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討論不是走過場求熱鬧心得體會

課堂討論不是走過場求熱鬧心得體會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課堂討論不是走過場求熱鬧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問題意識

  (一)問題意識是創新精神的基石

  學生自主發展的動力來自於學生頭腦中內在的矛盾和衝突,引發這些內在矛盾和衝突的導火線則是一串串的“問題”。問題意識很重要,教師要組織好課堂討論,必須要有問題意識。愛因斯坦說,“發現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是科學的實驗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及以新的角度看舊的問題,都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誌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心理學認為,問題意識實際上是思維的問題性心理,是人們在認識活動中經常意識到一些難以解決或疑惑的實際問題及理論問題,併產生一種困惑、探索的心理狀態。問題意識不僅體現了個體思維品質的活躍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維的獨立性和創造性,包含著人們勇於追求真理的懷疑精神和創新精神。這種心理狀態能有效激發學生主動懷疑、自主反思、大膽探究,從而促使個體積極思維,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相反,沒有問題意識的教師,只會盲目從眾,被動吸納,只會將本富有創造性的工作當作日復一日的重複性勞作。

  (二)問題意識是課堂討論的基點

  教師只有強烈的問題意識,才能自主地、自覺地、有效地反思教學,發現並改進自己存在的問題;才能更加清楚地引發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

  教師的問題意識要具有現實性,在準備論題時,應從所教學科中尋找問題、發現問題。問題應該具有普遍性,這樣才能更廣泛地引起學生共鳴。

  二、過程意識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只重視知識的結論、教學的結果,而忽略知識的來龍去脈,讓學生去背誦“標準答案”,這種做法有意無意壓縮了學生對新知識學習的思維過程。教師應把教學重點放在過程中,放在揭示知識的形成規律上,放在師生互動、生生合作學習上,讓學生透過自己的感悟,去概括知識,運用知識,進而發現真理,掌握規律。

  現代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認知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結果。”課堂討論不是“走過場”求熱鬧,而是真正踏踏實實地進行,要重視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的過程。過程比結果更重要,沒有過程的結果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空心看世界(節選)

  當我看到水田邊一片純白的花,形似百合,卻開得比百合花更繁盛,姿態非常優美,我當場就被那雄渾的美震懾了。

  “這是什麼花?”我拉著田邊的農夫問說。

  “這是空心菜花呀!”老農夫說。

  原來空心菜可以開出這麼美麗明亮的花,真是做夢也想不到。我問農夫說:“可是我也種過空心菜,怎麼沒有開過花呢?”

  他說:“一般人種空心菜,都是還沒有開花就摘來吃,怎麼會看到開花呢?我這些是為了做種,才留到開花呀!”

  我仔細看水田中的空心菜花,花形很像百合,美麗也不輸給百合,並且有一種非常好聞的香氣,由於花是空心的,莖也是空心的,在風中格外的柔軟搖曳,再加上葉子是那麼綠,如果拿來作為瓶花,也不會輸給其他的名花吧!可惜,空心菜是菜,總是等不到開花就被摘折,一般人總難以知道它開花是那麼美。縱使有一些作種的空心菜能熬到開花,人們也難以改變觀點來看待它。

  《空心看世界》告訴我們,無論課堂討論多麼的熱鬧,教師還是需要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我們應該清楚學生學習熱情的背後是什麼?應多給學生一些凝神靜默、沉思冥想的時間。

  蘇霍姆林斯基說:“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看作發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固有需要。這種需要在兒童精神世界中尤其強烈。”在學生進行討論時,教師不要急於發表自己的見解,而是要讓學生自己發現、糾正、完善。即使學生沒有達到所期望的目標,也不要心急,更不要將答案全盤托出,這時候只需要一個充滿激勵的等待,也許會看到“空心菜開出美麗的花朵”。

  將討論的過程還給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力求做到正確引導,善於激發,積極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淡化課程執行中的預定性和統一性,不用有限的結論鎖定無限的對話過程,注重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你會發現學生的自信心增強了;學生會更主動地、自發地參與討論,個性也得到了發展。

  三、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是與創新有關的一切思維和活動的起點,是一種創造的衝動、願望或意圖,表現為創新主體的一種心理衝動,一種情緒或者頭腦中的靈光閃現。教師若能用創新意識引導課堂討論,並能將創新原理與技巧轉化為個人的內在習慣,變成一種自覺行為,進而保持創造的慾望與勇氣,那麼課堂討論將是充滿活力的。

  (一)走出書齋,積極參與社會實踐

  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中,教師必須打破自身的封閉性,走出書齋,開闊視野,以改革的參與者和促進派的身份,深入改革開放的前沿,透過對實際生活的觀察與思考,得出自己對生活、對文化、對社會的科學看法並傳授給學生。只有這樣才能不脫離時代,不脫離現實生活,才能得到學生的認可。

  (二)加強培訓,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透過各種途徑加強教師的理論學習和專業培訓,辯證地認識素質教育既不是完全否定應試教育,也不是培養全能全優的教育,而是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進行教育;認識到教師應把知識傳授的過程改為思維訓練的過程、潛能開發的過程。教師要努力打破自己的思維定勢,敢想、敢說、敢為,勇於探索。教學要堅持創造性思維訓練,鼓勵標新立異,鼓勵學生質疑,鼓勵學生髮表不同見解,鼓勵學生拓展新的思路,讓學生有創新的意識和創新習慣。

  (三)不斷學習,站在文化發展的前沿

  在知識爆炸的今天,知識更新的週期越來越短。教師如果還只是沉浸在自己上學時掌握的知識裡,埋頭於一本教科書中,就會顯得十分狹隘和貧乏,談不上能給學生什麼教育和啟發。因此,要不斷學,並努力加強對與專業有關的邊緣學科知識的瞭解和學習,加強橫向聯絡,不斷將新學科知識融入自己的專業知識中,向“博大精深”邁進。

  (四)虛心求教,努力做到教學相長

  “師不必賢於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古人的遺訓至今仍富有深刻的哲理,更何況資訊網路時代,人們接收資訊的途徑多種多樣。我們面對的是看電視玩電腦長大的孩子,他們知識面廣,思維敏捷,接受新知識快,有主見,獨立性強,在許多方面值得教師學習。因此,教師除了向專家、書本學習外,也應該虛心向學生學習,這樣才能做到“教學相長”,真正成為受學生歡迎的教師。

  (五)與時俱進,善於運用現代教學媒介

  教師要善於把現代教育技術和傳統教育技術結合起來使用,使其相得益彰,提高教學質量。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師應該善於運用多種現代化的、有效的教學手段,創造性地掌握現代教學技巧,以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務。

  我們所處的是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開放時代,各種思潮、各種學派、各類知識會不斷從四面八方湧來,叫人應接不暇。作為有創新意識的教師不能只坐在書齋中,抱著幾年甚至十幾不變的講稿,在落後與陳舊中尋求安穩。教師必須以開放的心態學習最新的、最前沿的知識,並有所選擇地傳授給學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跟上時代的步伐。教師一定要更新觀念,從培養新世紀人才的高度出發,充分認識創新意識的培養對發展學生的重要意義。

  四、理性意識

  理性意識指的是教師運用概念、判斷和推理等邏輯思維形式,對教育實踐進行自主思考,以作出合理教育行為選擇,並將其付諸實施的一種個人品質,它對於教師實現作為人的.本質性規定、提升道德水平、增強教育目的合理性和提高教育方法科學性具有重要意義。

  (一)冷靜的態度

  在開放性討論中,往往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如何處理突如其來的問題,是對教師應變能力的考驗。如果問題化解得巧妙,不僅能使教師迅速擺脫窘境,保證課堂討論順利進行,而且還會贏得學生的敬佩;反之,不僅不能完成討論任務,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也將大打折扣。

  由於課堂討論開放性的特點,學生可以暢所欲言,而這時候恰恰最容易出現突發情況,也就是“非預設性教學”。教師應冷靜處理,把這意外及時納入預設之中,以使課堂意外轉化成課程資源。

  (二)全面的認識

  在討論過程中,教師只有做到對教材高度稔熟、對學生充分了解、對知識科學對待和對學生充滿感情,才能適應現代教學的要求,才能靈活自如地駕馭課堂教學的程序。

  (三)詳細的分析

  教師在進行討論之前,要詳細分析學生的學情,教學的目標,並要認真分析達成學習(或教學)目標的支援性條件。教師要透過對教學各個環節的詳細分析來判斷學生認知、思維水平和心理狀態,只有建立在龐大的基礎之上,教師才能更理性的處理問題。

  (四)得體的舉止

  教師要儘可能多站在學生的旁邊和中間,而不是站在他們的對面,要讓學生自然地把教師當作合作的夥伴;注意自己的表情,語氣和手勢,要注意傾聽,糾正補充,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鼓勵對人類而言,猶如陽光一樣,沒有陽光就難以生存。”評價要以鼓勵為主;同時,教師的追問要儘量避免使學生感到“山窮水盡疑無路”,當討論進行到結點時,教師可超前性追問或再次遞進提問,讓學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要給每個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讓他們品嚐成功的喜悅,要營造寬鬆和諧的氛圍,讓每個學生有話想說,有話能說,有話盡說。

  (五)多種的備案

  “不打無準備之仗”。由於討論的靈活性,課堂常常會出現不可控的狀況。而不可控狀況發生時,教師最容易用“非理性”的態度去處理。為了避免“非理性”的出現,教師必須準備多種方案,比如,當討論進行不下去時,應該怎麼引導學生;當學生對討論問題難以理解時,應該如何向學生解釋,等等。準備了多種方案,也就增強了理性意識。

  理性意識還體現在對討論結果的嚴格把關上,即既要保護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又不要使學生的發言漫無邊際、正誤不分。在聽取學生討論時,教師要審時度勢,及時、積極地評價學生——回答正確,要肯定和強化其原有認知結構;回答錯誤,要給予及時調整、糾正,改變原有欠缺的認知結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