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優秀教學設計(精選6篇)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優秀教學設計(精選6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優秀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優秀教學設計 篇1

  第一部分:教學物件

  小學三年級學生

  第二部分: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想象詩中描寫的畫面,體會古詩意境,體會詩人情感。

  3、理解“獨在異鄉為異課,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含義,體會遊子的思鄉思親之情。

  4、培養學生閱讀古詩的興趣和能力。

  第三部分:教學內容

  1、標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作者:王維:<唐>體裁:詩格律:七言律詩。

  2、寫作背景:詩因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作。王維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濟),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寫這首詩時他大概正在長安謀取功名。繁華的帝都對當時熱中仕進的年輕士子雖有很大吸引力,但對一個少年遊子來說,畢竟是舉目無親的“異鄉”;而且越是繁華熱鬧,在茫茫人海中的遊子就越顯得孤孑無親。

  3、作者簡介:王維(701—761),唐代著名詩人,畫家,這首詩是王維十七歲時因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作。王維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濟縣),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寫這首詩時他正在長安謀取功名。他多才多藝,擅長繪畫、書法,精通音樂,被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4、思想感情:身居外地的詩人,適逢重陽佳節,更加思念家鄉,懷念親人的思想感情。

  第四部分:教學方法

  1、講授法

  (1)首先透過講述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對文章中的事物以及事件進行系統地描述,描繪概述的講授。

  (2)其次運用闡釋,說明,分析,論證,概括等手段講授知識內容,以揭示整篇文章的思想。

  (3)解釋式講解。

  1、解釋全文

  2、結構式說明

  3、翻譯性解釋

  4、附加說明,介紹文章的寫作背景。

  2、講讀

  (1)講述有關。理解課文必須具有的知識,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進行談話。

  (2)全文閱讀與講解。先讓學生默讀全文,及詮釋。瞭解全文所表達的思想。

  (3)在理解的基礎上,再次反覆閱讀課文。

  第五部分:教學難點難點

  在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感受詩句中表達的詩人的思想感情。

  第六部分: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板書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唐代詩人王維寫的一首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生齊讀課題兩遍。師範讀。(老師讀得時候請同學們思考這首詩說了些什麼?)生齊讀全詩。

  小組討論這首古詩說了些什麼?並把不懂的問題提出來。

  二、解題。

  解題: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首古詩,首先請同學們想一想“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課題的意思?(學生思考討論)

  1、九月九日:指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

  師:重陽節又是什麼節?(生:老人節)

  2、憶:想念,思念。

  3、山東是指的什麼地方?(古時候指華山以東的地區,並非專指今天的山東省。在這裡專指華山以東,作者家鄉蒲州。)三、初讀課文,瞭解詩的大意。(自由讀)

  三、讀懂全詩。(下面我們來學習這首古詩)

  1、獨在異鄉為客

  獨:孤身一人;獨自一人。

  異鄉:他鄉、外鄉。就是家鄉以外的地方。

  為異客:作他鄉的客人。

  詩意:我獨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舉目無親,做外鄉的客人。

  2、每逢佳節倍思親

  每:每當。

  逢:遇到。倍:格外;加倍、更加。

  "佳節"指的是什麼節日?(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這天)為什麼這一天王維"倍思親"?(因為他獨自一個人在外地,人地生疏,舉目無親,感到寂寞。)

  詩意:每當遇到節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親人。

  3、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遙知:在遙遠的地方猜想。

  為什麼要登高?(古時候有這樣一種習俗,就是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這天,人們都要登高避災。)

  茱萸(zhūyú):一種有濃烈香氣的植物(一種香草)古時候每年的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這天,人們都喜歡插戴茱萸,據說這樣可以避邪、消災。

  詩意:我在遙遠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陽節兄弟們一定都登上了高處。他們都插戴著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遺憾的是單單缺少我一個人。

  4、齊讀《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加深理解全詩的意思。理解詩句的意思。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可分為幾層?每層寫了什麼?

  第一層(前兩句):寫身處他鄉異地的詩人,每逢佳節就更加思念親人。五、朗讀、背誦《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齊讀、個人背、男女生背、師生背、全班背。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思考:1、誰能來說說詩的哪兩句最能表達出詩人的思念之情?

  (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2、"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意思。為什麼他每逢佳節倍思親?

  (生:1、每當遇到節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親人。2、因為他獨自一個人在外地,人地生疏,舉目無親,感到寂寞、孤單。)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以敘述的口氣,把這首詩編成故事,講給同學聽。

  (詩人王維因為要在長安謀取功名,不得不與自己的故土和親人告別,作客他鄉。遠在外地的他,時常想起家鄉的朋友和親人。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又到了,王維想:家鄉的親人、兄弟們一定在插滿茱萸的高山上祝願我在外鄉一帆風順吧!遺憾的是,我無法與親人、兄弟們一起度過這美好的時光。)

  師:這首古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表達了身居外地的詩人,適逢重陽佳節,更加思念家鄉、懷念親人的思想感情)

  師:在我們學過的古詩中,你們還學過哪些思念家鄉、懷念親人的古詩?請你來背一背(生:李白的“靜夜思”)

  第七部分:作業

  1、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詩,詩中表達了作者怎麼的情感。

  2、這首詩中你最喜歡哪一句詩?能談談看法嗎?能有感情地吟出這句詩嗎?

  3、感情朗誦(我們今天學習古人的詩句,不僅是讓學生欣賞漢語的藝術美,語言美,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積累優美的詞句,在適當時還應鼓勵學生去應用。這樣,才能真正起到閱讀古詩的作用。)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優秀教學設計 篇2

  教材分析: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一首抒寫鄉情的千古絕唱,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他當時只有十七歲,正在長安謀取功名。恰逢重陽佳節,作者孤身飄泊於繁華熱鬧的帝都,倍感孤單,非常思念家鄉親人。情之所至,詩人直抒胸臆,寫出了“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樣傳誦千古的名句。

  詩人一開頭便緊急切題,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悽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獨在異鄉為異客”,一個“獨”字,兩個“異”字,就把那種獨自在外、人地兩疏的情形表達出來,同時傳給人們一種寂寞的心情,很自然地為下面思念的內容奠定了基礎。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覆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學情分析:

  學生平時積累了不少的古詩,再加上這首詩是名家名篇,學生耳熟能詳,絕大多是學生能夠把古詩背誦下來,並且學生透過兩年的語文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古詩的能力,能透過預習大概瞭解古詩的意思。對於詩中蘊含的思鄉之情,學生也能略有體會,但是因為詩人所處的年代與學生十分遙遠,學生的情感卻難以與詩人產生共鳴,所以設身處地地體會詩人的情感,理解詩的意境對於學生來說是最難的。

  教學目標:

  1、認識“憶、異”等6個生字。會寫“深、憶、逢、佳”等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背誦課文。

  3、懂得熱愛家鄉,珍惜親情。

  學習重難點:

  重點:在理解詩句的基礎上,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難點:品重點字詞,體會作者流露的感情。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蒐集瞭解詩人王維。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同學們,家鄉是出門在外的遊子永恆的話題,從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曾留下許多思鄉思親的千古絕唱。今天讓我們細細地來品味一首王維的思親佳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板書課題。

  2、學生彙報對王維的瞭解,教師補充王維的資料。

  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唐代詩人,多才多藝,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流傳至今的詩歌有400餘首,人們又稱他為“詩佛”。

  3、學生質疑,理解題目中的重點詞。(重點理解“憶”、瞭解重陽節的風俗習慣、區別課題中的“山東”和現在的“山東省”。)

  4、你能連起來說說題目的意思嗎?(指名說)題目很重要,是走進課文、走進古詩中的一扇門。從題目中,我們知道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在重陽節這一天思念家鄉親人,想念兄弟的事。齊讀詩題,注意語調低沉緩慢。

  二、初通詩句,整體感知

  1、出示帶注音詩句,自由讀。

  2、指名讀,糾正讀音。

  3、去音後男生讀女生讀,讀出節奏。

  4、提出生字並歸類,小組開火車認讀並組詞,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在這一課的生字中,你覺得哪個字最難寫,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

  左右結構:憶佳倍插。

  上下結構:異。

  半包圍結構:逢遙遍。

  教師範寫三個字:“異”(不要把上部寫成“已”,上面要封口)。“遙”(要注意後寫走之部)。“插”(要引導學生寫好筆順的筆順)。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優秀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的:

  能有感情地誦讀古詩,能體會詩中作者的情感。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初讀古詩------讀正確,讀出節奏

  1、從葉紹翁筆下的鄉愁引入學習王維筆下的鄉愁

  2、提出初讀要求:讀四遍。前兩遍把詩中的每一個字讀準,把詩讀正確;後兩遍注意詩中的停頓,讀出詩的節奏。

  3、學生自由讀詩。老師巡視。

  4、(課件出示古詩)指名讀,其他同學注意聽,是否把字音讀準了。

  5、齊讀生字較多的兩句詩。

  6、指名讀,其他同學注意聽,是否讀的有板有眼。

  7、齊讀古詩。

  二、再讀古詩------讀出詩味

  1、古詩讀正確,讀出節奏還不夠,還應讀出詩味。老師對比讀“每逢佳節倍思親”一句,具體告訴學生什麼是詩味。

  2、學生自由讀。

  3、指名讀。

  4、齊讀。

  三、細讀古詩------讀懂詩意,走近詩人

  1、談談讀詩後詩留給自己的印象。

  2、帶著詩人的思鄉之情讀古詩。

  3、詩人為什麼這樣的想家?這首詩講了什麼呢?仔細讀古詩及詩下面的註釋,努力把詩意讀懂。

  4、學生自己讀詩學詩。

  5、老師提兩個問題檢查讀書效果:(1)詩人身在何方?(2)詩人心在何方?

  6、(根據學生回答,老師板書“王維身在他鄉心在家鄉”)這種遠離家鄉卻思念親人的孤獨感能體會得到嗎?

  7、帶著詩人的孤獨讀古詩。(配《二泉映月》)

  8、老師配樂讀。

  四、品讀古詩------讀出情意,走進詩人

  1、(課件出示“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在心裡反覆地讀這兩句詩,閉眼想想:九月九日重陽節這一天王維是如何度過的?

  2、指名說說。

  3、(課件出示“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邊讀邊想:九月九日重陽節這一天王維的家鄉是一番怎樣的情景?

  4、指名說說。

  5、這樣熱鬧的場面裡沒有王維,王維只有————(學生讀)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樣幸福的場面裡沒有王維,王維只有---------(學生讀)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6、這時,你們應該問問王維!你最想問他什麼呢?

  7、介紹詩作的背景。

  8、齊讀全詩。

  五、詩外讀詩------超越詩人

  1、孤獨、思鄉的情愫似乎一直伴隨著王維,後來他又寫過這樣的詩句:(課件出示)“君從故鄉來,應知故鄉事”。讀讀,說說大意。

  2、(課件出示)“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讀讀,說說大意。

  3、每當王維想家時,他就倍感孤獨,每當孤獨時,他又特別想家。這種相思的潮水擋也擋不住,就化成了這首流傳千古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4、齊讀古詩。(配樂《牽掛》)

  5、王維的心情就是眾多遠離家鄉的人的心情。在《牽掛》的歌聲中靜靜地結束這一課。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優秀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學生透過學習能理解古詩內容,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詩句所描述的情境,感受詩人的孤獨、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2、學會本詩中的生字。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句。

  4、能學懂一組思念親友類古詩,提高閱讀、理解古詩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在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感受詩句中所表達的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前準備】

  1、學生預習並瞭解相關知識,收集相關資料。

  2、教師準備好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

  1、同學們,今天我們將學習一組詩,首先學習《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課件出示古詩及背景)

  2、九月九日是什麼日子?你知道這天有什麼習俗?“憶”是什麼意思?教師簡述“山東”的意思。誰能用自己的語言說說題目的意思?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麼?還想知道什麼?

  3、是誰在思念?你對王維有什麼瞭解?師補充簡介詩人。

  過渡:王維為什麼要思念家鄉親人?他是怎樣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古詩。

  (從題目入手,讓學生的課外知識與所學內容有機結合,激發了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使學生對全詩有個整體感知,以問題過渡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學習詩句

  1、範讀,齊讀古詩。

  2、學生自學,理解詩意:先自由讀理解詩句並劃出不理解的詞句,再小組交流討論。

  3、檢查自學情況:首先指名說說已懂得的詩句意思,並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師生共同解決疑難;再指名說;最後齊讀古詩。

  4、師述:讀詩不是弄懂詩的意思就行了,還要弄懂、體會出詩中的情感。透過剛才的學習,你從這首詩中感受到了什麼?主要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追問)詩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感?又是怎樣表達出自己的情感的呢?

  5、學生分組自由討論。

  6、交流發言。(重點抓住“獨、異、倍、遍、少一人”等詞語進行體會,相機讓學生想象詩中所描繪的情景並感情朗讀)

  7、感情朗讀。

  (課堂教學中要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就要給學生自由學習的空間,信任學生,學生是可以讀懂詩句意思的。這部分的教學要讓學生知道讀詩不僅是懂得意思,還要讀出蘊含在詩中的情感、意境,並教給學生從詩句中去體會感悟。)

  三、複習《宿建德江》

  1、(出示詩句)這首詩我們已經學過了,誰來讀一讀?

  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從那些地方可以看出?

  3、詩中寫了詩人所見景物對錶達自己的感情有什麼作用?

  4、感情朗讀。

  (複習這首詩可以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應怎樣去理解體會詩中所蘊含的人物情感,只有抓住了詩中的詞句,去想象,去體會,才能真正的讀懂古詩。)

  四、學習《泊船瓜洲》

  1、(出示詩句)說說題目的意思,對王安石的瞭解,簡介寫作背景。

  2、學生自學,小組討論,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中所蘊含的情感。

  3、班級交流:以小組為單位彙報自學所得。

  (這一步驟是讓學生試著用所學到的方法去學習,以實現遷移、運用,使知識和方法逐漸內化為一種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為學生的終生學習打下基礎。小組學習討論,讓學生在互相討論交流中增強合作的意識,實現學生能力的互補。)

  五、總結

  1、今天,我們學習了兩首詩,複習了一首詩,這三首詩有什麼共同之處?詩人在表達自己的情感時有什麼不同?

  2、這二首詩中,哪些句子給你的印象最深?你能說一段話用上這句詩嗎?

  3、感情朗讀二首詩。

  (我們今天學習古人的詩句,不僅是讓學生欣賞漢語文的藝術美、語言美,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積累優美的詞句,在適當時還應鼓勵學生去應用。這樣,才能真正起到閱讀古詩的作用。)

  六、作業

  1、同學們,你們現在離開了自己的父母親人,來到我們實驗學校,肯定也會想家,想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嗎?試一試,寫一兩句詩來抒發一下自己的情感。

  2、背誦二首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優秀教學設計 篇5

  學習目標:

  1、 會認6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學習藉助註釋理解詩意,體會詩歌感情,體驗王維思親,思鄉之情。激發和培養學習古詩的興趣。

  學習重點、難點

  1、理解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2、體會詩人王維的思親,思鄉之情。

  一、情境匯入

  秋天到了,氣溫也產生了明顯的變化,你能感受到什麼?

  是呀,在這段時間裡,我們能明顯感受到秋的涼意,大自然就是這麼神奇,一年四季的溫度各不相同。其實,在我們的古詩世界裡,也有他的溫度,有的古詩,讓人讀起來像是感覺到春天般溫暖,有的古詩讓人閱讀後像是身處秋夜,讓人感覺涼絲絲的。今天我們就要一起去感受古詩的溫度。

  揭題: 9、古詩兩首 (大螢幕:夜書所見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在我們書香校園古詩文朗誦的活動裡,我們對《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已經相當熟悉了,可是,藏在這首古詩裡的溫度,我們卻未必都已感受,就讓我們先走進詩人王維的內心世界,感受他內心的冷與暖吧!(大螢幕揭題)

  二、解題

  1、九月九日是什麼節日?

  2、在重陽節這天,他在想念誰?板書:憶山東兄弟 (華山:陝西省華陰市境內,王維的家鄉在華山東面的蒲州。)

  (注:這一環節著重引導學生利用古詩下方的註釋幫助閱讀理解)

  三、理解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1、理解“獨在異鄉為異客”

  A、王維的這首古詩是在離開家鄉兩年後重陽節的有感而發。

  (大螢幕:十五歲時,他就獨自離開家鄉,來到京城長安。)

  B、老師說過,文字是有溫度的,請你讀讀這句話,然後說說你感受到它是暖暖的,還是涼涼的'?為什麼?

  C、讀相應的詩句,體會詩句溫度。大螢幕出示“獨在異鄉為異客”。

  你認為這句詩的溫度是怎樣的?生回答後馬上讓他讀。

  引導體會兩個“異”

  異鄉是什麼意思?它相對應的詞語是什麼?異客是什麼意思?

  王維在異鄉為異客,他孤獨一人,而在家鄉他擁有什麼?當他遇到人生各種境遇時他會想些什麼?

  大螢幕提示:他想,在家鄉,當他( )時,他的親人會( )。

  俗話說:在家千般好,出門一日難。他不禁感嘆————引讀“獨在異鄉為異客。”

  2、研讀“每逢佳節倍思親”

  (大螢幕: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到了。一大早,長安城的大街上就熱鬧起來。家家戶戶、老老小小興高采烈地去登高遊玩。)

  你覺得這句話的溫度是怎樣的?哪些詞語能體現出來?引導討論:

  A、你有沒有全家上下一起出遊的經歷呢?這種時候,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B、可是這樣的情形,這樣的心情當時詩人王維擁有嗎?

  C、當時的場面越熱鬧,他的心裡就越羨慕,想想自己孤身一人過重陽節,他的心裡就更淒涼,從而更思念自己的親人。

  (大螢幕:每逢佳節倍思親。)

  A、我們中國有哪些傳統佳節?(重陽節,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清明節,七夕節,冬至節。)詩人王維在佳節裡更加思念遠方親人,你有這樣的經歷嗎?

  B、同學門,現在通訊發達,當年想念遠方的親人的時候,你可以透過什麼方式聯絡親人呢?(你可以給在他鄉工作,學習的親人打電話,也可以用QQ與親人聊天),

  C、可是,在古代,通訊閉塞,不發達。重陽節這天,別人的家庭老老小小頭插茱萸,王維只能念著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過年了,家家戶戶放鞭炮,吃年夜飯,王維孤身一人,他只能念著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D、遷移想象說話:端午節的時候……

  中秋節的時候……

  四、放手讓學生理解“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1、談話,想象王維思親。

  引導談話:是啊,看著別人的家庭團團圓圓,他只能沉浸在對過去美好生活的回憶中,在重陽佳節裡,王維會回憶起什麼,想到什麼呢?

  引導談話:快樂的時光總是令人難以忘懷,思念是一條線,線的這頭牽著王維,線的那頭牽著的是他的兄弟,思念是彼此的,兄弟們肯定也會非常想念他。他們在登高的時候會對遠在他鄉的王維說些什麼呢?

  2、朗讀,感受王維思親。

  多好的兄弟,多深的情誼。這是兄弟們在思念王維,更是王維在思念兄弟們,他不禁寫道——(課件出示,學生齊讀: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引讀:重陽節這天,王維獨自在異鄉,他猜想他的兄弟一定在幹什麼?請學生讀。

  引讀:從前兄弟歡聚,如今唯獨少了誰?請學生讀。

  引讀:王維不能與兄弟團圓,他的心情是怎樣的?請學生讀

  五、誦讀詩歌,情感昇華

  詩人王維漂泊他鄉,兩年沒見到親人的面,沒聽到親人的聲音。重陽佳節這天,看著家家戶戶歡度節日的熱鬧場面,他只能將無限的思念,凝聚筆端,化作這首流傳千古的名詩。讓我們也做一回大詩人王維,用我們的心,用我們的情來吟誦這首詩。

  多麼動情啊,這就是王維憶山東兄弟的情。孩子們,讓我們閉上眼睛,再次感受王維“倍思親”的深情吧!(學生配樂齊背古詩。)

  六、會寫字的學習

  詩句填空,特別提醒“異、佳、插”的寫法。異的上半部分是封口的;佳的右邊是兩個土;插的右邊先寫好千,在寫剩下部分。

  七、佈置課外作業

  同學們,今天,我們靜靜地走進了詩人葉紹翁的心靈深處,深深地體會到了詩人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情感。其實,還有一個詩人的思鄉之情更能讓我們動容,因為他是我們龍泉的大詩人葉紹翁。明天的語文課,我們將要感受《夜書所見》中的冷與暖,所以老師先佈置一個任務給你們。

  1、傍晚放學,到華樓街去了解我們龍泉古代十大名人,瞭解葉紹翁。

  2、週末到芳野曾家大屋參觀,二樓有葉紹翁的生平介紹。

  3、有感情地背誦《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給家人聽聽。

  4、收集有關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詩歌。

  教後反思:

  課上完了,應該很輕鬆,但是事實並沒有如此。課後仔細思量,發現如梗在喉的原來是自己引導學生對詩句的誦讀上。自認課前預設的引讀比較巧妙,可是學生朗讀出來的效果卻不太盡如人意。回過頭想想,自己是被為了整個課堂環節圓滿完成的想法所左右了,所以在有位學生一字一頓的讀詩時;在個別學生沒把握詩歌情感基調時,少了一份耐心做具體的引導,錯過了引導的好時機。

  對詩句的處理上,我覺得能做到扶放結合,前兩句重點引導,後兩句放開手腳讓學生想象。理解詩句是為了誦讀詩句,我努力去這麼做。我們班邱志翔的小姨在新加坡,他的朗讀水平不算優秀,但課後他對我說,剛才他在讀古詩的時候都想哭了。我想,在教師的引導下,他能在詩文誦讀裡傾注了自己的情感,應該算是本節課的一點點成功之處吧。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優秀教學設計 篇6

  教材分析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一首抒寫鄉情的千古絕唱,恰逢重陽佳節,作業孤身漂泊於繁華熱鬧的帝都,倍感孤獨,非常思念家鄉親人。前兩句寫詩人想念親人,後兩句寫親人也在思念他。情之所至,所以寫出了“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名句。

  學情分析

  學習本篇課文時正好是深秋時節,也正值重陽之際,而這首詩又正好是抒寫秋色鄉情的千古絕唱。要引導學生採用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藉助註釋,結合圖意並結合秋天的特點來理解詩意,感受詩中那濃濃的思鄉之情。

  教學目標

  1、 學習“憶、異”等8個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3、 理解詩意,體會詩人表達的感情。

  重點難點

  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

  教學過程

  一、 交流資料,瞭解背景

  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王維很有才華,他的詩被人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首詩是詩人17歲時離開家鄉,遠在京城長安寫的。

  二、 小組合作討論自學

  1、 自讀古詩,藉助拼音讀準字音,把這首詩讀通、讀正確。

  2、 自思:想想自己讀懂了什麼,並提出自讀中產生的疑惑。

  3、 交流,讀讀、說說、問問。

  4、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學生按自己小組議定的方法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自主合作學習《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三、 師生交流,解決疑難。

  1、 每組說說讀懂了什麼,並提出小組學習時產生的問題及討論的結果。

  2、 其他組的同學與老師參與其中,或討論解決或補充問題。

  設計意圖: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發表意見。

  四、 感情朗讀,啟發想象

  1、 指名朗讀詩文。提問:你們覺得這首詩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

  2、 引導以情促讀。提問:你能用讀來表達這種思想感情嗎?

  3、 引導以讀啟發想象。提問:同學們在朗讀時頭腦中形成了怎樣的畫面,能交流一下嗎?

  4、 學生交流想象的景象,並再次練習有感情朗讀。

  設計意圖:朗讀詩歌,入情入境感受詩歌的畫面。

  五、 欣賞古詩,品讀古詩

  1、 賞讀古詩,教師指導。

  2、 品讀文字,述說感覺。問:你覺得這首詩中,哪些字用得特別好?

  設計意圖:學會欣賞詩歌。

  六、 圖文結合,熟讀成誦

  根據詩意,參照插圖,熟讀課文,練習背誦。

  設計意圖:背誦詩歌。

  七、 指導寫字

  1、 小組內交流難寫易錯的字。

  2、 師範寫“逢、倍、插”,強調結構及筆順,讓生書空。

  3、 學生練習書寫生字。

  設計意圖:養成正確書寫漢字的好習慣。

  八、 拓展活動

  你還讀過哪些思念家鄉親人的古詩,讀或背給同學聽聽。

  設計意圖:擴充套件知識。

  九、 作業

  課下蒐集古往今來懷鄉思親的人們留下的千古佳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