,在設計上的亮點之處,可以多作一些文章,直白的表示反而凸顯不出亮點。這就要求教師要多動動腦筋,怎樣用語言、肢體等,把亮點環節設計得更有趣,更吸引人、更能調動學生積極性,並且更加愛好科學課的學習。強力電磁鐵是本節課的法寶儀器,那是不是在影片呈現它磁力的同時,讓在座的同學上來試一試,兩個同學拔一下河,感受強力電磁鐵的磁力。

  這節課還有許多需要去琢磨的地方,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實驗器材,保證學生的長時探究,同時又充滿趣味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