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句 字裡行間都是愛國的熱情

愛國詩句 字裡行間都是愛國的熱情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破陣子》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夏日絕句》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示兒》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涼州詞》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過零丁洋》

  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題林安邸》

  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陸游《關山月》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戰國策》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徐錫《出塞》

  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天》

  契闊死生君莫問,行雲流水一孤僧。——《過若松》

  了卻君王天下事,得生前身後名。——辛棄疾《破陣子》

  可憐報國無路,空白一分頭。——楊濟翁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唐·戴叔倫《塞上曲二首》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詠史二首·其二》

  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戰國·楚·屈原《國殤》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白馬篇》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已先斑。——陸游《書憤》

  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易水歌》

  負胸中十萬兵,百無聊賴以詩鳴。——《讀陸放翁集》

  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傳》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左遷之藍關》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赴戍登程口》

  楚雖三戶能抗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宋·陸游《金錯刀行》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辛棄疾《南鄉子》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日知錄·正始》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王閣序》

  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絃。——《關山月》

  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宋·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唐·王昌齡《出塞》

  臣心一片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揚子江》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戰國·楚·屈原《離騷》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唐·王昌齡《從軍行》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永遇樂》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唐·李百藥《元景安傳》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胸中有誓深於海,肯使神州竟陸沉。——宋·鄭思肖《二礪》

  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龜雖壽》

  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岳飛《滿江紅·寫懷》

  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宮詞·故國三千里》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歸來報明主,恢復舊神州。——岳飛

  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水龍吟》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老伏,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曹操《步出夏門行》

  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立春日感懷》

  千年史冊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陸游《金錯刀行》

  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陸游《金錯刀行》

  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管子》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李煜《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辛棄疾《水龍吟》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書憤·其一》

  九天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王維《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從軍行》

  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陸游《書憤》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十一月四日》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李煜《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孟子及其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最近訪問