蘊含人生哲理的小故事集錦

蘊含人生哲理的小故事集錦

  小故事,大人生

  〔小故事1〕

  有一個人作了一個夢,夢中他來到一間二層樓的屋子。進到第一層樓時,發現一張長長的大桌子,桌旁都坐著人,而桌子上擺滿了豐盛的佳餚,可是沒有一個人能吃得到,因為大家的手臂受到魔法師咒詛,全都變成直的,手肘不能彎曲,而桌上的美食,夾不到口中,所以個個愁苦滿面。但是他聽到樓上卻充滿了歡愉的笑聲,他好奇的上樓一看,同樣的也有一群人,手肘也是不能彎曲,但是大家卻吃得興高彩烈。原來每個人的手臂雖然不能伸直,但是因為對面的人彼此協助,互相幫助夾菜餵食,結果大家吃得很盡興。 ——

  〔默想〕

  沒有一個人可以不依靠別人而獨立生活,這本是一個需要互相扶持的社會,先主動 伸出友誼的手,你會發現原來四周有這麼多的朋友。在生命的道路上我們更需要和其它的肢體互相扶持,一起共同成長。

  〔小故事2〕

  有一個人經過熱鬧的火車站前,看到一個雙腿殘障的人擺設鉛筆小攤,他漫不經心的丟下了一百元,當做施捨。但是走了不久,這人又回來了,他抱歉的對這殘障者說:“不好意思,你是一個生意人,我竟然把你當成一個乞丐。”過了一段時間,他再次經過火車站,一個店家的老闆在門口微笑喊住他,“我一直期待你的出現,”那個殘障的人說,“你是第一個把我當成生意人看待的人,你看,我現在是一個真正的生意人了。”

  〔默想〕

  你怎麼看一個人,那人可能就會因你而有所變,你看他是寶貴的,他就是寶貴的。一份的尊重和愛心,常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善果,所以朋友們,不妨用心的看待這個世界用心的去尊重每一個人及自已,你將會發現,自己及周遭的人都有著無窮的潛力。

  〔小故事3〕

  有位老師進了教室,在白板上點了一個黑點。他問班上的學生說:“這是什麼?”大家都異口同聲說:“一個黑點。” 老師故作驚訝的說:“只有一個黑點嗎?這麼大的白板大家都沒有看見?”

  〔默想〕

  你看到的是什麼?每個人身上都有一些缺點,但是你看到的是那些呢?是否只有看到別人身上的黑點;卻忽略了他擁有了一大片的白板(優點)?其實每個人必定有很多的優點,換一個角度去看吧!你會有更多新的發現。

  〔小故事4〕

  有二個婦人在聊天,其中一個問道:“你兒子還好吧?”“別提了,真是不幸哦!”這個婦人嘆息道:“他實在夠可憐,娶個媳婦懶的要命,不燒飯、不掃地、不洗衣服、不帶孩子,整天就是睡覺,我兒子還要端早餐到她的床上呢!”“那女兒呢?”“那她可就好命了。”婦人滿臉笑容:“他嫁了一個不錯的丈夫,不讓他做家事,全部都由先生一手包辦,煮飯、洗衣、掃地、帶孩子,而且每天早上還端早點到床上給她吃呢!”

  〔默想〕

  同樣的狀況,但是當我們從我的角度去看時,就會產生不同的心態。站在別人的立場看一看,或換個角度想一想,很多事就不一樣了,你可以有更大的包容,也會有更多的愛。

  〔小故事5〕

  法國一個偏僻的小鎮,據傳有一個特別靈驗的水泉,常會出現神蹟,可以醫治各種疾病。有一天,一個柱著柺杖,少了一條腿的退伍軍人,一跛一跛的走過鎮上的馬路。旁邊的鎮民帶著同情的回吻說:“可憐的傢伙,難道他要向上帝請求再有一條腿嗎?”這一句話被退伍的軍人聽到了,他轉過身對他們說:“我不是要向上帝請求有一條新的腿,而是要請求祂幫助我,教我沒有一條腿後,也知道如何過日子。”

  〔默想〕

  學習為所失去的感恩,也接納失去的事實,不管人生的得與失,總是要讓自已的生命充滿了亮麗與光彩,不再為過去掉淚,努力的活出自己的生命。

  〔小故事6〕

  在十七世紀,丹麥和瑞典發生戰爭,一場激烈的戰役下來,丹麥打了勝仗,一個丹麥士兵坐下來,正準備取出壺中的水解渴,突然聽到哀啍的聲音,原來在不遠處躺著一個受了重傷的瑞典人,正雙眼看著他的水壺。“你的需要比我大。”丹麥士兵走過去,將水壺送到傷者的口中,但是瑞典人竟然伸出長茅刺向他,幸好偏了一邊,只傷到他的手臂。“嗨!你竟然如此回報我。”丹麥士兵說:“我原來要整壺水給你喝,現在只能給你一半了。”這件事後來被國王知道了,特別召見這個丹麥士兵,問他為什麼不把那個忘恩負義的傢伙殺掉?他輕鬆的回答:“我不想殺受傷的人。”

  〔默想〕

  這個故事看到人性的一面,在別人忘恩負義之後,仍有饒恕的心,這是第二次的饒恕,也是一種更偉大的情*。

  〔小故事7〕

  有一個人晚上開著車,經過一個十字路口,這時黃燈已轉成紅燈,他心想反正沒車,於是加速衝了過去,結果不巧被警察攔了下來,警察問他:“你沒看到紅燈嗎?”“有啊!”他答。“那你怎麼還闖經燈啊?”警察又問。他說:“因為我沒有看到你呀!”

  〔默想〕

  我們常想在生活中取巧,以為神不知鬼不覺,殊不知我們所做的事是天地皆知,無所隱。思想一下近日的生活,是否每件事都可以攤在陽光之下,而不再找藉口及理由來欺騙自己將它合理化。

  〔小故事8〕

  在一個偏遠、封閉的小鎮只能聽到兩個電臺:第一電臺專門廣播名人訊息、callin節目,或是熱門歌曲排行榜,它的收聽率相當高;第二電臺則是氣象專業電臺,它的聽眾只有一小群人。一天晚上,氣象電臺發出緊急警告:一個威力驚人的“龍捲風”將在午夜來襲本鎮,電臺呼籲鎮民立即疏散他處。這一小群聽眾立刻組織起來,有的去找鎮長,有的到街上敲鑼打鼓,有的打電話給第一電臺,請求播出龍捲風訊息,好儲存身家性命。鎮長說:本鎮從未有過龍捲風,龍捲風的訊息是氣象電臺誤報或捏造,為的是提高收聽率。)敲鑼打鼓的人則視為瘋子。而第一電臺則以現場正在訪問名人為由,不克插播這一條“生死存亡”的訊息。小鎮被夷為平地,後來者沒有人知道這塊地曾經是一個小鎮。

  〔默想〕

  每一個日子都可能是最後的日子,我們要以敏銳的心過每一天,更要用心的看看這個世界,用心看看自己,不要把每一件事都視為是理所當然,因為所有的事情都會改變,且看你如何去衡量他囉。

  〔小故事9〕

  一個寂寞的人看了一個電話的廣告,“有了電話,朋友就來!”於是,他裝了一支電話,希望朋友跟著來。白天他賣力地工作,回家之後就整晚歇斯底里地盯著電話機,心想,他錯過了不少電話。他仍然寂寞,開始為可能漏接的電話而抓狂!一天他從信箱禮抓出錄音機的廣告,有了錄音機,朋友不『漏接!』錄音機裝了一個星期後,他就把它退了,空空的錄音機,房間更加寂寞。

  〔默想〕

  不是有了電話就有了朋友,同樣的不是有了金錢就有朋友,存著一顆真誠和主動 熱忱的心,才是重要,當你主動的付出關懷與熱情,主動的幫助別人,那麼你周遭的人便會因為你的付出而更加的感謝你,同時你也會擁有更多交心的朋友。

  研究顯示夫妻吵架可能有益健康

  新華網北京專電美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夫妻鬧矛盾時,壓抑憤怒容易導致死亡率上升,而吵架卻可能有益健康。

  據法新社報道,美國密歇根大學退休教授歐內斯特·哈爾堡領導的研究小組針對婚姻中壓抑憤怒乃至憎恨情感對死亡率的影響,在1971年至1988年間跟蹤調查了密歇根州一小鎮的192對中產階層夫婦,其中多數妻子是家庭主婦。

  研究人員以問卷調查方式瞭解這些夫婦面對“不公平現象”時的反應方式,其中26對夫婦屬於“雙方抑怒型”,即夫婦雙方在出現衝突時均壓抑自己的情緒;另外166對夫婦中,至少其中一人會表達自己的憤怒,屬於“非雙方抑怒型”。

  他們發現,到1988年,26對“雙方抑怒型”夫婦中,有13對夫婦至少其中1人死亡;而166對“非雙方抑怒型”夫婦中,只有43對夫婦遭受喪偶之痛。更可怕的是,到1988年,“雙方抑怒型”夫婦雙雙死亡的機率幾乎是“非雙方抑怒型”夫婦的5倍。

  哈爾堡說:“夫妻共同生活時,他們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調解衝突……關鍵在於,當衝突出現時,你怎麼應對……要是你不理會它,壓抑憤怒情緒,心裡卻總想著它,繼而憎恨或者打你的配偶,那你就有麻煩了。”

  哈爾堡同時指出,這項研究得出的只是初步結論,研究人員將繼續分析受調查夫婦在之後歲月裡的死亡率,以得出更可靠的結果。

  研究人員在分析調查結果時考慮了受調查者的年齡、體重、血壓和是否吸菸等因素。

  此前已有研究顯示,壓抑憤怒情感會增加壓力,導致心臟病和高血壓等疾病。——

  內向的人易受心理暗示影響

  研究發現,如果患者真的相信藥物會發生作用,那麼即便在使用假藥的情況下,也可以達到跟使用真藥一樣的效果。這一研究從生理學角度進一步印證了醫學上的安慰劑效應,即心理暗示對於病人潛在的積極影響。

  從心理學角度講,暗示是指以言語或非言語的,簡單的或複雜的方式,含蓄地、間接地或直接地對別人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

  當暗示發生時,雖然我們只能看到生理或化學反應,但首先是人的心理反應或精神性反應,然後基於這個反應才引起生理的反應。

  心理暗示是人接受外界或他人或自身的願望、觀念、情緒、判斷、態度影響的心理特點,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心理現象。心理暗示是人或環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個體發出資訊,個體無意中接受這種資訊,從而做出相應反應的一種心理現象。

  暗示在本質上,是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其心理機制是外界影響不知不覺中滲入到個體的內心,在潛意識層面形成一種心理傾向,可轉化為心理能量支配個人的行為或心理。

  至於心理暗示功能究竟有多強大,目前還沒有具體的科學資料。而且,暗示既然是潛意識的,就不易成為科學研究的物件,所以誇大的說法就很易流行。具體到每個人,心理暗示功能的強弱也並不相同。女性比男性易受暗示;抑鬱、內向的人比自信、成熟、開朗的人更易受暗示;一些性格開朗的人,本能會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於是身體也就更健康。

  暗示是一把雙刃劍,作用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積極的暗示可幫助被暗示者穩定情緒、樹立自信心,戰勝困難和挫折;消極的暗示卻能對被暗示者造成不良的影響。當人們瞭解到心理暗示的功能後,就應該相信心理暗示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自我調控的。大家應該多給自己一些積極的暗示,避免消極的暗示。最簡單的就是每天對著鏡子向自己微笑,發自內心地肯定自己的優點。——

  心理實驗:錢能止痛

  我們透過6個實驗證明了金錢對於生理性疼痛與社會性疼痛(即社會排斥)的抵禦作用。

  損失金錢會令人們感到生理性疼痛告訴我們,人們在金融危機中感到的痛是真實的,專業人士和社會應給予更多心理干預和關愛。 ——周欣悅?——

  本報訊 (記者盧迎新)金錢具有鎮痛功能、失去金錢的疼痛和肢體受傷的疼痛十分類似……近日,中山大學心理學系周欣悅副教授發表於國際著名心理學刊物《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上的論文“金錢的符號作用:啟動金錢概念改變社會痛苦和生理性疼痛”(The symbolic power of money: Reminders of money alter social distress and physical pain)引起廣泛社會關注:英國廣播公司(BBC)在一個科學紀錄片中模擬了其中一個實驗。英國《自然》5月14日以“金錢能夠減輕社會排斥所帶來的痛苦”(Thoughts of Money Soothe Social Rejection)為題報道了其中的一些研究發現。另外,美國《新聞週刊》也於6月15日以“貧窮可以傷害你”(poverty Hurts)為題詳細介紹了這篇文章。

  昨日,本報記者對周欣悅進行了專訪。“我們的研究受到學術界之外的熱情關注與當下的金融危機大背景不無關係,”周欣悅表示,“我們的分論點之一‘損失金錢會令人們感到生理性疼痛’告訴我們,人們在金融危機中感到的痛是真實的,專業人士和社會應給予更多心理干預和關愛。”

  實驗:數錢後人們更耐“痛”

  在這篇論文中,周欣悅透過6個實驗證明了金錢對於生理性疼痛(如被打)與社會性疼痛(如被罵,被他人排斥)具有一定程度的抵禦作用。據介紹,這6項實驗全部在中山大學心理學系的實驗室裡完成,共有548名學生參加了實驗。

  其中的重點實驗分為“金錢概念啟動”和“疼痛感測試”兩部分。金錢概念的啟動可以採取不同的形式,周欣悅向記者介紹了其中的兩種:“數錢法”和“造句法”。

  “數錢法”。實驗者在測試前假意告訴被測試者(啟動活動中的假意告知都是為了保證接下來正式測試的準確性,避免被測試者出現心理變化,影響正式測試結果),接下來要對他們的手指靈活度進行測試。之後隨機分配其中一半的被測試者數80張百元人民幣,另一半則數80張紙。在數錢(紙)結束之後,緊接著進行下面的疼痛感測試。

  “造句法”。實驗者在測試前假意告訴被測試者,接下來要對他們的語言能力進行考察,請他們將打亂順序的句子進行重新排序。其中一組被測者的句子中包含了“金錢”類詞語,另外一組的句子中則無。在排序完成之後,接下來進行疼痛感測試。

  疼痛感的測試則分為兩種,一種是引發生理疼痛,另一種是引發社會性疼痛。生理痛感的測試可以透過把手伸到溫水和熱水中(水溫保證不會燙傷被測試者)的方式,結果顯示,數過錢的一組被測試者感覺到的疼痛程度更低。社會性疼痛的引發則可以透過玩一種電腦遊戲來進行。結果顯示,數錢的一組或者是造句中帶“錢”字的一組,相對於另一組被測試者來說更加不會因遭受排斥而感覺受傷。

  質疑:是否引導人們拜金?

  針對“這項研究是否鼓勵人們拜金”的質疑,周欣悅表示,她並不認為金錢是萬能的,相反,金錢的效應雖然被證明可以減緩疼痛感,但是金錢的效應十分短暫,而且有各種副作用。她的建議是,尋求社會關愛比起尋求金錢來說,減緩疼痛的效用更加持久。

  “使用功能核磁共振的腦成像研究表明,受到他人排斥時,以及損失金錢時,人的大腦反應與肢體傷痛時大腦的反應是相似的。”周欣悅說,金融海嘯令不少人品嚐了金錢喪失的痛苦,這種情況下人們之間的相互關心更顯得重要。“雖然金錢能夠減緩疼痛,但是社會支援抵禦痛苦的能力比金錢更有效且更持久,即便是一句親切的問候都會有重要的‘止痛’功能。”

  銀行職員更耐痛?

  金錢效應很短暫!

  針對每天都要數“別人的錢”的銀行職員是否具有超強耐痛和耐打擊能力的疑問,周欣悅表示,數錢只是一種短暫的`啟動金錢概念的實驗正規化。這樣的啟動效應十分短暫,因此銀行職員反覆數錢並不會帶來任何特別的心理後果。

  另外,金錢也是很容易被人們適應的一種刺激(適應性指的是人們對於穩定的刺激變得麻木從而無法感覺到。例如走進一個香氣瀰漫的屋子之後不久,便會對香氣變得麻木,這叫做嗅覺適應)。金錢也是一樣,它帶來的愉悅感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消失。同樣的,金錢的“鎮痛”作用也十分短暫。

  美國心理學家揭秘人臨死時的感受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雷蒙德.A.穆迪博士在研究過150個瀕死體驗者(經歷過“臨床死亡”後復生的人)的案例之後,試圖為人們揭開死亡真相。儘管瀕死體驗發生的情境,以及親歷該種體驗的個人性格都有著巨大的差別,但需要肯定的是,在這些人“瀕死體驗”的陳述中,存在著不可忽視的相似性——我把它們大體歸納為14條,他們是按照感受出現的先後次序排列的。

  1.明知死訊?

  他們親耳聽到醫生或是在場的其他人明確宣告自己的死亡。他會感覺到生理的衰竭到達極限。

  2.體驗愉悅

  “瀕死體驗”的初期有一種平和安詳、令人愉悅的感受。首先會感到疼痛,但是這種疼痛感一閃而過,隨後會發覺自己懸浮在一個黑暗的維度中。一種從未體驗過的最舒服的感覺將他包圍。

  3.奇怪聲音

  在“瀕死”或者“死亡”的時候,有奇怪的聲音飄然而至。一位年輕女子說,她聽到一種類似樂曲的調子,那是一種美妙的曲調。

  4.進入黑洞

  有人反映他們感到被突然拉入一個黑暗的空間。你會開始有所知覺,那就像一個沒有空氣的圓柱體,感覺上是一個過渡地帶,一邊是現世,一邊是異域。

  5.靈魂脫體

  發現自己站在了體外的某一處觀察自己的軀殼。一個落水的男人回憶說,他自己脫離了身體,獨自處在一個空間中,彷彿自己是一片羽毛。

  6.語言受限

  他們竭力想告訴他人自身所處的困境,但沒有人聽到他們的話。有一名女子說,我試著跟他們說話,但是沒人能聽到。

  7.時間消失

  脫體狀態下,對時間的感受消失了。有人回憶說,那段時間裡,他曾不停地出入自己的肉體。

  8.感官靈敏

  視覺、聽覺比之前更加靈敏。一個男子說,他從未看得如此清楚過,視力水平得到了不可思議的增強。

  9.孤獨無助

  在這之後,會出現強烈的孤立感和孤獨感。一位男子說,他無論怎樣努力都無法和別人交流,所以,“我感到非常孤單”。

  10.他“人”陪伴

  這時,周圍出現了別的“人”。這個“人”,要麼是來協助他們安然過渡到亡者之國,要麼是來告訴他們喪鐘尚未敲響,得先回去再待一段時間。

  11.出現亮光

  在“瀕死體驗”最後的時刻,會出現亮光。這道光具有某種“人性”,非常明確的“人性”。

  12.回望人生

  這個時候,當事人會對一生做一次全景式的回顧。當親歷者用時間短語來描述它時,都是“一幕接著一幕,按事情發生的時間順序移動的,甚至伴隨著畫面,當時的一些感覺和情感都得以重新體驗”。

  13.邊界阻隔

  在這時,人會遇到一道可以被稱作是“邊緣”或者“界限”之類的東西,阻隔你到某個地方去,關於它的形態有多種表述:一攤水、一團煙霧、一扇門、一道曠野中的籬笆,或者是一條線。

  14.生命歸來

  如果有幸被救活了,在“瀕死體驗”進行到某種程度後,人們必須“回來”。在最開始的時候,許多人都想趕快回到身體中去,但是,隨著瀕死體驗的深入,他開始排斥回到原來的身體,如果遇上了光的存在,這種情緒就更為強烈。

  隨後,你就真的“回來”了。

  人是一種相當依賴精神的生物,當人“瀕死”時,一道微弱的白光就可以讓死亡變得不那麼可怕。人死的時候,整個一生都將被重新評價,這種評價完全不依賴於你是否腰纏萬貫,身份地位是否顯赫,而僅僅取決於在你一生裡與他人分享的愛和溫暖有多少。——

  無私的動機是什麼?

  據美聯社報道,研究人員發現,即使很小的嬰兒也非常樂意幫助他人。

  這是一個實驗:科學家手裡的衣服夾子掉地上了。你不用擔心,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孩子會過去幫他揀起來,並且還給他。這個簡單的實驗證明,僅有18個月大的孩子也具有幫助他人的無私品質和能力。

  蹣跚學步的孩子想要幫助他人的這種行為確實惹人憐愛,但是,事實上,這種行為是人類腦部發展相當複雜的一種顯示,這讓想要弄清無私和合作等品質進化根源的人類學家們心生幾分興趣。

  心理學研究專家費力克斯·沃尼肯在剛學會走路的孩子面前表演了一系列最常見的行為動作,比如,用夾子把毛巾掛起來或把書壘起來。

  沃尼肯有時“努力”地想要完成這些工作,有時,他又故意弄亂,如此反覆。無論是沃尼肯把夾子扔到地上,還是是打翻了他壘起的書,24名剛學會走路的孩子都馬上去幫忙撿起來,但是,只是在看到沃尼肯很需要的時候才出手。

  錄影顯示,一個嬰兒先看了一眼沃尼肯的臉和掉在地上的夾子,才很快爬過去,抓夾子。然後走到沃尼肯面前,很熱心地歸還給他。

  沃尼肯從來沒有要求孩子們幫忙,甚至沒說謝謝之類的話,這是為了不會影響這次研究的準確性,不讓孩子們意識到如果他們做好事了,他們就會得到表揚。畢竟,無私意味著不期待任何回報的助人品質。而且,這正是這項研究的重點。

  在沃尼肯故意把書堆打散或者把夾子扔在地板上,這些剛學會走路的孩子們會毫不猶豫地幫助他。德國馬普學會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心理學研究人員沃尼肯2日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他的這篇報告。

  要表現出這種品質,嬰兒們一定具備這種理解別人的意圖和潛在的支配力量的認知能力。這種支配,沃尼肯稱之為“親社會動機”,這是一種渴望成為社會成員的動機。沃尼肯解釋說:“當兩種認知能力都具備的時候,顯然,18個月大的孩子們就會做出這種選擇,可能,再小一點的孩子們也會作出幫忙的舉動。”

  其他動物不會象人類這樣無私。我們會為慈善團體做捐獻,對於環境,我們會做再利用的努力,在地鐵上,我們會給老年人讓出自己的座位,這些行動很少會有回報,人類只會得到本身的滿足感。在合作方面,其他動物也被進行過多項訓練,但是,動物們最常做的事情也有它自己的目的,比如,聯合起來尋找食物,或者是為了不被強者欺凌的一種聯合保護,但是,靈長類動物專家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有關大猩猩的例子,尤其是大猩猩向人類提供友好幫助的例子,例如,大猩猩營救一個掉入動物柵欄內的3歲男孩。

  但是,這些觀察資料並沒有解釋動物的動機是什麼。沃尼肯對人類最近的“親戚”——大猩猩做了一項類似的幫忙研究。3、4歲的非洲黑猩猩會為人類找到“丟失”的東西並且歸還給人類嗎?如果被要求伸手撿起掉在地上的東西的話,黑猩猩通常會幫忙的,但是,遠非蹣跚學步的孩子那麼熱心,而且,如果這種幫忙比較複雜的話,例如,被要求拿出放在裡面的盒子時,黑猩猩就不肯幫忙了。

  這是一個有創意的研究,展示了黑猩猩在能理解人的意圖後,可能會表現出人類間的幫忙,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人類學家瓊·斯爾克對此評論警說,只是,不要把猩猩幫忙的這種動機理解為嬰兒表現出來的認同和理解別人處境的感情。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