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詩《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賞析

柳宗元詩《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賞析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於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年)創作並寄與際遇相同的韓泰、韓曄、陳諫、劉錫的一首七律。此詩寄贈四位共患難而天各一方的朋友,抒寫思念朋友而難以見面之意,表現出一種真摯的友誼,雖天各一方,卻有無法自抑的相思之苦。此外,“海天愁思”中亦當包括身世坎坷、世事莫測、仕途險惡之嘆。詩人寫風雨侵、嶺樹遮擋,不僅僅是言自然現象,也蘊含了詩人遭貶以後憂恐煩亂的心境特點。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亂芙蓉水,密雨斜侵荔牆。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迴腸。

  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

  譯成現代詩

  城上的高樓連線著極其荒漠的原野,

  無邊無際的愁思吞噬著我,茫茫一片,如海如天。

  令人心驚的疾勁狂風胡亂地吹動著滿池的荷花,

  密密麻麻的雨點敲打在纏滿了荔的老牆間。

  重重疊疊的山嶺和大樹啊,遮住了千里視線,

  曲曲彎彎的大江河流啊,又如九曲迴腸般纏綿。

  我們一起來到這遙遠的歷來被稱尚未開化的嶺南,

  現在,我們各自一方,連音信都無法遞傳。

  賞

  柳宗元(七七三——八一九),字子厚,河東(今山西省永濟縣)人。曾參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改革失敗後,他與劉錫等同時被貶到南方邊遠地區。這首詩是他在任柳州刺史時,寫給與他同時被貶“漳”(福建漳州)、“汀”(福建汀州,現長汀)、“封”(廣東封川縣)、“連”(廣東連縣) 四州的朋友的。這四州的刺史分別為韓泰、韓譁,陳諫、劉錫四人。

  全詩可分兩個部分,前面六句,是寫在柳州城樓上看到的自然景色,寫景中也有想象,在景中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與一般的寫景有很大的差別。這感情色彩貫穿著都友人的深切懷念,從更深層次上,讀者可以感受到詩人在政治上改革失敗、戰友被貶的無奈。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首聯先寫城樓。城上高樓與大荒相連線,說明柳州地處荒蕪和僻遠,從了城門就是荒野。這裡,大荒是極其荒僻的意思。海天是指茫茫的天空象大海一般。海天,也旨在表明“遠”,茫茫的海天,表明作者的愁思浩渺無際,難以收。“驚風亂芙蓉水,密雨斜侵荔牆”,“芙蓉”:荷花;“[zhan]”:風吹浪動;“荔”:一種攀爬在牆上的藤植物。驚風驟來,使長滿荷花的水面,波搖浪動;密雨澆來,橫打著爬滿荔的高牆。這裡,荷花出水,藤滿牆,本來是夏天的美景。但是,用了“驚風亂”、“密雨斜侵”,卻構成了風急雨驟,令人心悸神傷的畫面。作者對自然景物產生這樣的`感受,是他當時貶謫中悲愁抑鬱心境的反映。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迴腸”,這是說,群山聳峙,樹林茂密,疊疊層層,阻隔了遙望的目光,彎彎曲曲的江河,也彷彿是九轉回腸。比較起來,這一聯畫面的範圍更加擴大。如果說前一聯是寫近景,這一聯則是寫遠景了。單從寫景看,這一聯比前一聯景中所帶的感情色彩也更濃了。嶺樹阻隔了的目光,是什麼目光呢?是想望四州刺史的目光。詩詞中常常用遠望江上的船隻或親友所在的方向,來表現懷念的感情。這裡也是一樣,所不同的是表現得更為曲折。連望的目光都被嶺樹遮住了。迴腸九轉,也常用作表現懷念親人時的愁懷婉轉,思緒縈迴。這裡,看到江流的彎彎曲曲,就聯想起它象九轉回腸。詩人當時的心情,他的無限悲愁,他對友人的懷念,都從這種聯想中反映出來了。

  尾聯是詩人發出的感慨:“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百越”,是南方少數民族的通稱“文身”:身上刺著花紋。意思是說,大家都來到這風俗習慣與中原不同的南方.但又分居各處,連音訊都不能通。詩人和“漳”、汀”、“封”、“連”四州刺史,不僅是朋友,更是戰友!戰友之間有著共同的遭遇和共同的命運。當年,因為共同的理想和見解,一起參加政治革新,而今,遭到保守勢力的打擊被貶。初時被貶到南方做“司馬”的小官兒,後來被調任州刺史,但地方卻更遙遠、偏僻了。所以當柳宗元寫這首詩的時候,想起了戰友間共同的經歷,悲憤不平,就自然而生。

  由於作者憤慨、抑鬱、悲愁,感情十分強烈,詩中描寫自然景物的筆觸、色彩,也因此而非常濃重。詩人運用了想象的手法,“重重疊疊的山嶺和大樹啊,遮住了千里視線,曲曲彎彎的大江河流啊,又如九曲迴腸般纏綿。”表達了詩人在特定的環境裡思念、懷念戰友的心情。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