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的編輯職業生涯心得體會

關於我的編輯職業生涯心得體會

  用這樣一個題目,的確有些誇大其辭,因為算上在大學期間乾的幾年校刊編輯時間,我幹編輯也就6年,用“生涯”似乎有些不妥,但我還是覺得用“生涯”較為親切。

  記得上大一的時候,我在第一學期就加入了學校文學社,因為常有“豆腐塊”見於報端,也就被同學們冠以“才子”的美稱。而在我心中,“才子”就是風流倜儻、人見人愛,集帥氣與才氣於一身的“美男子”,稱我為才子,簡直是在猥褻“才子”之一稱謂,當然,我不能推託這一稱號,否則別人就會說我“燒包”,於是我只好半推半就,權當自己是“才子”。

  記得大一那年的冬天,學校校刊剛剛組建,刊名為“拓荒者”,相當有韻味。校刊編輯部要向學員隊招聘校園編輯,我就很自然地被所在學員隊推薦,成了一位同學眼中的“大編輯”,但有些同學好叫我“大編”,於是,“大便”這一臭名昭著的名銜也就理所當然地扣在了我的頭上。從那時開始,我就與編輯這一行業結下了不解之緣,直至現在。打從我當上編輯之後,愛好文學的同學便如同蒼蠅般纏著我這塊“臭豆腐”,為他們修改稿子便成了我的家常便飯,當一篇篇文章經由我的修改而得以發表時,我比作者更開心,更有成就感。

  上大三的時候,因要專業分流,我被分至電子技術學院,因為以前的良好表現,很快就被院刊《電院青年》聘為編輯,於是,我又開始了自己的編輯生活,直至畢業。期間,我編校過數十篇稿件,透過品閱每篇文章,我能感覺得出每位作者的所思所想,甚至是他們的脾氣性格我都能猜出來。也是因為自己是編輯的緣故,結識了很多文學青年,不乏一批“憤青”。我們經常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討某個文學話題,一起憤世嫉俗,一起揮斥方遒,一起暢想未來,那種感覺,那種境界,現在真是難以跨越。我永遠難忘在大學的那些編輯朋友和那些編輯工作。

  2006年6月,我被河南日報下屬的'文化公司聘為圖書編輯,也完成了由一名業餘編輯向專業編輯的順利過渡。從那時開始,我就進入了文字的浩瀚海洋中,盡情領略著文字的魅力。透過這一工作,我學到了很多專業知識,像專業校對符號、圖書組稿過程、圖書編校過程等,把以前零散的知識都串起來了,成為一個整體,好不充實。我還記得自己接手的第一本書是《頂點高考英語非常教練》,自己在編校過程中遇到諸多問題,幸虧有同事的幫助,還有河南特級教師將少增的大力支援,我才順利完成了編校任務,並受到了領導的充分肯定和讚揚。之後,我又先後編校了幾本有分量的書,像原《黨的生活》雜誌副主編袁方的《野樹的生命力》、中原工學院廣播影視學院院長勾志霞的《彩霞滿天》、《新華每日電訊》總編輯解國記的《記者到總編》等,還有《河南新聞年鑑》、《高考志願填報指南》等。總的說來,自己很幸運,一是接觸到很多名記者名編輯,二是自己的業務水平有所提高,三是形成自己的編校風格。

  今年6月份,因為公司改制,我無緣繼續為公司工作,後來又找到一家文化公司,現在乾的仍然是編輯工作,但主要是採編,不是單純的文字編輯了,這對我來說,應該是既是一種機遇,又是一種挑戰吧。上個月到東北三省和河北保定出差,主要工作是採訪、攝影,一切都還好,儘管有些身心俱疲,但是倍覺充實。編輯工作要的是細心和耐心,我一直堅信自己是一名合格的編輯,同樣希望自己編出更多的好作品,以饗讀者。

  時下有句話說得好,“搞文字的遠不如搞技術的”,這估計是從薪資待遇上講的吧,要我理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功夫深,文字變成金”。但願,我從事的編輯行業會給我帶來好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