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建築畢業論文(精選5篇)

中國古代建築畢業論文(精選5篇)

  中國古代建築和古老的中華文化差不多是同步發端和發展的,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穩定的系統,透過中國的古代建築,可以清晰的反映出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脈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古代建築畢業論文,歡迎閱讀。

  中國古代建築畢業論文 篇1

  【摘 要】中國古代文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念對中國古代建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中國文人構成古代了唯一的上層社會,他們直接或間接的參與營建活動,把中國傳統的自然觀帶入了建築創造之中,建築與自然的關係成為中國古代建築區別於世界其他建築體系的根本特徵

  【關鍵詞】天人合一;風水堪輿;模山範水;古代建築

  建築的歷史就是人類與自然相互關係的歷史。以農業文明為主的中國古人,在漫長的農耕生產過程中認識到了“天時”“地利”等自然條件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作為自然的代表“天”在人們的心目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靠天吃飯的人們把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即“天人合一”看作是內心深層的最高境界。中國古人在營建都市、構築房屋、廟宇時始終遵循自然規律,師法自然、合乎天地成為人們內心中自覺的精神意識。

  中國文化的起源與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有著密切的聯絡,《周易.大狀卦》中有:“上棟下宇,以待風雨”之說,“宇”在許慎的《說文解字》被解釋為屋邊(“宇,屋邊也”)。《淮南鴻烈.覽冥訓》“宙,棟樑也.”從上述文字中我們不難看出“宇”、“宙”這兩個字,在古代他的基本含義是與建築有所關聯的.然而這個詞在很多時候又被用來表示無限的自然時空.如“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陸九淵《象山先生全集》卷二十二《雜說》四部叢刊本)中國古人將表示天地自然的宇宙與表示房屋的宇宙等同視之,天地即是宇宙;宇宙也是房屋,作為人們著風擋雨的房屋在中國文化的起始就被賦予了“天地入吾廬”的文化內涵.

  中國古人在建築環境的創造上依託自然,這成為中國古典建築的根本特徵。根據自然地形隨形構築,透過對建築與環境的“因、借”來達到建築與自然的相輔相承,即所謂的“託體同山阿”。建築借山勢表雄偉,因水形而奇峭。秦始皇統一六合,大興土木,建築了龐大的阿房宮。阿房宮北依渭水,南向秦嶺,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巔以為闕,“以象太極”將宮殿與大尺度的自然山水輝映交融,把建築溶入自然,借自然界恢宏尺度,來體現大秦王朝氣吞山河的不凡風度。

  作為這一東方民族群體的“人”,無論宮殿寺廟或是作為建築群體的城市,村鎮或分散於鄉野田園中的民居,也一律體現出一種關於“宇宙圖景”的感覺,以及作為方位、時令、風向、星宿的象徵主義。中國先民把人視為自然的一部分,人的活動、生活與自然息息相關,人不可能脫離自然而孤立存在,在中國人看來,自然與人生存的社會是一個完整的統一體。古人透過觀測天象預測未來,根據自然災變來解釋社會內部的變亂,分析建築與自然的關係,來揭示居住者的吉凶禍福,人的一切活動都必須順應自然。人受到天,地,自然的制約。人是自然的產物,人必須“則天”行事,遁“天道”而生存。人道,合乎天道,人的所有活動都力求達到自然、天地與人的親和統一。

  作為人們生產,生活依託的建築更是要適應自然,中國先民在進行營建活動之前必須“仰視天文”“俯察地理”,追求天時,地利,以達到興旺人和的目的。考察建築本身的佈局以及建築所處的環境是否符合自然規律,從而形成了中國古典建築密不可分的“風水”觀念。距今6000多年前半坡的仰韶文化,已經有了典型的風水例證。(丁一等《中國古代風水與建築選址》第6頁)風水觀念的形成是中國古人自然觀念發展的直接產物,是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的生態經驗積累,《周禮·地官司徒》“以相民宅”的目的是“阜人民,以蕃鳥獸,以毓草木,以任土事”。由此可見風水的主要功用在於探尋人們生活的環境,自然與人之間的親和關係,尋找人與自然結合的最佳點,從而達到人居與自然的和協統一。中國人選擇適合自己居住的環境,都是依靠風水的觀念來確定的。建築四周山環水繞,明堂開朗,水口含合,水道綿延曲折。追求環境的封閉與均衡,背陰向陽、背山面水、坐北朝南,“具有日照、通風、取水、排水、防澇、交通、灌溉、採薪、阻擋寒流、保持水土、滋潤植被、養殖水產、調整小氣候,便於進行農、林、牧、副、漁多種經營等一系列優越性”(侯幼彬《中國建築美學》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第195頁)。這種山環水抱,重巒疊嶂、山青水秀、鬱鬱蔥蔥的自然環境的和諧風貌,形成良好的心理空間和景觀畫面,反映了中華先人的攝生智慧。

  魏晉時期隨著社會的動盪以老莊道家思想為核心的玄學思潮勃興,文人士大夫縱情山水,為了擺脫世俗倫理的束縛融身於大自然中去暢情。寄情於春山秋水之間,暢遊於茂林修竹之境,文人雅士融身於大自然之中,修身養性,離塵悟道,將人身與情感都融身於自然之中,接近自然。居住建築的營造也開始追求自然野趣,私家宅院成為“在有限的空間裡創造出視覺無盡的,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環境”。(張家翼《中國造園論》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1)這為後來中國園林的演變發展起到方向性作用。

  一般而言,園林建築特別是文人園林是中國古人對待自然思想的集中反映,平面佈局靈活多樣,刻意追求以小見大,景有限而意無窮,以自然山水為藍本,模山範水,在平地上鑿池為水,堆砌假山,小徑通幽,透過借景,造景疊山,理水等手法,努力使人工的建築消融於天然環境之中,達到“雖有人作,宛如天成”的藝術境界。清代乾隆時營造圓明園時提出,“希望北面有座山可以擋風,夏季招來涼意,有泉脈下注,天際遠景有個悅目的收束,一年四季都可以返照第一道和末一道光線”,從這裡不難看出圓明園在營造時注重了人和自然的有機聯絡及互動感應。乾隆造的“靜宜園”,建在北京西郊的香山山坳裡,北、西、南三面環山,靜宜園因山勢高低層層構築建築物,與周圍的蒼松翠柏、溪流瀑布、峭壁懸崖,相融相和。避暑山莊也是“自然天成地就勢,不待人力假虛設。君不見,磬錘峰,獨峙山麓立其東;又不見,萬壑松,偃蓋重林造化同。”(康熙《芝徑之堤》)。風水理論是人與自然對話的產物,它徹頭徹尾地影響著中國幾千年來的營建活動,包括住宅,宮室,寺觀,陵墓,城市,村落,等方方面面,在中國的營建歷史中我們很難找到風水不涉及營造活動的例子,也絕找不出違背自然規律不與自然相融相承的例項。

  中國古代營建活動中師法自然的思想不僅僅侷限在園林的處理上,在建築佈局,城市建築中也同樣有很多因乎自然的例證。《三輔黃圖.咸陽故城》中有“築咸陽宮……引渭水灌都以象天漢,橫橋南渡以法牽牛”秦始皇不僅在其宮殿周圍引水築山模法自然,在他用七十餘萬人的勞工,挖酈山而築的陵墓裡也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史記.秦始皇本記》)在中國古代的城市規劃中比像天界河漢,將河流貫流城市,將大片山林,水體括入城市,如隨唐長安城,將樂遊園、曲江池山水景觀納入城市空間體系。如此事例不勝列舉。

  中國古代文人的自然觀念對中國古代建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學而優則仕”的文人構成古代了唯一的上層社會,他們直接或間接的參與營建活動,把中國傳統的自然觀帶入了建築創造之中。中國古人“天人合一”的觀念也就在建築營建活動中形成了。

  參考文獻:

  [1]王貴祥.中西文化中的人與自然關係探微. 建築史[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3.

  [2]魏士衡.中國自然美學思想探源[M].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 1994.

  [3]王振復.中國建築的文化歷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4]王魯民.中國古代建築文化探源[M]. 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 1997.

  [5]侯幼彬.中國建築美學[M]. 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7.

  [6]羅哲文,王振復.中國建築文化大觀[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1.

  中國古代建築畢業論文 篇2

  摘要:中國古代建築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建築的多樣性、主流、環境、木構架特色等方面分析了我國古代建築的特徵,以求深刻理解,古為今用,創造出中國特色的現代建築。

  關鍵詞:古代建築

  一、中國古代建築的對稱美

  對稱美是我國古代傳統文化之一,我國古代很多事物都體現了對稱美這一思想,例如女眷的髮飾,窗戶上的剪紙。同樣對稱美是我國古代建築的一大特色,在我國古代建築中,對稱無處不在。建築是一代人生活習慣和思想的沿襲,所以我國古代建築也深受宗教思想、文化教育等影響。道家的中庸思想在我國古代建築中的到了很好詮釋,其具體思想就體現在古代建築的對稱美上。

  二、中國古代建築與自然景色的天然合一

  在科技還不發達的古代,淳樸的古人只能用迷信解釋那些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因此,古人對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喜愛之情溢於言表。古人崇尚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在我國古代的建築中,有很多與天最接近的古建築的傳說,如:雲頂天空,蓬萊仙道等。事實上,也確實有很多建築建到了離天空很近。例如布達拉宮屹立在西藏首府拉薩市區西北的紅山上,布達拉宮是13層宮殿建築,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宮堡式建築群。它的地理位置是古時候燃煙較少的西藏,而且它確實做到了“與天同高”,給人一種天空的假象。

  我國古代建築與自然的天然合一還體現在許多其它的方面。例如:我國古代的皇宮裡都有御花園,而許多南方的園林小院裡也有自己的後花園、假山、魚塘等。

  三、庭院式組群佈局

  中國建築特別重視群體組合的.美。這些建築十分重視對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學的追求,這些建築體現了中國人的民族審美習慣,與歐洲等其他建築體系建築個體的體形體量、外向性格的強烈對比等有明顯差別。

  在古代中國,封建思想牢固,有“長幼有序,內外有別”思想意識,所以古代多數庭院都是前後串連起來,透過前院到達後院,這種庭院式的組群與佈局,一般都是採用均衡對稱的方式。這種庭院的建築方式體現了古人門第思想深固,另外這種庭院結構也能體現當時庭院主人的家世如何。一般情況下,庭院的規模和庭院主人的財勢官力是成正比的。這也就有了古語“庭院深深深幾許”,“侯門一入深似海”。

  這種錯落有致的院落結構不僅加深了古人之間的門第思想,而且也給我們後人今天參觀留下了幾許神秘色彩。

  此外,我國還保留了一些老北京四合院的房屋。這也四合院也體現了古人庭院式組群佈局建築。古人不僅愛將生前居住的地方建成庭院式結構,考察很多官宦人家的墓地,很多也是“庭院式”結構的,古墓中主墓是墓主人的死後棲息所,而除主墓外還有好多墳墓在古墓中,這些墳墓構成一個“庭院式”結構,把親人死後也可以聯絡在一起,也體現了古人生死相依,封建迷信。

  四、豐富多彩的藝術形象

  中國古人無疑是最有想象力的。我國古代的建築多半是以牛馬蛇神之類的動物作為依託來建築的,在我國許多古樓之中,有很多房梁,支柱等建築上都有龍鳳的雕刻,讓人望而生畏。而古樓的樓頂四周也多以神獸動物來裝飾,給人一種威嚴感。

  而中國古代的石獅應該是中外顯著的標誌之一。石獅多半放在古代權威人家的門口“看家”,讓對主人有非分之想的小人望而卻步。同樣,石獅高大威猛,目光兇狠,給人一種威嚴感,象徵主人的財力與權勢。是家裡、門第雄厚的代表。

  《紅樓夢》中賈府無疑是當時最為有實力的家庭之一,而大觀園的門面上也同樣矗立著兩個石獅,象徵著賈府的勢力。

  此外,中國古代的建築最敢於使用色彩也最善於使用色彩。不過,古代建築在用色方面也是有階級之分的。不是每種顏色都是可以隨便運用的。即便如此,我國古代的建築無不體現了一種大氣、富麗堂皇、美輪美奐。尤其是在佛門之地、皇宮貴族的應用,讓人看後無不感慨天朝的壯觀,浮想聯翩。

  五、古代建築與“風水”的結合

  風水之說也是起源中國,並且可以說是流傳至今,在現在,我們很多家庭蓋房子還會找風水先生算上一掛。而在中國古代,由於古人對封建迷信的依賴已經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所以所建建築每一處都有風水之說。尤其是國都選址,皇陵建造,無不是“風水寶地”。古人崇尚“天時、地利、人和”,而這裡的風水就是講的“地利”,而風水寶地之處多是高山多水之處。先不說這些地方是否真是風水寶地,但是這些遠離塵世的地方多少可以使人心靈沉靜,是佛家陵墓的首選之處。也可謂是另一種意義上的風水寶地了。

  傳統風水學所追求的美,是自然的美。風水所說不需要雕飾,只需要選擇。在選擇風水寶地時,我們首先應當注重地勢的“美”與“惡”,與此同時,風水之說以天然的美為最好。這種天然美,就是井然有序的和諧。

  其次傳統風水學說追求的美,就是整體的美,而並非零散的、支離破碎的美, 這種整體美,就是有機統一的和諧。和諧美,首先是體現在人為建築與周圍大自然上的和諧統一,而在這個前提之下再追求建築與建築之間的和諧美。 這種和諧,又和古人中庸的思想和為一體了。

  六、總結

  建築的歷史美,主要是體現在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建築上。我們人類的每個時代,均是用它所有的技術來創造建築。而那些被歷史遺留下來的建築,有它存在的理由,也有被我們欣賞的道理。

  中國古代建築畢業論文 篇3

  一、木結構——中國古代建築的結構

  中國古代建築與世界其它建築形態最基本的區別是木結構,是世界上惟一以木結構為主的建築體系。

  中國現已發現的最早的木結構建築遺址在浙江餘姚河姆渡,距今已有七千年。據考古發現,在300平方米的範圍內,最少有三棟以上的幹闌式建築遺蹟,其中一座長約23米,進深約8米。木構件建築遺物有柱、梁、枋、板等,許多構件上都有榫卯,這是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築已發現的最早的遺存。如果我們把河姆渡文化出土的榫卯木結構建築遺蹟當作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築的“真正”起點,那麼,中國的木結構建築已經有七千年的歷史了。

  中國古代建築木結構建築主要分為抬(疊)梁式和穿鬥式兩種。另外還有井榦式,但它不是中國木結構建築的主要結構形式,只在一些林木資源比較豐富的地方出現,如雲南。

  抬梁式構架是中國古代建築木結構的主要形式,也是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建築結構形式。穿鬥式構架用料較少,建造時先在地面上拼裝成整榀屋架,然後豎立起來,具有省工、省料、便於施工和比較經濟的優點。同時,密列的立柱也便於安裝壁板和築夾泥牆。因此,在中國長江中下游各省,保留了大量明清時代採用穿鬥式構架的民居。這些地區有的需要較大空間的建築,採取將穿鬥式構架與抬梁式構架相結合的辦法:在山牆部分使用穿鬥式構架,當中的幾間用抬梁式構架,彼此配合,相得益彰。

  木結構的建築幾乎都是有一定的製作規範。宋代李誡編著的《營造法式》一書中包含各種“作”(大木作、瓦作等)的制度、工限、料例三個主要內容以及有關附圖,系統地說明了當時建築的分級、結構方法規範要領。書中提出“以材為祖”的材份制,即以與建築規模等級相應的某一尺度作為建築的空間尺度及構件尺度的模數。這是建築體系達到成熟階段的標誌。這種模數制度或比例制度一直延續到清代,只是表現形式有所變化。清工部《工程做法》記載了這一體系的最後形態——鬥口制。

  中國古代建築以木結構為主體,它的基本藝術造型特點來自結構本身。中國建築的起點是以間為代表的房屋,宮殿是房屋的擴大,它本質上並沒有變化,只不過柱子更高、梁坊更長、間數更多而已。

  二、大屋頂——中國古代建築的形式

  將中國古代社會和世界上其它古代社會作比較,其中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大一統”。而對於中國古代建築來

  說,則是它的“大屋頂”,這幾乎是一個歷史奇蹟——“大屋頂下的大一統社會”。因為,在所有的中國的古代建築中都可以找到一個最基本的形式特徵——人字形的“大屋頂”。

  中國任何型別的建築都是由民居住宅演變過來,它是以增加重複單位來解決人所要求的尺度和規模。其基本外形都如一個篆書“人”字形,即雙面坡的屋頂。通用性成為中國古代建築構成的基本法則。大屋頂,這個人字形的屋頂是中國古代建築最明顯的特徵。

  不管是殿、堂、廳、軒、館、樓、閣、榭、亭等稱呼的建築,還是方的、長方的、圓的、角形、扇形、一字、凹字、工字、田字等組成的平面;或是三合院、四合院或像故宮一樣的建築群體;無論是住宅,還是宮殿,或是廟宇、寺觀;無論是懸山、歇山、硬山或廡殿、捲棚,還是單簷、重簷、丁字脊、十字脊,大屋頂可謂萬變不離其宗。站在景山頂向南望去,紫禁城一片金色的屋頂,它雖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有高有低,但總體上形式統一、規整,這就是“大屋頂”。三、四合院——中國古代建築的空間

  中國人對內向型封閉空間的習慣要遠大於對外開放式空間的習慣。中國古代建築形成了以“合院”為單位的封閉性的組合體,中國古代建築在平面上的群體組合,構成了獨特的空間形式。

  四合院的佈局方式早在殷商的建築遺址中就可以看到。而到了西周時期已經出現了相當完整的四合院佈局。到了漢代,這種四合式院落的發展就更為普遍了。我們從隋唐時期繪畫、明器中可以看到這種前堂後寢的四合院式宅第。宋代對這種四合院佈局進行了繼承和發展,在廳堂和臥室之間形成了“丁”字形(或“工”、“王”字形)的平面,堂寢兩側有了耳房或偏院。元代四合院目前雖無實物,但在元大都舊址上發掘出來的後英房元代住宅遺址中,我們還是可以看到這座遺址所反映的院落佈局,它與近現代北京的四合院十分近似。到了明清時期,四合院的發展已經非常成熟,而北京的故宮就是由許多大小不等的四合院組成的。

  由於建築面積的大小以及方位的不同,從空間組合來講有大四合院、小四合院、三合院之分。四合院是個統稱,也可以稱為“合院”。這種圍繞一箇中心空間(院子)組織建築的形式的形成,是人類在從自然環境向人工環境過渡中所產生的一種精神上的需要。這種用高牆封閉的空間(院子)是一種外界環境與室內環境之間的過渡,這種佈局原則不但適應了人們在生活上的實際需要,也符合人們思想上既要安全又想親近自然的要求,並滿足了我國封建禮制的精神需求與生活的功能要求,因此合院的建築形式成為中國建築中最典型的佈局方式。

  在生活空間上,民居建築“有宅必有院”的“院”是其精華所在,建築內部的內庭院空間,使整體建築形成多進式格局。在中國式庭院中,院門關起來,就是自己的,門外始終是別人的。講究的是私密性、安全性,而不是對外開放的格局,這就是中國傳統民居的特色,南方北方都是這樣的。四合院雖小,但卻內外有別、尊卑有序,講究對稱。大門一般在南向,其形式分為屋宇式。大門有門屋;或為牆垣式,就是直接在牆上開門。其中以屋宇式的大門為貴,依房主地位分3、5、7間,間數越多,則房主地位越高。

  三。結語

  大道至簡——最複雜的問題可以用最簡單的方法來概括。“木結構”、“大屋頂”、“四合院”,這九個字可以

  代表中國建築的全部特徵與面貌——這就是中國古代建築的意匠,這是對中國古代建築最精練、最精彩的概括。

  中國古代建築畢業論文 篇4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與文化的不斷髮展,建築與人類的生活的日趨緊密相連,其巨大的藝術表現力量與人類文化的有重要關係,傑出的古建築藝術作品都是中國文化最鮮明、最深刻、最長久的體現。因此,本文透過分析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特點及成因,一方面,加強人們對我國古代建築文化的瞭解程度以實現對舊建築的保護,另一方面,探究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對現代化建築藝術的啟示以不斷完善現代建築藝術。

  關鍵詞:中國;古代;建築物;藝術

  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今,建築和藝術都密不可分。在一個世紀前,建築和藝術是一體的,建築家同時也是藝術家。後來,因為有人反對建築的過分修飾,所以建築和藝術分開了。現在,建築和藝術二者又歸到一起,迴歸到同一個方向,建築藝術化,藝術建築化。由此而言,建築與藝術的結合所要追求的是建築與環境,與自然的真正結合。不同文化圈的人群會有不同的建築觀念,不同的建築藝術手法、趣味,不同地域、民族、階級,不同時代,建築藝術作品都有不同的面貌,反映出深刻的文化內涵。接下來,本文透過分析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特點,探究古建築藝術對現代建築藝術發展的啟發。

  一、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特點及原因分析

  1、中國古代建築有庭院式組合佈局的特徵

  儘管現今我國留存的完整古建築很少,但我們可以從現存的古建築物、古人留下的書籍記載以及古人小說描寫中探尋到一些我國古代建築物的特點。根據以上資料,我們發現在古代很多建築並不獨立存在,而是以走廊等形式將多個庭院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富有特色的庭院式組合,留存到現在的古建築大多都是以這種庭院組合形式呈現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庭院式組合佈局是典型的軸對稱建築,庭院式組合一般都具有縱橫軸,在古代,人們往往把主要的建築放在縱軸上,次要建築排放在兩邊的橫軸上,家裡喜愛安靜的重要人物則安置在庭院組合的最深處,這充分體現出長幼有序、輕重有序、內外有別的古人作風。

  2、中國古代建築以木構架為主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建築物的主流是木結構,而歐洲古代建築物的主流是石結構,兩者間的差別十分明顯。在我國古代,大多數建築物都是木製的,大到建築整體,小到裝飾物品,都離不開木質材料,因為木質具有讓人感覺溫暖、實用、輕捷的特點,傳達出一種入世的生活氣息,符合古人對樸實生活的追求。另外,木構架之所以能夠在古中國作為主流被長期沿用,是因為它擁有資源便利、使用靈活、施工速度快、便於修建、節省材料與金錢等明顯優點。而且,木頭即不會造成環境汙染,還可以透過植樹再生,再加上其輕便易得,是古時建築技術還不發達的中國能夠應用到的最好的建築材料。因此,木構架才能成為數千年來中國古代建築物的主流。

  3、中國古代建築的裝飾內容豐富、色彩多樣

  古中國是一個思想與文化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時代,奔湧的思想需要宣揚,優秀的文化需要傳承,這些都體現在中國古代建築之上。在我國的古建築上經常出現的裝飾紋樣有青龍、白虎、朱雀、神龜等動物,還有各種花類、神獸、祥雲、人物等內容雕刻於古建築物之上,這些豐富的文化印刻與建築物之上,完美的將優秀的文化記錄並傳承了下來,實現了建築藝術的昇華,留給後人以珍貴的藝術瑰寶。還有,中國古代建築對色彩的應用十分廣泛,古人好喜所以古建築大多以紅色為主,又會根據自己的喜好輔以不同的色彩,實現中國古代建築物色彩的合理應用與協調搭配,使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色彩豐富多樣。

  4、中國古代建築多以中庸和諧風格為主

  首先,我國的古代建築物是典型的對稱型建築物,一般都具有縱橫軸,以體現我國古建築物端莊整齊的特點,使得我國建築物看起來和諧、端正。另外,中國古代建築親近自然,在我國的古建築中花園是必要部分,因為古人崇尚自然、敬畏自然,和諧於自然的環境意識,更自覺更深刻地體現在園林建築中。因此,中國古代建築中的中庸和諧之風極受古人推崇。

  5、中國古代建築受封建等級制度的影響

  過去的幾千年裡,我國是一個封建專制集權國家,封建等級制度森嚴,不僅人們的權利有嚴格的等級分化,人們的居住建築物也受封建等級制度的影響而有等級區別。在封建等級制度的影響下,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生活區域被區分開來,形成不同規模的建築形態。為彰顯君王的絕對尊貴地位,最高統治者往往住在高大雄偉、氣勢恢宏的建築物中心,這對君王進行統治管理具有深遠影響。然後,建築物中心的四周環繞著大片的貴族建築物群,最外層才是矮小陰暗的民房建築物區域,這種建築物區域分佈方式,受嚴格的封建等級制度的影響,體現出上下有序、尊卑有別的古代文化。

  二、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對現代化建築藝術的啟示

  1、現代化建築應該多提倡“天人合一”思想

  在現代化建築物中,極少有自然的身影出現,當今的人們早已遠離甚至脫離大自然,這使得人們錯過大自然的美好。因此,現代化建築應該多提倡“天人合一”思想,人們應崇尚自然、敬畏自然,和自然萬物緊密聯絡,聯成生命共同體,從而形成一種積極樂觀的主力,促使人們去探求、親近與開發自然,使人們領略自然的美好,啟發人們熱愛自然並主動保護自然。

  2、中國的現代化建築藝術應體現中國傳統文化

  建築的文化內涵表明,建築藝術風格的形成和發展不只是物質因素的作用,更主要的是精神文化因素促成的結果。欣賞建築藝術時,我們要時刻把產生它們的時代的、民族的、地域的文化土壤聯絡起來,這樣就會產生更深刻的感受。若要有力發展中國的現代化建築藝術,則應學習古人將思想與文化賦於建築之上,能大大豐富現代化建築的內涵,使得建築物擁有真正的精神靈魂,讓中國傳統文化得到有效繼承與發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觀點,中國建築藝術還在發展,新的中國建築藝術,在非常傑出的中國傳統建築藝術成就的蔭庇之下,經過與新時代的融合,必將取得更大的輝煌。因此,我們應深入瞭解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特點及形成原因,透過加強人們對中國古代建築文化的瞭解以實現對舊建築的保護,同時使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對現代化建築藝術的發展有所啟示。

  參考文獻:

  [1]熊利萍.中國古代建築藝術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09(14)

  [2]殷莉晶.汪振澤.胡巖.試論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特徵[J].《建築與預算》.2014(6)

  [3]王凱莉.頓麗娟.鍾愛萍.邂逅中國古代建築藝術[J].《科學導報》.2015(18)

  [4]黃訓.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淺談[J].《科學與財富》2016(3)

  中國古代建築畢業論文 篇5

  摘要: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傳統文明的國家,中國的古代文學對於中國社會的推動作用不可小視。中國古代文學以其人文性對社會大眾的人文精神進行良好的教育,使得我國社會文明得以不斷進步。因此,古代文學的研究與其人文精神的理解對於許多文學學者來說是一件意義重大的事件。所以,本文以淺談中國古代文學與人文精神為題,對中國古代文學的作用與其與人文精神的關係進行分析與闡述,並提出古代文學與人文精神的弘揚方法。

  關鍵詞:中國;古代文學;人文精神;關係;影響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經濟利益已經成為了絕大多數的最為重要的追求,精神層面的追求也因此而被忽略,人文精神的培養與弘揚已經成為了社會邊緣化的東西。在現代社會當中,人們雖重視教育工作,但對於人文精神的培養意識已經很低。這就使得我國的教育者開始為社會大眾的精神層面發展而擔憂。中國古代文學伴隨中華民族走過五千年風風雨雨,修正了世代中國的思想與觀念。因此,中國古代文學當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是實現我國社會更好發展的重要內容。所以,本文對中國古代文學與人文精神進行研究,是有一定的社會現實意義的。

  一、中國古代文學與人文精神的聯絡

  中國古代文學,是我國的先人留給後人的寶貴的精神財富,一直影響著世人精神層次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從最早的《詩經》到唐詩宋詞,再到清代小說,這些得以流傳的文學作品當中,都記錄著那個時代的人文精神,是其社會的縮影。也正是這些作品,使正確的人文精神得以傳遞,給予現代人正能量,引導其學習更好的人文精神。另外,這些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創造者,都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或者教育家,對於世代中國人民的思想發展起到了啟蒙與引導的重要作用,使我國正確的人文精神得以發揚光大。中國的古代文化與中國的人文精神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中國古代文學蘊含著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指導著中國古代文學向更好的方向發展。中國古代文學當中所精忠報國的大義大忠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憂國憂民,遍及經濟、軍事與政治等各個領域,成為了那一代人以及現代人前進的思想動力。現代社會當中所存在的人文精神與古代文學作品當中的人文精神有著密切的聯絡,現代的人文精神是發揚中國古代人文精神的重要基礎。在現代人文精神的基礎上進行中國古代文學當中的人文精神培養,對於社會文明進步有著難以言喻的作用。

  二、中國古代文學對於人文精神的作用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的古代文學作品數量極多,其中有很多精神值得我們現代人學習。下面,我們就從幾個不同的角度對中國古代文學對於人文精神的作用進行簡要的分析:

  1、民生為核心

  所謂的人文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就是當時的社會人對於所在社會的生存狀態的思考與描繪,對於更好的社會形態的探索與表達。在中國的古代文學作品當中,有著明顯的人文特色,對於人的主體地位的要求很是突出。這就使得中國的古代文學在民生層次的討論與記載頗多。比如說民為邦本的民生思想,最先是在先秦時代提出的。在我國的孔子的儒家學說當中,“仁”是儒家學說的核心,而“仁”當中就強調一點“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樣的觀點足以說明我國古代的人文志士對於人民重要性的肯定與憧憬。中國有一句俗語,“得民心者得天下”,這一文學觀點在我國政治方面的影響是極為深遠的。中國古代文學當中的民生人文精神對於我國古代君主以及現代的國家決策者的國家管理工作都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2、憂患意識的培養

  我國的文人墨客,對於國家的關注程度很高,他們關於將自己的政治觀點融入到自己的文學作品當中。比如我們前文當中提到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觀點,就表達了詩人對於國家的關注與熱愛,以國家為先,個人為後的精神,更彰顯了詩人的憂患意識。在中國古代,戰爭發生的頻率較高,所以,要穩定一個國家與其子民,就要有對國家政治形勢的評估與預測能力,正確分析國家的外憂與內患,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國家實現健康與和平的發展。目前,世界局勢相對穩定,我國的發展也相對和諧。在這樣的形勢之下,我們也應當具備相當的憂患意識,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提高自己的警惕心,更好地為國家的發展制定戰備,使國家在世界格局中佔有優勢。其次,我國各行業內的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要以憂患意識來提醒自己不斷進步,不斷進取,以更好的狀態去迎接未來的挑戰。

  三、加強中國古代文學中人文精神傳播的對策

  中國古代文學是我國人文精神方面的瑰寶,因此,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應當將其作為重要的學習資源,更好地探索我國古代文學當中的人文精神,使其助於於國家發展,社會穩定。

  1、重視學生對中國古代文學中人文精神的學習

  正所謂,少年強,則國強。要想將中國古代文學當中的人文精神進行弘揚,就要從我國的學生開始抓起。無論是小學生,還是大學生,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之時,都應當有意將我國的古代文學當中的良好品德進行傳輸。學生對於知識的接收與領悟能力是很好的,所以,要讓學生從小理解中國古代文學的重要性與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只有這樣,在未來的道路當中,學生才可以自覺學習中國古代文學,落實正確的人文精神,更好地為社會奉獻自己。

  2、呼喚社會大眾進行中國古代文學中人文精神的學習

  社會大眾是進行中國古代文學與人文精神傳播的主體。就目前來看,我國的儒家思想在社會當中的傳播力量十分強大,並且已經遍佈世界各個國家與地區。我國古代人文精神之所以受到如此歡迎,除了其本身具有正確性之外,還因為當代社會人文精神的缺乏。因此,我國相關部門應當大力進行中國古代文學與人文精神的宣傳工作,在能力允許的範圍內進行國學教育課堂的建設,使廣大社會群眾可以接受到我國的國學教育,更好地領悟我國古代文學當中所蘊含的哲理與精神。另外,我國各大書店應當加強對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宣傳,使每一個社會大眾有機會將眼光投放於中國古代文化,得到了解它的機會。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以中國古代文化與人文精神的關係,二者的作用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推廣中國古代文化與人文精神的對策。希望我國的相關部門可以重視起國學教育活動的舉行,從學生與社會大眾抓起,進行全民國學教育。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的古代文學與人文精神可以使社會文明程度再次升級,社會穩定,國泰民安。

  參考文獻

  [1]黨月異.中國古代文學與人文精神的弘揚[J].名作欣賞.2010(08)

  [2]沙銳.古代文學教學中人文教育的思考[J].華章.2010(30)

  [3]孔現紅.時代意識在中國古代文學教學中的深層蘊涵[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2)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