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舜欽《題花山寺壁》全詩翻譯賞析

蘇舜欽《題花山寺壁》全詩翻譯賞析

  題花山寺壁

  (北宋)蘇舜欽

  寺裡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見草縱橫。

  栽培剪伐須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註釋】

  (1)花山寺:地址不詳。《鎮江府志》載有沈括詩《遊花山寺》一首,據此,花山寺可能在鎮江。

  (2)繁英:繁花。

  (3)草縱橫:野草叢生。

  (4)剪伐:指斬去枯枝敗葉。剪,斬斷。

  (5)勤力:勤奮努力。

  (6)凋零:凋落衰敗。

  譯文

  花山寺本來因為種滿各種花卉而出名,可現在卻是雜草叢生,一片荒蕪。種花要靠辛勤栽培,不然雜草叢生,花就容易枯萎凋零。

  【譯文二】

  花山寺是因鮮花繁多、美麗而得名,來到這裡才發現,不見鮮花,只見雜草叢生。

  鮮花栽種的培養和修枝很重要,要勤奮努力,要知道,花是很容易凋零的,而雜草卻是很容易就蔓延生長的。

  【創作背景】

  公元1044年(慶曆四年)詩人被貶蘇州之後,賦閒在家,一日外出遊玩,來到花山寺,只見野草叢生,不見百花開放,覺得“花山寺”名不符實,於是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詩。

  作者

  蘇舜欽(1008—1048)北宋詩人,字子美,開封(今屬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銅山(今四川中江)遷至開封(今屬河南)。曾任縣令、大理評事、集賢殿校理,監進奏院等職。因支援范仲淹的慶曆革新,為守舊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讓其屬官劾奏蘇舜欽,劾其在進奏院祭神時,用賣廢紙之錢宴請賓客。罷職閒居蘇州。後來復起為湖州長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與梅堯臣齊名,人稱“梅蘇”。有《蘇學士文集》詩文集有《蘇舜欽集》16卷.

  【賞析】

  從標題看,這首詩是記遊之作。記遊詩可以寫景狀物,也可以因景生髮,別有寄託,內容是不可限止的。如果說唐人的記遊詩多強調圖形繪影,情寓景中,宋人的記遊詩多注重借景生髮,述志明理。那麼,這首詩則正是符合後一特點的。

  “寺裡”一聯,兩句各寫一種景觀。前一句虛出,後一句實錄,構成形象鮮明的對比。但二者所寫的物件又是同一的,這樣就把花山寺“名”與“實”相離的現狀突出了。生活中名實不符的事常有之,但詩人所見所寫的情況也實在太刺眼,這就使人讀了這兩句詩後不能不激動,激動的同時也必然要想:寺名是因為寺裡山中有花才得,而眼前卻無花可賞,必然會引起人們思索玩味的興趣,於是,作為一首詩的'“發人深思"的藝術目的,也就自然實現了。作者當然是有著自己的答案的。他顯然深信命名之謬,寺裡和山中本來是確實有花的,之所以“繁英不見草縱橫”,是因為有主、客觀兩方面的原因。從客觀上說,“花易凋零草易生”,這是自然界的客觀規律,所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古原草》),正是有感於它的旺盛的生命力。俗語說:“有心栽花花不發”,也正是對種花不易的真實感嘆。無疑,從主觀上說,是“栽培剪伐”不“勤力”,助長了草勢的瘋狂,而且從詩人對這兩句次序的安排上看,顯然是特別強調人的主觀原因的。草本無罪,剪伐不力則是無可推卸的責任。

  不過,詩人在作出這一結論的時候,情感色彩卻並不十分強硬,因為詩沒有說“為何剪伐不盡力”,而是既講到對草要“剪伐”,又講到對花要“栽培”,中間加一個“須"字,就把他對剪伐不力的憤懣,變為必須要剪伐的規勸,因此,惋惜大於憤慨,警告少於勸誡的這種感情色彩,就表明了詩人在詩歌創作中,是遵循著傳統的“明勸誡,著升沉”(南齊·謝赫《古畫品錄》)和“美刺"的美學思想和原則的。

  這是結合詩人具體的經歷和思想所作出的思想內容上的理解。但是,由於這首詩畢竟是從自然景觀的描寫而來,從社會生活的現象而來,所以這首詩的思想內容,又不僅限於社會政治方面。儘管也可以把詩中的“花”理解為賢臣,“草”,理解為奸佞,因而說詩的題旨是對革新除弊的企望。因此,從這方面來看,這首詩就不是一般的政治詩,而是對生活中某一方面的經驗進行了深刻總結的具有相當的哲理的醒世詩。

  說明

  詩中就有名的花山寺變得荒蕪不堪的景象,指出:花木必須時刻注意修整,剔除糟粕,保持精華,只有這樣才能青春常在。這裡包含著萬物生長髮展的一個真理。“花易凋零草易生”,值得深思。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